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有小伙伴提出:既然M14可以更改为精确射手步枪,63式结构再不合理也比M14合理,那63式能不能也改装成精确射手步枪呢?
我的答案是改肯定是能改的,但效果就很难说了,就像是五菱宏光改改也能装很多人,但真当公交车用效果就不好说。我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M14之所以能改成M21精射/狙击步枪,是因为M14发射7.62×51mm弹,这个弹的射程远、威力大、弹道好,再加上美国本来就有制作比赛步枪的传统,造狙的技术水平一直很在线,所以才能把M14改装成合格的精射步枪。
而63式使用7.62×39mm弹,射程、威力、弹道都不行,国内的加工水平也一团糟,根本就没有造狙的技术实力。说通俗一些就是,M14是美国人栽了跟头,但人家的工业底子是很好的,我们也栽了跟头,但工业底子根本不行。要把失败的步枪升级为更高端的精射步枪,工业基础不行,那肯定不太可能。
△ 美国人在M14上跌了个大跟头,但这完全是人祸,美国的基础能力并无任何问题
第二,63式的精度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系统问题,很难改。周五文章中提到,63式精度太差有很多原因,除了加工水平差,自动机配合间隙太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自动机配合间隙太大,又是枪机框太短、机匣太短、刚度太差造成的,枪机框太短、机匣太短、刚度太差,又是沿用的56半的外裹护木+小机匣布局导致的。
总而言之,63式问题的根,在于机匣+护木布局不合理,即使加工水平过关,枪械的精度也很难保证。精射步枪对精度要求更高,想要提高精度,就要从护木+机匣布局改起,再改枪机框长度、机匣刚度、长度,然后再改自动机配合间隙,这改动量约等于设计一支新枪了,比M14该狙的成本还要大。
总而言之,如果真想做好精射步枪,就要对63式进行彻头彻尾的大改,代价非常大。与其拿着63式改进,还不如拿着56半改进。虽然56半结构更落后,但机匣刚度、自动机配合间隙反而没啥大毛病。再或者用81式改,效果也会好得多。
△ 63式改精射的效果可能还不如伊拉克的那个,AK的平台是很好的
△ AK的单发精度并不高,但平台潜力是相对较高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都在AK的基础上搞出了狙击枪,表现略差于SVD但也能用。63式是单发精度不高,平台潜力也非常差。大家信不信,就63式的设计,换用了更大号的子弹,机匣会变得更大、更宽,刚度更完蛋,精度还会进一步变差
一直以来,大家对枪械先进与落后的理解,往往仅限于闭锁机构、自动方式等等,不太关注枪械平台本身的潜力。枪械平台本身的先进or落后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匣设计。机匣设计差劲,枪械平台就好不了。63式确实有不错的地方,比如回转闭锁+短活塞导气等等,在那个年代都是正确的、时髦的,但63式的机匣设计非常差劲,导致了63式的平台非常差劲。在63式之后,81式步枪的机匣设计几乎完全和63式反着来,反而获得了巨大成功。所以,我们才在周五的文章中三番五次强调机匣设计的重要性。机匣不具备先进性,枪械平台就不具备先进性,这一点不应该一直被忽略。
综上所述,我十分不看好63式改装精射步枪的潜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