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声音包围。朋友圈里有人分享鸡汤,短视频里教你如何“躺平”也能成功,广告告诉你“买了这个你就赢了”。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跟随,想要融入,想要成为“大家”的一部分。可你有没有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的喜欢这样吗?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从众,是一种本能。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总是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因为这让我们感到安全、被接纳。
小时候,我们模仿父母说话;上学时,我们追逐同伴喜欢的明星;长大后,我们又被职场、社交圈的规则牵着走。
不可否认,从众有时能帮我们少走弯路,但如果一味地随波逐流,我们会不会渐渐丢失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从心,则是一种选择。它需要勇气,需要我们停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牵着鼻子走。
我有个朋友,大学学的是金融,大家都觉得她会去银行或投行,毕竟那是“正道”。可她偏偏喜欢画画,毕业后毅然转行做了插画师。
起初,家人反对,朋友不解,她自己也曾怀疑过。但几年过去,她的作品开始被人认可,她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她说:“如果当初我随大流,可能现在坐在格子间里,拿着不错的薪水,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从心,不是盲目地叛逆,也不是不顾现实地任性,而是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为之努力。
比如,你喜欢读书,就别因为“大家都刷短视频”而放弃翻开一本书;你向往远方,就别因为“别人都买房了”而放弃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生活是自己的,幸福的标准也该由自己定义。

当然,从心并不容易。外界的期待、社会的压力、生活的琐碎,都会让我们犹豫。我们害怕选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会不会走得太辛苦?会不会后悔?但我想说,真正让人后悔的,往往不是走错了路,而是根本没给自己机会去试一试。
从心,也不意味着完全不理会他人。恰恰相反,当你活得真实而坚定时,你会更有力量去爱别人、帮助别人。因为你不再是为了讨好而活,而是因为你愿意。

这个世界很吵,但你的内心不必随波逐流。偶尔停下来,关掉手机,放下别人的期待,问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想要什么?当你开始从心而行,你会发现,生活不再是疲惫的追赶,而是一场属于自己的旅程。
从心,而不从众。愿你我都能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走得坚定,也走得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