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四川曾到处是老虎,虎患严重,大熊猫为啥没被吃绝?老虎怕熊猫吗

这大熊猫绝对是动物园里的顶流,但你瞅见过熊猫抡圆了膀子给老虎来个大耳刮子吗?这事儿还真没听说过吧,其实二者以前还真有交集

这大熊猫绝对是动物园里的顶流,但你瞅见过熊猫抡圆了膀子给老虎来个大耳刮子吗?

这事儿还真没听说过吧,其实二者以前还真有交集,三百来年前的四川,那老虎多得跟农村赶大集似的,清朝康熙年间的县志里写得清楚,说老虎白天都敢窜到村里叼娃娃。可怪就怪在这儿,同样在山里晃悠的熊猫,愣是没让这群"山大王"当零嘴儿啃灭绝了。

您要说熊猫光靠卖萌就能活命,那纯属扯蛋,这货祖上可是跟着冰川期熬过来的老江湖,啃竹子就能填饱肚子,生存能力自然不必说。今儿咱就唠唠,这黑白胖子咋在老虎利爪尖牙底下混成了国宝。

康熙八年有个叫欧阳直的县太爷,给朝廷递折子都带着哭腔:"老虎结伙劫道,比土匪还凶!"那时候四川刚打完仗,老百姓跑得只剩五十来万人,出门砍柴都得三五成群拎着铜锣。可甭管人咋防备,老虎照样敢冲进村里拖牲口。

老县志里记着,广元县新搬来二百来口人,不到仨月就让老虎祸害了三十多个人。您说这虎群得多嚣张?可蹊跷的是,就在同一片山头啃竹子的熊猫,愣是活得滋滋润润。这事儿得从熊猫的"躲猫猫"绝活说起,人家压根不跟老虎打照面!

现在电视上的熊猫看着憨头憨脑,早年间它们可精着呢。四川西头海拔两千五六的箭竹林,才是熊猫的"老根据地"(秦岭也有大熊猫,大熊猫两个亚种,这里以四川大熊猫为例)。这地方冬天雪埋半人深,夏天凉快得穿棉袄,最要紧的是老虎嫌这旮沓冷清,都在低处的野猪林里转悠。

熊猫白天抱着竹子啃,后半夜往树杈子上一瘫,跟老虎的活动钟点完全错开。真有那虎了吧唧的老虎闯进竹林,熊猫那小短腿蹭蹭两下就能窜上二十米高的铁杉树,老虎这大体格子可爬不了那么高,只能在树下淌口水。

卧龙保护区干了大半辈子的工作人员说过:"大熊猫这货看着好欺负,真急眼了熊瞎子看着它都得躲!"您猜熊猫的牙口多硬?科学测量过,咬合力能到1300牛顿,啃铁锅可能夸张了,但把老竹根当甘蔗嚼那是真事儿。

明朝《蜀中广记》里提过,山里人见过熊猫把铁锹头啃出豁口(其实是为了补充盐分),这才有了"食铁兽"的诨名。

再说那熊掌,一巴掌抡圆了能拍出1600牛顿的劲儿。老虎脑瓜子要是挨上这么一下子,保准得懵圈。更绝的是熊猫那身膘,成年公熊猫能长到三百来斤,皮子厚得跟帆布似的。

老虎的爪子挠上去,顶多蹭掉几撮毛。前些年有老乡瞅见熊猫跟豺狗干架,这胖子顶着四匹豺狗的围攻,一巴掌给领头的拍出三米远,剩下仨立马撒丫子蹽了。

您可甭当老虎是怵了熊猫,人家那是会算账。老虎逮猎物讲究"短平快",专挑野猪这类跑得快但没后招的。熊猫这货看着笨拙,真跑起来能飚到四十码,比电动车还快!

就算追上了,还得防着那对能开核桃的熊掌。老虎心里门儿清:跟这黑白色的“狗熊”死磕,赢了也得挂彩,吃肉都不香了,回头再碰上野猪群没劲抓可就白瞎这体力了。

再说了,熊猫肉也不对老虎胃口。这货成年啃竹子,肉里带着股子竹叶青的涩味,哪有野猪肉香喷喷?

保护区红外相机拍到过老虎闻了闻熊猫啃剩的竹竿,扭头啐了口唾沫星子,嫌弃得跟闻了臭豆腐似的。倒是熊猫偶尔开荤逮竹鼠时(野生熊猫还下山吃过羊,偷过猪饲料,只不过是食物紧缺的时候),方圆二里地的老虎都得绕着走,这货啃起肉来可比吃竹子凶相多了。

熊猫能活到今天没灭绝,靠的可不是装傻充愣。人家祖上八百万年前就跟古猿掰过手腕,早就把保命绝活刻进骨子里了。专挑高寒竹林安家、练就铁嘴钢牙、攒出抗揍身板,这套组合拳打得老虎都没脾气。

如今四川山里早没了野生华南虎,倒是熊猫靠着这身本事,从"快绝种"混成了"多注意"。再去动物园看熊猫啃竹子,您可得记着点,别离着太近了,这货要搁三百年前,能把老虎唬得绕着山梁子转圈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