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日军入侵印度之英帕尔战役(19):血战辛兹维亚

书接上回,本期将继续讲述英日双方在阿拉干地区的第二次战斗……就在英军能够通过空投,得到充足的补给的时候,日军第28军参谋

书接上回,本期将继续讲述英日双方在阿拉干地区的第二次战斗……

就在英军能够通过空投,得到充足的补给的时候,日军第28军参谋长岩畔豪雄少将正在策划一项“圆简阵地作战”,企图让日军像水流过圆筒一样,在辛兹维亚的英军“行政中心”大杀一场。

“行政区阵地”周围环绕着一片矮木山地,是一片1000平方米左右盆地。盆地中央是一座大约45米高的小山丘,上面覆盖着茂密的灌木丛。就在小山丘周围,已经囤积了大批弹药,足够英军一个整军使用。英印军士兵就给小山丘起了个“弹药山”的代号。在弹药山东面是另一座小高地——“火炮山”。

“行政区阵地”盆地南缘是一条从纳杰多克山口通往纳杰多克村的公路,西面的出口处通往山口入口处。山间的道路依然危险,为了防止有人从悬崖上跌下来,路上都铺着和枯死树木绑在一起的木条。向道路之外眺望,能够看到一片低矮山丘在两旁相衬的美丽野外景观。

1944年2月,英印军第4军参谋长杰弗里·埃文斯准将奉命调任印军第5师第9旅旅长。埃文斯一刻也不怠慢,直接从英帕尔赶赴阿拉干战场上任。赶到第5师师部驻地瓦宾后,埃文斯直接去面见师长布里格斯少将。布里格斯见到埃文斯走进自己的师部、惊喜交加:“杰弗里,你怎么来了?”两年前,他们两人在非洲的西部沙漠战场并肩战斗过,相当熟悉。埃文斯向师长致意后说道:“两天前接到命令,让我调任印军第9旅旅长,所以我就从英帕尔平原的第4军军部赶来了。”两人稍事寒暄,布里格斯将任务交待清楚后,埃文斯便出发去了自己的旅部。

(上图)印军第5师师长哈罗德·布里格斯少将。他从1940年起,便在北非战场指挥印军第7旅。1942年5月出任印军第5师师长。在北非战役结束后,经伊拉克转赴缅甸战场。在东南亚盟军的各支部队当中,布里格斯的这个师战斗经历最为丰富,但是缅甸战场的条件同北非完全不同,这里的战斗对他们是一种全新的考验。

6日,埃文斯路过纳杰多克山口时,发现道路非常难走。其实这里的道路在温暖干燥的天气里还算好走,偏偏埃文斯赴任这一天下过两三个小时的暴雨,他的履带车在狭窄的道路上经常打滑。最后,距离辛兹维亚不过800米时,车辆陷进一片泥泞的上坡路里。埃文斯决定,干脆步行在丛林间走完最后一段路程。11点30分,他终于到达辛兹维亚的第15军“行政区阵地”。

阵地里的行政和后勤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埃文斯办理了一些必要的手续之后,赶赴第9旅旅部,它就设在该旅下属的旁遮普14团3营和西约克郡团第2营后方。夜间11点,埃文斯旅长就清楚地听见山炮和迫击炮炮弹在旅部周围落地爆炸。

“怎么回事?”埃文斯走出帐篷问道。

旅属炮兵团团长汉弗莱·希尔正好在场,答道:“可能是日军的骚扰炮火。”

埃文斯对他的说法并不十分信服,但眼下也没有更为准确的情报,只有继续等待。第二天一早,前线发回急报、就在第7师正后方,布迪当以北约20公里的位置,发现日军踪迹。埃文斯同时也注意到,日军飞机的活动也比前两天频繁多了。上级命令埃文斯从西约克团2营调一个连去“行政区阵地”戒备。9点30分,师部打来了电话,埃文斯通过话简听布里格斯说道:“今天一大早,鬼子打垮了弗兰克·梅瑟维在朗姜的第7师师部。现在还不知道他和师部其他人员是否安全撤离。情况不乐观,显然敌人的一支大部队已经迂回到第7师后方了。克里斯蒂森军长希望你带领西约克都团2营余部赶到‘行政区阵地’去,接管那里的防务指挥权,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个地方。”

心惊不已的埃文斯马上将第9旅的指挥权交给萨尔蒙斯准将代理,带领西约克团2营的其他部队,赶回辛兹维亚。埃文斯知道克劳瑟准将的89旅就在辛兹维亚东南不远的位置,但对“行政区阵地”的军行政区和第7师的具体部署都不清楚。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埃文斯命令萨蒙斯带领旅部人员,尽快赶到“行政区阵地”和他会合,同时命令两天前通过纳杰多克山口赶来的第25龙骑兵团副团长休·莱伊少校带领一个坦克连,也赶去“行政区阵地”。

就在日军棚桥联队越过印军第7师的战线,出现在通巴扎的这一时期,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蒙巴顿和参谋长亨利·波纳尔陆军中将,都还认为仅靠从北面和西面发动进攻,是无法收复缅甸的。波纳尔甚至于还提出了绕过缅甸不打,直取苏门答腊的计划,只是由于缺乏登陆船只,才没有获得丘吉尔批准。

就在波纳尔对英军在缅甸的前途感到迷惘的同时,印军第7师师长梅瑟维少将正在缅甸邦姜的一座小山头上陷入困境。当棚桥的联队本部发动进攻时,梅瑟维的师部通信单位首当其冲,师部其他直属队也受到了威胁。梅瑟维很快就明白,尽管师部现有的直属人员并不畏战,但自己已经身处险境。说起来,这已经不是梅瑟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当初,他还在北非沙漠征战的时候,他的指挥部就被德国非洲军端掉过,他本人也被俘虏,后来侥幸逃脱。

眼看旧事就要重演。战斗开始后不久,师部的电话线就被日军切断了,各单位之间顿时无法联系。梅瑟维最终决定弃守这个山头,但他没来得及把消息告诉不在他身边的参谋人员和通信人员。他趁乱突破了日军的包围,在路上却把军帽给丢了,一路在丛林中奔行,终于在第二天凌晨0点45分到达辛兹维亚的第25龙骑兵团团部。这个时候,梅瑟维十分狼狈,成了一个与部下暂时失去联系的光杆师长。

印军第7师通信主任赫德森上校决定率部战斗,但是到10点45分,连无线电通信都被切断的时候,师属炮兵指挥官希里准将,下令撤出这个山头阵地。通信兵,师部文书和传令兵得到的指示是,在纳杰多克山口东头集合。当大家最终赶到“行政区阵地”集合的时候,仅通信单位就损失了7名军官,另有8名英国士兵和90名印度士兵阵亡或失踪。

到了2月7日,埃文斯负责的“行政区阵地”,已经变成指挥部聚集之地了。梅瑟维在和失散的第7师直属各单位取得联系后,靠第25龙骑兵团的无线电台,在弹药山南面设立了新的师部指挥所。萨尔蒙斯准将代理负责的第5师第9旅旅部基本设在相同位置。弹药山西面是军行政中心。89旅旅部位于纳杰多克公路正南方,靠近辛兹维亚阵地东侧出口的位置。

就在梅瑟维刚喝过添加了威士忌的茶水,为自己压惊时,日军的战斗机飞临辛兹维亚上空俯冲扫射。靠近埃文斯司令部的一些士兵和2头骡子在这次空袭中丧生。血腥味令防卫司令部的人员简直难以忍受,埃文斯见状,大声呵斥他部下各单位的指挥官们:“你们的任务是坚守岗位,把日本人挡在外面!”埃文斯并不是一个严酷的人,但是他现在除了表现出快刀斩乱麻的作风之外,别无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提振辛兹维亚英印军起初低迷的士气。

2月7日夜间,日军杉山大队一部已经攻到东出口,英军坦克的75毫米主炮火力猛袭这股日军,西约克郡2营在炮击完毕后,及时发动了一次反击,彻底挫败了日军的这次进攻。但这仅仅是夜战的开始,不多时,西南方向的枪声传来,根据英军的判断,这次日军投入了第112步兵联队的整整一个大队(应为松木平少佐的第1大队)。防卫司令部辨出日军的步枪和自动武器,就在300码之外开火!埃文斯准将听见有人说道:“上帝啊!他们攻进了医院!”

负责守卫医院的是西约克郡团2营部,由于情况紧急,连还能行动的轻伤员也都拿起了武器。埃文斯非常希望能够设法帮助他们,但是黑暗之中,火炮和迫击炮很容易伤到自己人,而西约克郡团2营的预备队并不了解医院的正确位置。一辆英军装甲车曾试图冲进医院,但被日军用手榴弹打退。

孤立无援的医院最终失陷,日军俘获了不少伤病员,将他们反绑起来。印度军医巴苏中尉遭到日军指挥官盘问,他和其他军医官在日军逼迫下,交出了一般药物,还有奎宁和吗啡等特殊药品。第二天一早,日军将被俘的军医和伤病员赶出观察病房,用自动武器将他们射杀,实在无法行动的伤病员被直接用刺刀在病床上杀害。20名军医和伤病员被押到一条干涸的水塘里,然后被集体处决。巴苏中尉身中两枪,和其他两名战友一起,幸运地逃过一死。巴苏在倒地的时候,正好压在一名遇害战友的尸体上,鲜血染红了他的脸和头,然后顺着衬衫往下滴。日军见状,以为他也已经完了,就没有再补枪。后来巴苏趁日军不备,躲进了一条沟里,总算捡回一条命。2月9日,当西约克郡团2营的战士们来到医院打扫战场时,一共发现了31具伤病员和4具军医的尸体。

日军包围辛兹维亚概况一览

这场骇人听闻的暴行是日军112联队松木平大队所为,而他们的解释是,时间太紧张,只能这样处理。在棚桥率领他的联队本部击溃印军第7师师部时,松木平直行少佐正率领他的第1大队穿过梅宇岭,企图寻机打垮印军第5师师部。同一时期,久保少佐率领213步兵联队第1大队一部在英印军退往印度的公路上设置了一道路障。

2月8日,同樱井兵团司令部一度失去联系的松尾大队,在129高地与北上的黑冈大队取得了联系。这两个大队建制上同属143步兵联队,松尾大尉和黑冈少佐两位大队长见面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人有旦夕祸福,两位大队长正在山上休憩,英印军的炮弹便不期而至。不走运的松尾中弹负伤,被送往后方医治,就此结束了这次战斗旅程。

2天后,棚桥联队与仍据守拉扎比尔的土井联队取得了联系,从而初步形成对印军第7师的包围之势。然而,由于日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这种包围并不完善。英印军不仅在将作战部队调入辛兹维亚,而且在这座山谷东南方布置了印军第89旅主力,西诺宾周围地区也有印军第33旅掩护。日军松尾、黑冈和加藤各大队要想攻入辛兹维亚,先要突破英印军在前方的层层阻击,还需要摆脱后方的骚扰。孤军深入的樱井兵团主力,同后方的交通联络实际上已经中断,在重新打通交通线之前,连物资补给和伤病员的疏散都无法进行。

另一方面,英印军虽然被动,但并未慌神。梅瑟维召集印军第7师的2个外围营进入“行政区阵地”,掘壕守备,准备长期坚守。“行政区阵地”虽然没能避免遭到日军的局部渗透,但各路指挥部的非战斗人员,还有一些步兵部队,好歹将防御体系支撑起来。梅瑟维召集的步兵部队到位前,阵地内的主要步兵部队是埃文斯部下的约克郡团2营,还有第7师第89旅的第8廓尔喀团4营(欠2个连)。这些步兵部队负责守卫阵地的东西出人口要地。而非战斗人员就在“行政区阵地”内部,按照规定间隔距离,组织多个小型防御阵地。

“行政区阵地”南方的山地上,.纳杰多克溪一路流淌,形成了一道溪曲,西约克郡团2营的马洛尼准尉负责率领自己的一个小分队,守卫保护这个小溪曲的防御阵地。在日军围攻辛兹维亚四个夜晚之后,马洛尼和他的部下听到有脚步声正沿着溪床,向他们占据的较高的溪岸一边逼近。原来有两个日本兵在靠近,但不久便匆匆离开。

下一个夜晚,更大规模的一群日军,正从前一晚同一个方向接近,那是星光少佐的112步兵联队第2大队一部。马洛尼当即警觉,叮嘱部下,在他下令之前,不要轻举妄动。马洛尼部队每人有一支步枪和四枚手雷。夜色中,日军慢慢进入他们的视野。英军士兵开始计算日军人数。“老天爷!”有人暗想,“足有四十多个日本鬼子!”马洛尼吞下一大口口水,但还是非常耐心地等到这股日本兵推进到溪曲为止。

“打!”马洛尼一声令下,英军士兵一齐从高岸一侧将手雷掷出,日军猝不及防,顿时被炸翻一大片。没被手雷伤及的幸存日军,仍然向溪对岸冲来,被英军密集的步枪子弹击倒,但还有一名跟在队伍后方的日本军官一路冲到对岸。这名日本军官一跃跳进了英军的战壕,正好和一名西约克郡团的士官面对面。这日本军官也不废话,一刀直劈过来。对面的英军中士本能地用步枪枪托挡开这一击,然后顺势调转枪身,踏前一步,直刺过去。日本军官正要用刀挡格,冷不防肋部已被另一把刺刀扎中。原来一名英军下士眼看他跳进战壕,不暇多想,也跳下战壕,一枪刺出。借着一跳之力,他这一刺刀将这个日本军官伤得不轻,指挥刀也使不动了。一瞬之后,那名中士的刺刀已正中前胸。这个日本军官终于在两名英军军士合力夹攻下丧生。

辛兹维亚行政区阵地内部概览

干掉这个日本军官后,英军士兵按照惯例搜检尸体,果然发现了不少文件。其中有一份地图,上面标明了日军各部在进攻辛兹维亚之前的约定集结地点,而这个溪曲正是集结地点之一。日军一旦决定执行某项作战计划,往往会一条道跑到黑,不知变通。哪怕已经有这么一队日军在这个溪曲惨败,后来仍有不少日军继续来到这里。最终,马洛尼准尉的这个小分队,合计在溪曲击毙和刺杀了110名日军。

虽然日军在有些阵地因为行动缺乏弹性,被英印军打得大败,伤亡惨重。但是像纳杰多克溪曲那样的战斗终究不多见,双方在辛兹维亚周围许多地方都打得难解难分。一位日本军医官发现,112步兵联队的伤员身上所受的,主要都是近距离枪伤和刺刀贯通伤,可见都是在激烈的近战中负的伤。说起来日本兵的意志力确实很顽强,即使负伤,也很少有人会抱怨。一名强壮而粗野的日军军曹在随部队围攻“行政区阵地”时被俘,当时他左肩还带着枪伤。当英军军医官为这个军曹诊治的时候,发现伤口已经爬满了蛆,而这个军曹完全不以为意。

阿拉干野战急救所里的英印军伤兵。

步兵之间的战斗非常激烈,但这场战役的决定性因素却并非步兵。英印军在“行政区阵地”内的步兵虽然不多,但集中在那里的火炮和坦克起了巨大作用。坦克在白天会分散开来,夜间会在山间藏匿,充当阻挡日军夜袭的移动工事。

11至12日,星光的112联队第2大队在辛兹维亚南面受阻的同时,杉山大尉率第3大队从316高地南下夜袭“行政区阵地”。英军依靠坦克最终将他们击败。因为坦克堵住了主要通道,杉山只能让部下组织三个小型作战小单位进行自杀式突击。每个小组由一名伍长和三四名士兵组成,直接叫嚣着冲向英军第25龙骑兵团的M3中型坦克,结果在英印军的优势火力之下,完全是白白送死,根本不可能摸到他们的目标。

2月14日,棚桥将联队本部迁到辛兹维亚西面的1033高地。112联队按照樱井少将亲自制定的战术,准备集中3个主力步兵大队的兵力,一鼓作气从西面杀入辛兹维亚的英印军“行政区阵地”。由于兵力的里新部署和调度需要时间,夜袭时间延期到16日进行。

棚桥联队在备战期间一直都遭到英印军炮火骚扰。对整个樱井兵团来说,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背后也发现有英印军活动迹象。事实上,印军第26师正在分批逐步南下。15日夜间,英印军出动坦克,突破日军在辛兹维亚东面隘口的封锁,开始进攻樱井兵团侧背。为了扎进这个口袋,樱井极力敦促纳杰多克村附近的黑冈金四郎少佐,率领他的143步兵联队第3大队将东面隘口完全封锁。黑冈当然明白执行这一任务的重要意义,问题在于印军第89旅不会让他轻易脱身,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图)1944年2月6日,日军第55师团在阿拉干发动攻势以后,交战双方在纳杰多克山口地区发生激战。图为两名正在纳杰多克地区观察哨内的两位印军第7师的锡克族士兵。

16日22点20分起,棚桥联队的3个主力大队,按照预定计划叫嚣着冲向辛兹维亚的“行政区阵地”。阿拉干山地雨林的夜晚,因呐喊声,步枪和机枪射击的声音,还有轰隆的炮声悸动。棚桥是日军在第一次阿拉干战役取胜的英雄,但他已经痛苦地发现,对手今非昔比。日军会遇到阻挡他们前进的铁丝网,英军炮兵会发射照明弹,让夜空一时间亮如白昼,这个时候,第25龙骑兵团的坦克车载机枪就会将连梭子弹射入日军阵中,强悍的日军倒下一片,后队会继续冲锋,但持续不断的消耗终究会让他们难以承受,只得撤退。

虽然整体来说,日军的进攻始终奈何不了辛兹维亚的英印军,但他们有时仍会取得一些局部成功。而这些局部胜利对英印军威胁最大的一次,是日军拿下扼守“行政区阵地”西侧门户的“C连高地”的时候。西约克郡团2营C连虽然竭力守卫,终究还是未能顶住日军的轮番冲击,被迫退出这个山头。

辛兹维亚防卫司令埃文斯准将得报、顿时面如土色,从那座高地正好可以俯瞰战地医院的新址。2月7日战地医院失守后的惨状,至今都让英印军官兵心有余悸,而且那座高地距离埃文斯的指挥部只有300码之遥。

(上图)杰弗里·埃文斯准将。北非战役期间,他曾经担任过皇家苏塞克斯团1营营长。1942年4月起调回印度,从事将近2年的军校教育和参谋工作。1944年2月,埃文斯再度走上前线指挥岗位,火线出任印军第9旅旅长。尽管他在这个旅仅仅干了不到一个月,却带领这支部队在辛兹维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调任印军123旅旅长之后,埃文斯在英帕尔战场仍有不俗表现。

“行政区阵地”内部人员密集,挤满了各种车辆和仓储物资,日军占领了那座高地,几乎不可能找不到集中火力打击的目标。不久后,医院里就挤满了伤员。医院里的两位外科医生,难以形容的肮脏邋遢,橡胶围裙上一直都滴着血,忙个不停。一位步兵军官形容他们“倒像是两个屠夫”。仓储物资同样遭到日军火力打击。日军第5飞行师团出动75架战机,先后两度让弹药山上的仓库起火,日军的炮弹也频频划过夜空,在辛兹维亚开花。

埃文斯明白,他必须夺回“C连高地”。第25龙骑兵团的10辆坦克,齐刷刷用75毫米主炮对准高地开火,奥哈拉少校指挥的西约克郡团2营A连在坦克火力掩护下,冲上了山坡。坦克手先用高爆弹将山上的丛林打开了花,直到步兵逼近到离山顶较近的距离,奥哈拉打出一颗发光信号弹为止。这时坦克炮手就会换实心弹射击,在保证对日军杀伤力的同时,让友军步兵不用担心被高爆弹的弹片误伤。步兵冲到实心弹弹着点后方15码时,奥哈拉下令步兵全体上刺刀,然后又打出一颗发光信号弹,坦克手马上停止射击。这时,英军战士们挺起刺刀就向山顶发起冲锋。短暂而激烈的白刃战结束后,这座高地回到英军手中。

英印军经过连日战斗,损失很大。埃文斯准将的机动预备队,西约克郡团2营的A连和B连,都只剩最初的一半兵力,各自不超过100人。不过日军棚桥联队的伤亡更大。据樱井德太郎少将的日记记录,在2月11日,棚桥联队尚有2190人,而10天之后,已经减员至400人,大多数损失都是因为夜袭造成的。

2月19日,棚桥曾经下令发动进攻,而且嘱咐联队山炮中队长大原,执行他的炮火计划。大原听到命令,脱口答道:“我们不能进行这样的进攻。”话音未落,棚桥就对他咆哮起来:“你以为我不知道炮兵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吗?”边说边握紧拳头,照着大原的脑袋就狠打,直到打得流血为止。棚桥表现得如此狂躁,可想而知当时他的压力有多大,而战局的发展对日军也确实相当不利。

这一天,辛兹维亚山谷东侧的隘口已经被英印军控制。黑冈大队虽然试图夺回这个要隘,但实力有限,进攻完全无法奏效。樱井接报,明白要将英印军封锁在辛兹维亚山谷里歼灭已经不可能,于是决定修改计划,准备在棚桥联队发动新一轮总攻,英印军有向东撤退迹象时,在隘口东面将其歼灭。

这个时候,在布里亚斯克桥地区苦战多时的久保大队已经顶不住了。久保少佐指挥的这支别动队,实际兵力仅相当于一个加强中队。印军第26师在正面进攻久保部队的防御阵地未果后、开始在久保部队北方和东方的山地丛林之间实施迁回穿插,对久保的阵地多方施压。久保部队和最接近的英印军阵地相距不到50米,虽然一直都在坚持战斗,但已经无力突破或占领敌军阵地,而樱井兵团也已经没有援兵可调。樱井无奈之下,只得命令久保率部撤退。

棚桥联队原定在19日发动夜袭,因故先推迟到20日,然后又再度推迟到22日。这个时候,棚桥指挥的整个112步兵联队战斗人员已经降低到400人,每一个步兵中队都只有四五十人而已。联队的山炮已经没有炮弹,除了沿途搜集的一些当地的未脱壳稻谷外,日本兵甚至已经没有其他东西可吃。

樱井急于取得决定性胜利。他认为英印军正在被日军赶进丛林,“他们看上去就在不到50米之外,我希望而且祈求棚桥今晚攻击成功”。但是棚桥没有如他所愿,22日晚上没有发动进攻。樱井坚持认为日军只要继续不怕牺牲,就一定能击败敌人,但棚桥非常清楚,他已经让部下做了能够做的一切,而他自己也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

22日,棚桥从14点开始,切断了与樱井德太郎少将的无线电通信,而且无视花谷正师团长发动进攻的严命,当天晚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当天黑冈大队虽然从东面发动了夜袭,但没能起到任何作用。两天之后,棚桥也不等樱井授权,便开始让他的部下向南撤退2000米,解除对英军辛兹维亚“行政区阵地”的包围。撤退之后,棚桥打破了对樱井的无线电静默,告诉他,112联队正在澈退:“我很遗憾,但已经决定这么做。我们别无选择。我已决定在今晚撤退。”樱井也无法让他改变心意。两天后,师团长花谷正在和樱井商议后,同意结束第一阶段的作战。

对日军久保部队来说,花谷的撤退命令,简直是他们当时能收到的最糟的命令。久保部队在英军阵地之内穿行了65公里。当他们通过一个英军宿营地的时候,已经发现他们的英印军战士们,很可能因为人数不多,只得借着月光,静静地注视着他们向南推进的队列,穿过丛林之间的缝隙。久保本人已经在战斗中负伤,一路都需要部下用担架抬着他行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