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猴子,特别喜欢看猴子。有时候啊,在手机上看到猴子的视频,我能自己看上老半天。去动物园的时候,我也爱瞧猴子。
偶尔碰到耍猴的人来了,我肯定会站在旁边看个够。有一回,我家楼下的街口来了个耍猴的。这人的旗子上写着:齐天大圣神游天下,一人两猴四海为家。
他在那儿耍猴,他耍的猴戏跟别的耍猴人可不一样。别的耍猴人弄的比较低俗,像什么枪毙活猴啦,打来打去之类的。他耍猴是把两只猴子打扮成真假孙悟空,带着孙悟空的那套行头,拿着棍棒。

旁边还弄个音箱放着《西游记》的音乐,让这俩猴子在那儿耍棍。别说,恍惚之间,我还真以为孙悟空来了呢。等他耍完了,周围的人都不停地鼓掌给他叫好。我看他招招手,两只猴子就凑过去领了两份食物。
我走过去跟他打招呼,我说:“师傅,您从哪儿来呀?”他说:“我从陕西来的,今年已经出来 28 年了。中国往北,我走到了长白山下的阿城;往南去过海南岛;往东到过浙江千岛湖;往西去过青海昆仑山。可以说纵横神州,我跟这两只猴子做到了。”
我说:“太不可思议了,你们就这样一路卖艺,在中国各地都走遍了吗?”
他说:“是啊,中国人都喜欢看猴戏,所以耍猴到哪儿都能混口饭吃,大钱挣不着,小钱还是能挣点的。我和这俩猴子的伙食,应该没问题。”
我说:“太佩服您了,我也想过您这样的生活,到处游玩。”
他说:“哪有啊,你看着我好像自由自在没人管,其实可辛苦了,也可累了。有时候碰到城管,被赶着走,也特别难受。有的时候大家觉得我虐待动物,还投诉我。出来闯荡江湖可真不容易啊。”
我说:“那您这种四海为家的生活肯定得付出点代价嘛。像我们整天关在城市里,跟在鸽子笼里似的,跟坐牢一样,不知道多羡慕您呢。”
他说:“我以前在钟南山有个道士曾经教过我一个心法,就是这个心法让我在外面闯荡,从来都不觉得有漂泊感。”我一听有道士、钟南山道士教的心法,特别好奇,就求他赶紧传授给我。
他说:“我跟您非亲非故,又不是朋友,随便传给您,您学不好还得怪我,还得怪到终南山道士头上。”我说:“您看我像这种人吗?”他说:“像极了。”
我没办法,只好拿出钱包掏出 20 块钱给他。他收下 20 块钱就说:“既然咱们有缘,那我还是分享给您吧。这个心法,那个道士跟我说传自太上老君。
很多祖师都拿来修炼过,特别实用。一般人听了也听不懂,也不相信,非得有点机缘、有点仙缘的人才好理解。”我说:“您就别啰嗦了,钱都给您了,赶紧说吧。”
他说:“这个心法叫做无量定心秘法。会的人能超脱苦海,破除尘世的灾劫。”
我说:那您快点说吧。
他说:无量定心秘法有三个点:
1、心乃周遍万有的存在,可以定在任何处,却又不定在任何处。心啊,这东西又神秘又奇妙,宇宙里到处都有它的力量。它有一切的可能性,能随便定在啥地方,不管是热闹的城市里那些吵闹的角落,还是安静的乡村里那些清幽的小路;不管是大大的草原那望不到边的天空,还是深深的大海那无边无际的浪涛。心不定,哪有相啊。有相就是因为心定。
不过呢,心又好像不在任何一个地方定着,它不被具体的地方和节点限制住,不会固定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
就跟一阵看不见的风一样,在世间各种东西中间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没有个固定待着的地方。比如说吧,咱们专心看一本好书的时候,心好像就定在那充满了智慧和感情的文字里头了;
可要是咱们被外面乱糟糟的声音打扰了,心马上就跑开了,不再只在书里那一小块地方了。心的这个特点,让它既能专心在当下的一个地方,又能一下子不受限制,去探索更大更不知道的地方。
最后回归到真正的归宿,这个心,就脱离意识心和本心的分别了。
2、人要定心,要有无心的胆魄。人呐,在这一辈子这么长的时间里,一定得学会让自己的心定下来,得有那种无心的大胆量。
啥叫定心呢?就是在这个乱哄哄、复杂得很的世界里,能一直守着自己本元清静心,不被外面那些吸引人的东西和捣乱的事情影响。
这就好比在大风大浪里开船,只有把舵定好了,才能稳稳当当朝着想去的地方走。不管是碰上功名利禄这些吸引人的东西,还是遇到挫折、困难这些让人难受的事,能定心就能让咱们脑子清楚,不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无心的胆魄,这就得咱们有勇气把心里头那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和担心扔掉。
好多时候,我们老是被各种各样的担心和害怕给绑住了,怕丢东西,怕失败,怕被别人笑话。但是呢,要是咱们有了无心的胆魄,就能像勇敢的战士一样,啥都不怕地往前冲。
无心的胆魄能让咱们把那些绑着咱们的东西扔掉,大胆去试试,去找找,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反正啊,定心能让咱们在闹哄哄的环境里心里安静,无心的胆魄能让咱们在遇到难处的时候勇敢向前。只有这两样都有了,咱们在人生这条路上才能走得更稳当,更自在。
最后才能感悟,根本无心可定,才是定心。

人啊,要是把“要”字从“定心”这个词里拿掉,心往往就能定下来啦。一般来说,咱们说“要定心”的时候,其实心里还在盼着能定心,但实际上还没做到呢。这种有个“要”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咱们的心还晃悠着呢,还在琢磨着到底咋定心。
但是呢,要是把“要”字去掉,就只自然剩下“定心”,这就表示咱们不再光是心里想想、嘴上说说了,而是直接就进入定心的实际情况了。就好比咱们不再纠结到底要不要出发,而是已经实实在在地迈出步子走了。
比如说,咱们碰到要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如果心里老是想着“我要定心思考”,那很有可能就被各种各样的担心和乱七八糟的想法给缠住了。可要是直接就进入“定心”的状态,把那些没用的想法扔一边,专心在问题上头,心自然而然就会安静下来,这样就能更清楚地去分析和判断了。
再比如说在忙忙活活的工作里,要是光想着“我要定心工作”,可能就会因为这种不坚决的想法容易走神。但要是直接就是“定心”,就能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工作里,不被外面的东西干扰。
所以说啊,人把“要”字去掉,心就定了,因为心本来就是定的啊。
4、把心磨死,才有定心的可能。把心磨死,才有可能让心定下来。说把心磨死,可不是说让心一点活力都没有了,而是说要经历好多好多的挫折、困难还有考验,让我们的内心在这些难事儿里不停地被打磨、锻炼。
这就跟一块没加工的玉似的,得经过好多好多次的敲打、精心地雕刻,才能露出它又温润又闪亮的样子。
我们的心也一样,在平常的日子里,一会儿被打击一下,一会儿又得忍受痛苦。可能是梦想实现不了了,可能是感情不顺利了,也可能是工作干得不好,这些就跟锋利的刀子一样,在咱们心里头划下一道道印子,不断淌血。
不过呢,就是这些印子,这些痛苦的经历,能让我们的心慢慢变得结实。等我们的心经历了特别多的磨炼,对世上那些光荣和丢脸的事儿、高兴和伤心的事儿,就都能懂得更深、感受更多了,不会因为一时得到点啥或者失去点啥就高兴得不行或者难受得不行,也不会因为别人说啥就心里不安。

只有咱们的心不会轻易被外面乱哄哄的声音搅和了,不会被短时间的高兴或者难受影响了,我们明白了,凡有心追求和掌握的全部不在自己的掌握中的时候,
咱们才有机会真正让心定下来。这时候的心,就跟平静的湖水一样,不管外面怎么乱怎么变,都能让心里头安安静静、稳稳当当的。
所以说啊,把心磨死,其实就是像凤凰在火里重生一样,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咱们才有机会让心定下来,才能在这乱得很的世界里,保住自己心里头那一小块干净的地方。
(本文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