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汽车龙头关厂引行业震动,全球两工厂停业,高关税成压垮主因

面对汽车巨头关厂,这背后真的是单纯的“认输”吗?还是另有隐情?2025年4月3日,这个日子对于全球汽车产业来说,无疑像一

面对汽车巨头关厂,这背后真的是单纯的“认输”吗?

还是另有隐情?

2025年4月3日,这个日子对于全球汽车产业来说,无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这一天,美国正式开始对进口汽车和零件征收高达25%的关税,而就在这同一天,全球第四大汽车公司斯泰兰蒂斯宣布要关停北美两家工厂,裁员数百人。

这波操作,让人不禁要问:这真的是巧合吗?

还是说,关税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悬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头顶?

说起斯泰兰蒂斯,那可是汽车界的“老大哥”级别的人物。

旗下品牌众多,像克莱斯勒、Jeep、标致、雪铁龙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

但就是这么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却在关税政策生效的第一天就“认怂”了,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简直就是背叛!”加拿大汽车工人工会(Unifor)主席拉娜·佩恩(Lana Payne)的怒吼声响彻整个汽车行业。

在她看来,斯泰兰蒂斯的关厂行为是对加拿大工人及其家庭的无情抛弃。

试想一下,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突然被告知工厂要关门了,饭碗没了,换谁也得急眼啊!

佩恩更是放出狠话,要组织大规模抗议和抵制斯泰兰蒂斯的产品,势必要为工人争取权益。

工会的怒火只是冰山一角。

关厂带来的“多米诺效应”正在北美汽车产业链上蔓延。

数据显示,已经有37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因为斯泰兰蒂斯停工而面临破产的风险。

这些小企业,原本靠着给大厂供货维持生计,现在大厂一倒,他们也跟着遭殃。

更别提那些靠着汽车产业吃饭的社区了,工厂停工,税收减少,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就拿温莎市来说,工厂停工一个月,就要少收1200万加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现在说是停两周,谁知道后面会不会直接关门?”一位加拿大工人的担忧,道出了无数汽车工人的心声。

这种不确定性,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人时刻提心吊胆。

面对如此困境,斯泰兰蒂斯的日子也不好过。

数据显示,2024年,斯泰兰蒂斯在北美的利润大幅下降了70%,仅剩下55亿欧元。

这对于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为了应对困境,斯泰兰蒂斯也是想尽了办法。

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暂停新款电动车的研发,毕竟造车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他们试图通过打折促销来刺激销量,甚至把原本员工才能享受的购车优惠扩大到所有人。

但结果却并不理想,去年光打折就亏损了1.27亿欧元,简直是“赔本赚吆喝”。

你品,你细品,这像不像一个病人,为了缓解疼痛,不停地吃止痛药,但却治标不治本。

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斯泰兰蒂斯在墨西哥生产的Jeep Compass,原本每辆能赚3000欧元,现在却连800欧元都赚不到。

这说明什么?

说明关税政策直接扼杀了斯泰兰蒂斯在墨西哥的生产利润,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生产布局。

早在2023年,斯泰兰蒂斯CEO唐唯实(Carlos Tavares)就曾公开警告过关税的风险。

他当时就预言,如果美国政府实施高额进口关税,将迫使斯泰兰蒂斯重新评估其在北美的生产布局,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工厂关闭。

现在看来,唐唯实的预言不幸应验了。

这就像一句老话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斯泰兰蒂斯的遭遇并非个例,整个全球汽车产业都因此而震荡。

捷豹路虎直接暂停向美国出口汽车,奥迪积压了大量新车不敢发货,大众汽车计划收取“进口费”,福特和通用汽车预计成本也会增加。

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更是强硬表态,欧盟正在积极考虑对美国产汽车征收报复性关税。

这无疑给本已紧张的贸易局势火上浇油,一场全球汽车贸易战似乎已经箭在弦上。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各方势力也纷纷采取行动。

墨西哥政府紧急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强调关税政策违反了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主席肖恩·费恩(Shawn Fain)也批评关税政策适得其反,损害了美国工人的利益。

加拿大更是直接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端。

这些努力能否改变现状,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资本市场也对斯泰兰蒂斯的关厂消息做出了反应。

消息一出,斯泰兰蒂斯的股价立刻下跌超过5%,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表示担忧。

分析师认为,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斯泰兰蒂斯的股票表现。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汽车产业风暴,究竟会把全球经济带向何方?

我们现在还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绝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它只会导致各方受损,最终损害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工厂关停了,机器也跟着停摆,但人们的生活还得继续。

这场关税风暴,或许会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一次深刻的反思。

哎,这事儿,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