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明 吴彬《楞严廿五圆通佛像册》

吴彬,字文仲,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南京),明神宗万历间(西元一五七三至一六一九)以书画闻名,画山水、人物,皆能自立门户
吴彬,字文仲,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南京),明神宗万历间(西元一五七三至一六一九)以书画闻名,画山水、人物,皆能自立门户,造型奇异,迥别于前人。明 吴彬《楞严廿五圆通佛像册》绢本 页 62.3x35.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册所画二十五圆通佛像,出自《楞严经》。佛于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观音、大势至等菩萨及目犍连、摩诃迦叶等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册中人物多胡貌梵相,意态毫发,敷色明艳古雅,笔墨亦蕴藉而富变化,取景及树石造形,均著意夸大变形,古拙而有奇趣。

此套册页共有二十五开,本次展出其中《峤陈五比丘》、《摩诃迦叶》、《娇梵钵提》、《普贤》四开。虽无作者署款、纪年,由册后陈继儒、董其昌跋文得知是吴彬所作,创作年代推测在万历30年(1602)之后。内容画《楞严经》所讲述的二十五种修行法门,简称为“二十五圆通”。吴彬像以奇异画风为名,此套作品中山石造型保有较多奇特部份,但是就人物脸像而言,却接近于平凡世间人脸。最近的研究指出,画楞严二十五圆通册的图像设计与晚明居士佛教信仰相关。与一般解经图像不同,吴彬不以经文叙事为依凭,而著重在表达获取圆通法门之刹那。如《峤陈五比丘》,吴彬就略去经文中对于获取圆通过程的事件描绘,直接描绘五位已得圆通比丘环坐,并且自行加入一位僮仆持磬,利用乐器来暗示声音,传达透过“音声”而能获取的圆通法门。

题跋: 后副叶一: 卢楞伽画华严变相图。余曾见真迹。未有写楞严二十五圆通者。盖自吴文仲始有。吴兴潘朗士亲为经营指授。故胡貌梵相。意态毫发。皆向笔端出现。此大尉迟小尉迟地位中人也。是画所在。当如塔庙应有吉祥云覆之。(印记:麋公、陈继儒印)

收藏印:收传印记:秋颿书画图章,娄东毕沅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