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也门战火骤然升级,规模之大,令人瞠目。美军大规模军事调动,如同蓄势待发的雄狮,其针对目标直指也门胡塞武装,而这场冲突背后,俄罗斯的暧昧态度更增添了一抹扑朔迷离的色彩。这不仅是一场区域冲突的升级,更像是大国博弈中的一颗危险棋子,其走向难以预测。
美国及其盟友,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也门政府军,正与胡塞武装展开激烈的对抗。而伊朗则持续为胡塞武装提供支持,其程度究竟几何,尚不得而知。这场冲突的导火索并非偶然,它根植于也门长达数年的内战,以及地区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美国此番大规模军事介入,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军事调动规模之大,堪称近年来少见:至少六架C-5和C-17运输机从日本横田机场、琉球嘉手纳基地和韩国乌山基地紧急起飞,运送兵员和物资;至少四个爱国者3反导系统和萨德系统被部署到中东,以应对潜在的导弹威胁;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已抵达中东海域,为地面作战提供强大的海上支援。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目的昭然若揭——迅速瓦解胡塞武装的军事力量,扭转也门战场的局势。
美国此次军事行动并非盲目出击,而是制定了清晰的三阶段作战计划。第一阶段,空中打击:重点瞄准胡塞武装的雷达系统、反舰导弹系统、指挥中心、弹药库以及主要军事基地,旨在瘫痪其军事指挥系统和远程打击能力。第二阶段,地面作战:由阿联酋支持的也门南方委员会和美军特种部队展开地面进攻,目的是牵制胡塞武装,为后续行动创造有利条件。第三阶段,夺取荷台达港:这是决定性的阶段,美军、沙特海军和也门政府军将对荷台达港发动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切断胡塞武装的海上补给线,并彻底控制红海航线。此举的最终目标,是将胡塞武装压缩到也门西北部山区,并最终将其彻底清除。

然而,这场战争的复杂性远超人们的想象。俄罗斯在此次冲突中扮演着极其微妙的角色。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表达了对伊朗高度戒备状态的担忧,这被解读为俄罗斯对胡塞武装的“不置可否”态度,甚至暗示了某种程度上的默许。这种态度的转变,引发了诸多猜测:有人认为,美国与俄罗斯之间达成了某种“交易”,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让步,换取俄罗斯对在也门军事行动的默许,甚至支持。这种“交易”可能包括美国承认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既得利益,以换取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合作。

这种说法虽然缺乏直接证据,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美国希望重新掌控战略要地红海,沙特和阿联酋则渴望完全控制也门,瓜分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据估计,也门拥有约5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而俄罗斯,则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并巩固其在该地区的地位。

然而,胡塞武装并非易于征服的对手。他们被认为是中东地区最顽强的武装力量之一。著名国际关系学者John Mearsheimer曾指出,单纯依靠持续轰炸难以彻底击败胡塞武装,其强大的韧性和适应性不容小觑。伊朗对胡塞武装的支持力度,也因俄罗斯的态度而蒙上阴影。如果俄罗斯真的默许甚至支持美国在也门的军事行动,那么伊朗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其对胡塞武装的支持力度势必受到影响。

这场战争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胡塞武装虽然面临极大的压力,但其顽强的抵抗意志和丰富的作战经验,依然不容低估。战争的持续,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加剧地区动荡。国际社会必须积极寻求和平解决途径,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任何一方的单方面军事行动,都无法真正解决也门问题,只有通过对话协商,才能找到持久和平的解决方案。这场冲突的未来,不仅关乎也门的命运,更关乎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和平。这场战争,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无数国家和人民卷入其中,其结局,将由时间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