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在宣传推广先进人物时,政策的指向标一般都倾向于贫困家庭、残疾家庭、少数民族家庭等这些特殊家庭人群。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有几个出生在普通家庭,但在自己所属领域有不凡成就的几个年轻人颇受社会关注。
教育界出来个“自强之星”庞众望,体育界出了个“天才少女”全红婵,戏曲圈出了个“越剧顶流”陈丽君……,相比之下,这几个人中,陈丽君的实力是最弱的。
庞众望(农民家庭出生,母亲残疾,父亲患有精神病)当年以沧州理科状元身份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录取,然后又留校攻读博士学位;
全红婵的跳水成绩更是得到全世界公认,响当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五四奖章”获得者“五一奖章”获得者(2021年年仅14岁的全红婵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同样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排球运动员朱婷也曾被全国妇联授予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以上这几个人都是凭借毋庸置疑的实力成为时代宠儿的,唯独越剧演员陈丽君的爆火,是被媒体当“流量明星”捧出来的。她的业务能力也很强,但并不是最好。她也不是因为戏演的特别好被外界认可,而是因为扮相,因为抱着搭档李云霄“转圈圈”而走入大众视野的。
她的唱腔、演艺水平和舞台功底,外人可能不是太清楚,但越剧圈的人、浙江小百花的人应该比谁都清楚。
4月15日光明日报公布了2024“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浙江小百花的越剧演员陈丽君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这个女孩子在推广宣传越剧方面确实贡献很大,但入选“非遗传承人”,个人认为还需各方商榷后再下定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曾经下发了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照文件中第8条的规定,陈丽君是不符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条件的。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立群教授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传承人,国家艺术团体推选出来的越剧“非遗传承人”是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且还要在越剧专业领域取得不菲成就者才有资格入选的。
陈丽君显然是不具备以上这些条件的,文化基础薄弱、戏曲作品稀少、唱腔、演技一般……“非遗传承人”的推选是非常严肃且认真的一件工作,不是仅靠“粉丝”热捧,靠流量和热度就能决定的。
所以我非常希望浙江文旅等相关部门立即停止造星,不要利用舆情再炒作陈丽君;希望陈丽君本人也能放下手机、捧起书本,回归正常。
在不久的将来,希望能看到陈丽君写的一手的好字,接受采访时不再因错别字问题而遭人非议;接过尹派传承的大旗,唱好尹派大戏;以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领好新一代越剧人;也带出来几个出色的弟子,真正成为越剧尹派新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