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AI换脸让人莫名“被股东”,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AI换脸是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将人脸图像替换成另一张人脸图像来实现人脸伪造。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娱乐、电影制作、广告等多个领

AI换脸是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将人脸图像替换成另一张人脸图像来实现人脸伪造。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娱乐、电影制作、广告等多个领域,但也可能被用于欺诈、侵犯隐私等不良目的。

最近远在大连生活的张桂菊,却成了株洲市芦淞区一家百货店的经营者,株洲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答复是“她本人做了‘四级实名’验证,办理流程合法合规”。这样令人咋舌的遭遇如今并不鲜见,不法中介可以通过网络“黑产”非法获取身份信息和人脸照片,利用AI换脸技术,破解相关政务APP,从而冒名开公司,10分钟就能完成登记注册。

↑“代实名”中介破解人脸识别认证,代当事人过人脸、签名,注册设立的公司及个体工商户。

莫名其妙自己就“被股东”“被法定代表人”了,而且是通过了本该很安全的人脸识别验证才完成的相关企业注册变更登记等,这让人细思极恐:一方面是因为冒名注册公司会产生的负债、偷税、被冒名诈骗、失信等严重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的“脸”已经可以被技术公司AI任意拿捏、作弄用于灰色生意乃至赤裸裸的违法犯罪中。

想象一下,如果是在未来,《黑镜》里的场景现在就成为了现实。我们的脸,这个曾被认为是最安全的生物识别手段,如今已经被AI技术攻破。企业登记身份信息“实名制”这道保险,也被“人脸AI”轻易突破。甚至基于AI换脸技术,形成了所谓的“代实名”黑产业,这些中介通过破解人脸识别认证,代当事人过人脸、签名。这种“代实名”服务,充满了科幻片里的荒谬和矛盾感。

这种“代实名”服务不仅严重冲击了我国的企业注册制度,可能导致大量“幽灵公司”“幽灵企业”产生,而且这些企业往往从事非法集资、洗钱、合同诈骗等违法勾当,对国家经济安全、市场环境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它也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信息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权利。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必须警惕AI技术的滥用,坚决打击这种非法行为。

如果有人使用AI换脸技术将你的脸替换成别人的脸,并以此进行欺诈活动,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联系相关机构:如果你怀疑自己被欺诈,可以联系银行、信用卡公司、政府机构等相关机构,向他们报告情况,并提供证据。

2,监控账户: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账户被盗用,可以定期检查账户活动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3,维护个人信息:避免在公共场合暴露个人信息,如社保号码、银行卡号等。同时,确保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安全,不要将它们泄露给他人。

4,寻求法律帮助:如果欺诈行为已经造成实际损失,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向相关机构申请赔偿。

总之,虽然AI换脸技术可能带来一些风险,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风险。同时,我们应该关注技术的发展,加强对技术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其合法、安全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