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装修视频,发现一个特别扎心的现象——以前家家必装的淋浴房,现在咋突然没人提了?
刷到广东网友晒自家卫生间,更是惊了:没了那堵大玻璃,反而高级又宽敞!

这到底咋回事?
淋浴房真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十年前装修,谁不说一句“淋浴房是卫生间标配”?
那会儿大家一门心思要干湿分离,生怕洗澡水溅得到处都是,于是花大价钱装玻璃房,觉得“贵的就是好的”。

可住久了才发现,这玩意儿简直是“装修刺客”!
首先是“占地狂魔”。

小户型卫生间本就巴掌大,马桶、洗手台、洗衣机已经挤成一团,再塞个淋浴房,转身都得侧着身子。
我一闺蜜家5平米卫生间,装完淋浴房后,洗澡时胳膊肘总撞玻璃,她吐槽:“洗个澡跟做瑜伽似的,生怕碰着哪!”

其次是“安全隐患”。
淋浴房用的都是钢化玻璃,可再结实的玻璃也有“脾气”——千分之三的自爆率听着低,落到谁家都是大事。

去年新闻里就有案例,老张家淋浴房用了8年,某天突然“砰”地炸了,碎片溅得满地都是,万幸没人受伤。
更别说家里有娃的,跑跳时撞玻璃的风险,当爸妈的哪能不揪心?

最让人崩溃的是“清洁地狱”。
本以为装了淋浴房能省心,结果每次洗完澡,玻璃上的水痕、水垢越积越厚,擦都擦不干净;边框缝隙里的霉斑,拿钢丝球刷都刷不下来。

我表姐家的淋浴房,用了3年玻璃成了“大花脸”,她说:“现在擦淋浴房比洗澡还累,早知道不装了!”
广东人“不装淋浴房”的新式操作,为啥火了?当大家还在为淋浴房头疼时,广东人早就悄悄换招了!

走访了几个广东朋友家,发现他们的卫生间设计简直“打开新世界”——既保留了干湿分离的实用,又避开了老淋浴房的坑,关键还省钱!
第一种是“极简玻璃隔断”。

不像老淋浴房把淋浴区全围起来,广东人只在淋浴区和马桶之间装一段窄窄的玻璃,高度到胸口就行。
这样洗澡水不会溅到智能马桶上(毕竟现在谁家没个智能马桶?

怕潮怕水可金贵着呢),又不挡光线。
小户型装完,视觉上通透得很,完全不压抑。

我朋友小陈家6平米卫生间,装了这种隔断后,他说:“现在洗澡抬头能看见镜子,感觉空间大了一倍!”
第二种是“隐形折叠浴帘”。

听着像老土的塑料浴帘?
那你可落伍了!

现在的隐形浴帘是折叠式的,平时收在墙缝里,洗澡时一拉就成私密空间,不用时完全“隐身”。
关键是材质升级了,防水防污还不留水渍,水一冲就干净,再也不怕发霉。

价格更是亲民,一套才几百块,比淋浴房省了小一万。
我同事阿芳家刚装完,她发朋友圈说:“洗澡拉上帘,不洗就打开通风,卫生间亮堂堂的,早该换这个了!”

这两年装修圈流行一句话:“装修不是装给别人看的,是装给自己用的。”淋浴房的“失宠”,其实藏着我们对生活的新理解——
年轻人不再迷信“标配”。
以前总觉得“别人装我也得装”,现在更在意“我用着舒服吗”。
95后设计师小林说:“现在找我做方案的客户,90%会主动说‘别给我装大淋浴房’,他们要的是‘看着舒服、用着顺手’。”
小户型更需要“聪明设计”。
中国70%的家庭住在90平米以下的房子里,卫生间普遍5-8平米,每一寸空间都得“物尽其用”。
广东人的做法恰恰抓住了这一点:不追求“全包围”的干湿分离,而是“精准分区”,把空间留给更常用的功能。
审美从“厚重”转向“轻盈”。
现在流行极简风、奶油风,老淋浴房的大玻璃、粗边框太“压场子”,和整体风格格格不入。
而极简隔断的细边框、隐形浴帘的“无存在感”,反而能融入各种装修风格,难怪年轻人说“这才是我想要的高级感”。
写在最后:装修,终究是为了“好好生活”淋浴房的“退场”,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我们对“好”的定义变了——不再是“贵的、复杂的”,而是“实用的、舒服的、让生活更轻松的”。
广东人的新式做法火了,本质上是大家终于明白:装修不是完成任务,而是为了住得更自在。
下次再有人问“卫生间到底要不要装淋浴房”,或许可以反问:“你家卫生间多大?你怕清洁吗?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感?”毕竟,房子是自己的,怎么舒服怎么来,才是装修的终极答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