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敏感时刻,李嘉诚次子现身北京!

在风云变幻的商业江湖,每一个细微举动都可能传递非同寻常的信号。2025 年 3 月 23 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

在风云变幻的商业江湖,每一个细微举动都可能传递非同寻常的信号。

2025 年 3 月 23 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 年年会于北京盛大开启,这一盛会堪称经济领域的 “奥林匹克”,汇聚了全球经济界的精英与智囊。

而在众多与会者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 李嘉诚的次子,盈科拓展集团创办人、主席李泽楷。

此时此刻,正值李嘉诚 “卖港” 风波甚嚣尘上、长和公司深陷舆论风暴之际,李泽楷现身北京,恰似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发众人无尽猜测:他此行究竟意欲何为,又传递出何种信号?

先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场备受瞩目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 年年会。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为期两天的年会以 “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为主题,格局宏大,立意深远,既紧扣国内经济发展的 “内循环” 脉搏,又着眼全球经济稳定的 “外循环” 大局。

来自国际组织、世界500 强跨国企业以及全球工商界的 100 多位外方代表,如同候鸟奔赴温暖栖息地一般,齐聚北京,共赴这场经济盛宴。

据悉,今年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创下新高,占总数20%以上。

这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盛会,更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经济开放姿态、吸引全球投资的绝佳舞台,彰显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担当与引领作用。

再把镜头拉近到李泽楷身上。

现年 58 岁的他,在商界历经风雨洗礼,凭借非凡的商业洞察力与果敢的决策力,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与兄长李泽钜平稳接掌长和系不同,李泽楷早早另辟蹊径,以盈科拓展集团为核心,构建起横跨电信、金融、地产等多领域的 “盈科系” 商业帝国,宛如商业丛林中独树一帜的参天大树。

回首 2018 年 3 月 16 日,李嘉诚在长和系业绩发布会上正式官宣退休,将接力棒稳稳交给李泽钜,同时明确表示次子李泽楷未来不会加入长和,一句 “他大把生意做”,就此为兄弟俩的发展路径划下清晰且截然不同的轨迹。

数据显示,李泽楷个人财富已从2019年的300亿港元增至2023年的520亿,逼近长兄李泽钜。

如今,在李嘉诚旗下长和公司因出售港口一事引发轩然大波之际,李泽楷现身北京,出席如此重要的经济论坛,实在令人浮想联翩。

近期,长和拟向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转让其持有和运营的、分布于 23 个国家的 43 个港口,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交易总价值高达 228 亿美元。

此消息一经披露,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舆论场炸响。

从3月13日至今,《大公报》接连发布了十余篇与此事相关的社评、评论来稿,从不同角度强调香港企业应该承担国家责任,并对长和的交易决策提出质疑。

港澳办及中联办官网多次转载香港《大公报》评论文章,直言长和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绝非 “普通的商业行为”。甚至借网友之口,指责长江和记公司“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在行政会议前答记者问时表示,社会对该事件的议论反映出高度关切,值得重视。

紧接着,李家超郑重表态:任何交易要符合法律法规,港府依规处理。

啥意思?

就是说,在香港,任何商业交易都不能游离于法律法规之外,对这起明显存在问题的“卖港”交易,港府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坚决处理。

据彭博社最新报道,针对长江和记实业所谓将巴拿马运河港口运营权出售给美方的调查已经展开,主要内容是此举是否存在“潜在安全漏洞”,以及是否违反“反垄断法规”。如果调查结果显示确实存在或违反法规,中国将有权依法终止这项交易。

资料显示,此前中国已成功终止至少3项类似的国际并购。

美媒称,这一消息不管对长和话事人李嘉诚还是白宫来说,都是“巨大的噩耗”。

在这般敏感且微妙的时刻,李泽楷现身北京,或许传递出多重耐人寻味的信号。

从经济层面看,这极有可能是盈科系积极寻求新发展机遇的强烈信号。当下,中国正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新能源产业一路高歌猛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人工智能领域方兴未艾,充满无限可能。

李泽楷现身北京参会,极有可能是希望借助此次论坛,深入洞察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寻觅与内地进一步合作的良机,为集团开拓全新的增长曲线。

此前,李泽楷旗下的盈科资本已重点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园、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等项目。

毕竟,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紧张、外部需求收缩等风险挑战,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风景这边独好。

特别是内地市场广袤无垠,潜力巨大,宛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矿山,对任何一家有远见卓识的企业而言,都是一块不可多得的 “肥肉”,谁能率先挖掘,谁就能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从政治层面考量,这一行动或许彰显了李氏家族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与深刻认同。

尽管长和系的港口出售风波引发诸多争议,使家族企业形象遭受一定冲击,但李泽楷现身北京,出席由官方主办的重要论坛,无疑是在向外界表明,家族企业并非对国家利益和战略导向置若罔闻。

他们深知,只有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如同船与舵手相互配合,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在国家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香港与内地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李泽楷此举,或许是为盈科系在大湾区乃至内地市场的长远布局投石问路,为家族企业未来发展开辟新的阵地,实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战略转型,引领家族企业迈向新的光明未来。

往更深层次探究,李泽楷现身北京,说不定还蕴含着为家族内部传递信号的深意。

长和系因港口出售事件陷入舆论困境,在声誉和商业前景方面都承受着巨大压力,犹如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

此时,李泽楷代表李氏家族赴京出席重要活动,或许是家族内部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精心安排,旨在通过他的行动,释放家族的态度,传递与祖国共命运的信号,从而重塑家族企业形象,化解当前危机。

当然,以上种种都只是基于现有信息的合理推测,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李泽楷现身北京,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还需持续关注后续动态。

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为我们观察香港商界与内地经济互动,以及家族企业在复杂局势下的战略抉择,提供了一个绝佳视角。

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当下,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强大韧性和活力,宛如定海神针,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与力量。

而香港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定位、把握机遇,实现与内地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无疑是摆在众多香港企业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李泽楷此次现身北京,或许正是李氏家族给出的一个破题思路,为香港企业与内地经济携手共进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与实践范例。

未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李泽楷以及盈科系将在这场经济变革的浪潮中,书写怎样的精彩篇章。

此外,李泽楷现身北京出席重要活动,或许也意味着李嘉诚已作出了选择,“卖港”风波即将尘埃落定。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视频等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图、文、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仕道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