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这行情,没想到!
不管因为啥,消费这么爆发,表明传统产业憋着气,预期新政策!
A股的消费类主题大家比较熟悉,那么港股消费类很多朋友不熟悉,尤其是搞不清港股消费和恒生消费ETF的区别。

从上图走势来看,这两个ETF虽然字面上都是香港上市的消费主题ETF,但其实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显然,港股消费ETF(一共有4只)走势更强,恒生消费弱了不少,这是否说港股消费比恒生消费更好?
这么想逻辑是不全面的,因为消费也分主要消费(食品饮料、养殖)和可选消费(用的),你脑中想到的是哪个?

从行业配比上,恒生消费主要消费比例明显更高,而港股消费竟还有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细分成分。

用我们的工具对比一下,黄底的是两个ETF都有的成分股,然后秒懂内涵!
恒生消费是根正苗红的消费,而港股消费则把消费“扩大化”,凡是沾边消费的都拉了进来,符合中证指数的风格。
港股消费把互联网巨头、汽车、在线娱乐等可选消费都拉了进来,使其内涵满是科技味儿!
而传统消费其实占比很低,其实就是与恒生消费相同的那23.75%的权重了。

所以港股消费和恒生科技走势更为相似,毕竟阿里、小米、腾讯、美团都是它们的龙头股,这样的TA是你想投的消费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指数这样编制对不对?
有一定道理,毕竟汽车也是消费。而且以“港股”开头的ETF,只能从港股通中选股,也限制了可选范围。
而恒生消费则主要涵盖了我们脑中的“传统消费”,比如线下销售、食品饮料、服装等衣食住行。

其实恒生消费确实包含了很多我们可能没不熟悉的在港上市的消费股,并且控制了边界,够传统。
现在应该还是“超跌”味儿,在传统消费复苏的周期,可能会有持续惊喜。

在周五的行情中,恒生消费中服装、食品表现尤为显眼,其实安踏、蒙牛、李宁这类的上市企业,真得挺不错的。

而港股消费中,也能看到恒生消费中的一些成分股,只是权重比较低。比亚迪是一个亮点,而美团其实算是走传统消费逻辑的。

所以,简单的比较下来,港股消费边界更宽,涵盖的消费种类更多,并且以科技风的可选消费为主;而恒生消费明显更为传统,线下衣食住特征更为明显。
哪一类是你的消费“大餐”?
会选了吧!
木鱼ETF原创,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