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深圳把坪山几万人的比亚迪汽车生产基地全部搬迁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只把总部留在深圳。
②、深圳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之间原本已有一条厦深高铁,但深圳嫌它不够快,又掏腰包修建一条时速350公里,从深圳到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专属高铁-深汕高铁,届时深圳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实现半小时的通勤。
③、深圳把全市最大的高中园建在了深汕特别合作区。
④、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的10+1区,其整体的规划、建设力度、招商引资等一点也不比深圳其它的区差,深圳明显将深汕特别合作区列入深圳一体化的建设当中。

………………………………………………
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海丰县西部,由鹅埠、小漠、鲘门和赤石四镇组成,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全面主导,但是,深圳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中间隔着惠州市,准确的说,深汕特别合作区就是深圳的一块飞地而已,深圳为何那么重视深汕特别合作区呢?
深圳为何那么重视深汕特别合作区呢?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是和深圳的土地面积和深圳的发展速度息息相关。
深圳全市面积不足2000公里,在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的面积大约相当于广州的1/4,不到上海的1/3、北京的1/8,深圳面积在四大一线城市里是最小的。

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特区之一,也是发展得最好的一个特区,40多年前,深圳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40多年以后,深圳一举成为世界的科创之都,我国的一线大城市,创造了举世无双的“深圳速度。”
深圳原本面积就小,还有将近一半不可以开发的山地面积,经过40多年的大开发大建设,如今深圳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早已不多,如果想和其它一线城市长期竞争下去,那么深圳必须拓展土地空间。
深圳在拓展土地空间时累累受挫,刚开始的时候想把东莞的凤岗、塘厦、清溪、樟木头一带搞过来,东莞自然是不会给啊!因为东莞自身的面积也不大,况且自己还是世界工厂,经济实力也不差,凭什么把我的土地让给深圳。
深圳没能从东莞那里要到土地资源,转身来到了惠州,惠州是珠三角9市中土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按理说从惠州那里弄点土地应该没问题,但千不该万不该的是,深圳看重的是惠州市惠阳区和惠东县的沿海区域,这下惠州直接不乐意了,“你要了我惠州的出海口,还让我惠州怎么活,你如果要龙门或许还能给你。”惠州一生气,直接不给了,留下深圳干着急。

天无绝人之路,深圳的拓展之路最终打动了汕尾,汕尾的经济发展一直很缓慢,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发展起来,当了解到深圳的来意后立马同意了,2011年,全国第一个“深汕特别合作区”在深圳、汕尾两市的见证下建立了。
刚开始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汕尾两地合作共建,由于政策、制度上的多方原因,2018年后深汕特别合作区改由深圳单方主导,没有了汕尾的束缚,深圳可以大显身手了,从这一年起,深汕特别合作区真正迎来了经济的腾飞、真正成为了深圳的10+1区,或者说是“东深圳”。

我认为,深圳之所以那么重视深汕特别合作区,主要是深圳在拓展土地空间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没能从东莞、惠州那里要到土地不说,刚开始和汕尾合作共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时候差点又因为政策、制度上的原因搞黄了,所以一路坎坎坷坷走来,能有今天,深圳肯定更加珍惜深汕特别合作区。
现在深圳有了深汕特别合作区这468.3平方公里的土地,深圳可以把更多本土的企业生产基地转移到这里,同样留住本土的企业,而深汕特别合作区的GDP现在也是计入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得越快越好,深圳的GDP就会越来越高,对汕尾而言,家门口多了一座滨海新城,自己成为了邻深城市,以后的发展也将会快马一鞭,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大家怎么看呢?

关注“三哥话事”,每天和大家分享不同又有趣的真实故事,觉得有意思就点个赞吧,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