美军强援下场!数万大军压境,胡塞亮出底牌,警告敢来就打
在也门的空中战场上,美国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对峙日渐加剧,这场冲突不仅涉及双方直接军事力量的较量,也将周边国家和地区局势卷入其中。
胡塞更是对周边国家发出“必杀令”,并高调亮出庞大阵地,规模堪比俄军苏洛维金防线,直接将美军拖入“泥潭”。
(在美军连续空袭下,胡塞武装发布声明称,任何帮助美国和以色列发起袭击的国家,都将成为胡塞的报复目标)
1、来一个打一个,胡塞发出“必杀令”
我们知道,美军之所以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并使用钻地弹瞄准胡塞地下目标,意图通过高强度打击削弱胡塞高层的指挥能力,从而确保红海航线安全,同时还可以威慑胡塞背后的伊朗,在中东地区拿到绝对话语权和主动权。
然而,尽管有数名胡塞指挥官被击毙,这一系列攻击却让胡塞武装的反击意志愈发坚定,战斗欲望不断增添。
据悉,胡塞武装当前已经向美国及其盟友还有周边国家,发出通牒:只要谁敢参与,必然会被战火覆盖,遭到胡塞武装的严厉炮弹袭击。
需要强调的是,这不仅仅是口头威胁,而是可以随时兑现的“必杀令”。胡塞武装声称,他们拥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武器储备,能够随时对沙特、约旦、阿联酋等国家发动致命攻击。
事实上,早在过去数年间,沙特主导的联军就与胡塞武装有过交锋,战果甚微且代价惨重,所以,面对美国施加的压力,沙特虽答应参与,但更多流于表面的示威,而非实质性投入。
(卫星拍摄到胡塞打造的地面阵地,规模相当大,防线多,美军联合沙特等力量从地面发起进攻,效果恐怕不大)
2、胡塞庞大阵地不再藏着掖着了
如今,胡塞正逐步将警告付诸实际。
商业卫星图像显示,该组织正在也门修建大型地面防线,以应对可能的地面入侵。据称,这些防线的规模不输俄罗斯苏洛维金防线,纵深超过6公里,防线更是多达8条。
这意味着,一旦美军敢联合也门政府军或沙特等国大军行动,必将被这道坚不可摧的防御屏障阻挡在外,步履维艰。
何况,这些防线不仅仅是实体的军事设施,胡塞还利用也门崎岖的地形,构建起“地下长城”,最终得以在复杂地下通道网络辅助下,与美军有效开展游击战。而这种灵活的防御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住了美军的传统空袭和地面攻势。
其实,从绝对实力来看,美国毫无疑问在全球军事力量中居于领先地位,胡塞武装并不具备直接可比性。但在实际作战中,胡塞还是凭借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坚定的战斗意志,以及因地制宜的作战方式,与保持了与美军的长期对抗。
(美国痛击胡塞图谋失败,反遭到对方更强有力的报复,如今在中东的作战成本正成倍增加)
3、胡塞与美国的差异,支撑起不对称的平衡
首先,在战略意志方面,美国在中东的参与一直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利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局势,而不是直接投入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种策略减少了美国直接卷入冲突的风险,但同时也限制了其在该地区施加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一点看,胡塞武装表现得更加激进,他们决心全力以赴利用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发起攻击。正是这种坚定的立场,使双方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
其次是地缘因素。美国必须依赖海上舰队对红海区域内的胡塞武装进行军事打击。海军的部署和行动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持,包括舰船补给、装备维护以及情报分析等,这些都意味着巨大的开支和复杂的运作。
而胡塞不同,他们在自己熟悉的地形中作战,拥有本土作战所带来的速度和灵活性优势。这种局面无疑为美增添了难度。
从战术选择上看,美国多采用传统的空袭和导弹打击策略,来迅速压制敌方。然而,胡塞武装采取了一种灵活而经济的打法,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打击,所产生的心理威慑和实际破坏力不容小觑。
(未来,胡塞和美军之间的较量,还会继续下去,所以,美军正加大对其兵工厂的轰炸,以此切断补给结束对峙)
4、美国被拖入“泥潭”,成本不断攀升
只能说,在“必杀令”和漫长的防线面前,沙特、约旦及阿联酋等国开始消极应对,绝大多数北约成员国重心又在俄乌战场上,对中东局势袖手旁观,甚至有媒体猜测他们更乐得看美国在这一战场上出丑。
所以,美国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航母、军舰多次遇袭,高昂的军事开支也让成本不断攀升,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让华盛顿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既无法全身而退,又不愿意再投入更多精力。
从长远看,美国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对峙仍将持续,双方在战略思维、战术选择和作战环境上存在的差异,促使这种平衡状态可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继续维持。
总的来说,在这一切的发展过程中,时间无疑是决定因素。胡塞武装和美国都在暗暗较量,看谁能在这场消耗中坚持得更久。未来的局势走向究竟如何,谁会率先打破僵局,尚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