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特朗普众叛亲离,美国资本家用脚投票,认定中国是关税战得胜者

面对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商品高达145%甚至部分商品245%的高额关税,美国零售界的两大巨头亚马逊和沃尔玛,以及众多第三方

面对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商品高达145%甚至部分商品245%的高额关税,美国零售界的两大巨头亚马逊和沃尔玛,以及众多第三方卖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们赌特朗普将在这场关税战中一败涂地。所以他们正在加拿大囤积来自中国的商品。就等特朗普投降后,把这些商品拉到美国贩卖。

据《金融时报》披露,亚马逊和沃尔玛平台上超过 60% 的第三方卖家依赖中国供应链,产品涵盖从廉价玩具到家电等广泛品类,甚至迪士尼等品牌的供应商也深陷其中。想要将产能转移至越南、印度等国家,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业内众多制造商坦言,即便多年前已在几任美国政府的胁迫下启动转移工作,仍需数年才能完成。而美国本土的保税仓库早已人满为患,供不应求。在这般绝境下,加拿大宛如一根救命稻草,成为美国企业唯一可行的 “缓冲带”。

于是,将中国商品囤积在加拿大仓库的策略应运而生。加拿大对外贸易区有着诱人的免税仓储政策,货物可在保税仓库免税存储四年,若在此期间出口至美国,还能申请关税退还。尽管每个集装箱需额外支出 500 - 600 美元的物流成本,但与美国那令人咋舌的关税税率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BorderWorx 的 CEO 迪恩・伍德就直言不讳地表示,加拿大策略带来的现金流压力远低于直接支付美国关税。众多卖家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纷纷将货物运往加拿大。Flexport 的数据便是有力证明,中国至加拿大的货运量单周竟激增 50%,充分显示出这一策略已被大规模应用。

卖家们打的是一场 “时间差博弈”。他们将宝押在特朗普政府任期至 2029 年结束前,关税政策会出现调整。若真如此,便能避免承受双重成本的重压;即便僵局持续,四年的时间也足够他们逐步将货物转移至越南等替代产地。

不过对于这些美国企业来说,情况可能还真没那么糟糕。目前特朗普政府已然显露出政策软化的迹象。财长贝森特承认中美关税僵局 “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巨头趁热打铁,纷纷展开 “白宫游说” 行动。沃尔玛、塔吉特、家得宝等企业的 CEO 集体与特朗普会谈。

亚马逊 CEO 安迪・贾西直接发起威胁,若关税持续高企,第三方卖家极有可能将成本一股脑儿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届时美国零售生态链将面临断裂的危机。虽然特朗普并没有将会谈具体成果对外公布,但会后声明中 “建设性” 的措辞,多少让人嗅到了政策松动的可能性。恐怕这些巨头借势威胁的计划成功了。

资本市场对这一政治博弈也异常敏感,特朗普与财长贝森特释放出关税缓和信号后,亚马逊股价瞬间上涨 3.3%,沃尔玛也涨近 2%。

只不过这样的缓和能维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毕竟特朗普的政策主打的就是一个反复无常,随时可能让企业陷入承担仓储与关税双重成本的困境,Flexport 就曾警告,这就如同在押注一场未被保险的期货,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保险起见,最好还是等特朗普2029年正式下台后再把中国商品拉进美国,四年,他们还是亏得起得,但要是被特朗普抓住机会高了一波,那就真的要赔到当裤子。

亚马逊、沃尔玛等企业的 “加拿大赌局”,不仅仅是企业为自身生存而进行的风险对冲,更是全球化贸易规则与美国政治博弈的一个生动缩影。当商业逻辑被美国政府不切实际的贸易政策裹挟,这场看似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的胜负或许并非取决于关税税率的高低,而是在于谁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美国政府制造的这场 “混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