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手指,人身上所有的关节都可能发出“咔咔”的响声,这就是临床所说的“关节弹响”。身体运动是由很多关节来带动的,人体较大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而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弹响是关节面之间、软骨垫与关节面之间、肌腱和关节囊之间摩擦或者关节内气泡爆破发出的响声。

经常掰手指会关节炎吗
不仅掰手指时的“咔咔”声,推拿、转动身体等正常活动产生的关节响声属于生理性关节弹响,通常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然而,若出现病理性弹响,应及时就医。
如何识别生理弹响与病理弹响
正常的生理弹响识别:
1.只在突然牵拉或屈折时出现。
2.同一部位,很少连续出现2个及以上的弹响。
3.声音一般比较清脆,不含有混和声响。
4.牵拉或屈折时常会有轻微疼痛、不适感,随后即可消失。
如果同时满足上面的4个条件,即为正常的生理性弹响,否则就是病理性的。
手指的病理性弹响:
1.手指的骨性关节炎:手指软骨退变、破损,骨质增生,导致手指间关节的摩擦阻力增大,从而导致弹响。手指骨关节炎特征性表现是在手指关节伸面两侧出现骨性增生形成硬结节,可伴有红肿及疼痛,手着凉、活动增多的时候疼痛加重,休息时症状减轻。此外,患者晨起会觉得手指僵硬,握拳不太顺利,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
2.扳机指:“扳机指”的正式医学名称是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肌腱鞘炎。本质是由于屈指肌腱与掌指关节处的屈指肌腱纤维鞘管反复摩擦,产生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起初可能是早晨或劳累后感到手掌指关节处疼痛感,觉得握东西有困难,手指弯曲时不易伸直,产生弹响声;严重时手指可能会固定于弯曲位置,必须靠另一只手来帮忙患侧手指伸展,若拖延病情到最后,可能导致关节挛缩。若出现上述情况,要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经常掰手指的注意事项
1.不要频繁掰手指:频繁掰手指可能会导致关节炎症和损伤,长期下来可能影响关节的健康,导致关节炎、关节粗大等问题。

2.用力适度:掰手指时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对关节和周围的韧带、肌腱造成急性损伤。
3.注意疼痛和不适:如果掰手指时感到疼痛或不适,应减少次数和力度,或寻求医生的帮助。
4.适当锻炼和保护:平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指锻炼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佩戴手套保护手部,减少直接接触冷水。
5.注意生理性弹响与病理性弹响的区别:生理性的弹响通常不伴随疼痛,而病理性的弹响可能伴有疼痛或不适,如关节炎等疾病。如果掰手指时伴随疼痛,应视为异常,并及时就医。
总之,偶尔掰手指一般不会对关节造成长期伤害,但长期频繁掰手指可能会引起关节健康问题,建议适度并进行适当的手指保护。如果有特殊需求或习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专业的建议。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