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3岁的付嘉豪是一名来自广东的初中生。他还有一位同卵双胞胎哥哥,两人不仅长相几乎一模一样,就连兴趣爱好都差不多。因此,兄弟俩之间的感情十分要好,付嘉豪也一直把哥哥当成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可幸福的生活却在小升初的暑假戛然而止,去年付嘉豪的父母带两个孩子去海南潜水游泳,结果哥哥却因为商家的操作不当而溺水身亡。从那以后,这个家就蒙上了一层悲痛的阴影,付嘉豪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整日沉默发呆……

2016年4月28日,付嘉豪一如往常地被妈妈叫醒上学,他一睁开双眼,就感觉脑袋里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得抬不起来。他轻轻地拍打了自己的头,才感觉混沌的大脑稍稍清醒了一些。妈妈看付嘉豪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便给他拉开了窗帘,看看风景兴许会好一些。可付嘉豪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里却一点也感受不到温暖,反而觉得十分刺眼,甚至有些令人生厌。
到教室后,付嘉豪眼神空洞地看着黑板,老师的声音在他耳边回荡着,可他却怎么也听不进去。没一会儿,老师注意到走神的付嘉豪,便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在众人的注视下,他感觉浑身不适,心里的恐惧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就在这时耳朵里突然响起了一阵嗡嗡声,像是无数只蚊子在耳边飞舞,又像是野兽在耳边咆哮。
付嘉豪用手紧紧捂住耳朵,可那声音却反而越来越大,像一把电钻似的钻进他的耳道里,几乎要将他的脑袋震裂。老师看他脸色不对,于是赶紧让他坐下。没有了周围人的关注,付嘉豪觉得心里舒坦了不少,静静地趴在桌子上等待着耳鸣渐渐消失。老师对付嘉豪家里的事情多少也知道点,于是也没有过多的苛责他。

5月19日,下课后付嘉豪静静坐在位置上发呆,身边的同学们一直在嬉笑打闹。可他不知为何,总觉得同学们似乎都在讥讽自己,隐隐约约还听到耳边有个声音在喊:“付嘉豪把自己亲哥哥害死了!”付嘉豪听后,浑身忍不住颤抖起来。他一直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可那声音却像一把刀,深深地扎在心上。
终于,付嘉豪再也忍不住了,猛地站起来,冲向一个离他最近的同学。然后完全失去了理智一般,向同学挥舞着拳头。直到老师冲过来拉开两人,这场闹剧才终于停歇下来。很快,付嘉豪的父母就被叫到了学校,老师无奈地把孩子近期的所有表现一一讲出,并提议还是带孩子去医院看看为好。付嘉豪的爸妈不敢耽误,当天下午就带付嘉豪到了附近的医院挂号检查。
到达医院后,医生首先根据付嘉豪的主诉对他进行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各项量表显示:心理评估SCL-90量表:总分205分(>1分项目:抑郁4.2、焦虑3.8、人际敏感3.5);贝克抑郁量表:28分(中度抑郁);儿童抑郁量表:34分(重度抑郁)。紧接着医生还安排了颅脑MRI平扫,显示双侧海马区T2WI信号轻度增高。诊断为重症抑郁症。

随后医生给付嘉豪开了文拉法辛作为治疗药物,并对他的爸妈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亲人去世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尤其是失去的是他最亲密的哥哥,这种丧失带来的悲痛会导致他难以应对。因此,除了用药以外,帮助孩子走出悲伤也很重要。”付嘉豪爸妈难过地抹起了眼泪,这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文拉法辛是目前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代表,与一些传统的抗抑郁药物相比,它的起效较快,绝大多数患者服用后不到两周就能感觉到症状明显改善。文拉法辛主要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再摄取来增强大脑中的神经传递,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症状。
回到家后,付嘉豪的爸妈除了监督他按时按量服用文拉法辛以外,一到周末还会带付嘉豪去医院做心理干预。此外,付嘉豪爸妈开始尽量抽出时间,时不时就会带孩子去附近公园,景区散散心,聊聊天,鼓励他把心里的不开心都讲出来。

渐渐地,付嘉豪似乎敞开了心扉,话也变得多了起来,就连气色都好了不少。9月20日,付嘉豪如期来到医院复查,复查结果显示:儿童抑郁量表评分从34分降至19分,转为轻度抑郁。全家人都以为胜利就在眼前,可谁知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逼近。
2017月7月11日,一到暑假,付嘉豪就和爸妈一起回了趟老家,想着老家山清水秀,适合调整心情。上午,付嘉豪和妈妈一起漫步在山间小道,不知为何,付嘉豪一反常态地跟妈妈聊了许多关于哥哥的趣事。他面带微笑地讲述着自己和哥哥以前在老家过暑假的快乐生活,妈妈也没多想,只是感慨孩子终于放下了这段伤心事。
回家后,由于天气炎热,一整个下午一家人都在睡午觉,没出门。不知为何,付嘉豪的妈妈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一闭上眼睛,就开始做噩梦,心也跳得越来越快,放心不下的她忍不住想去看看儿子在干嘛。可一打开卧室门,却发现儿子竟然不在!她的心里顿时充斥着未知的恐惧感,情绪失控地满屋子找孩子。

还是没看到孩子后,付嘉豪妈妈彻底慌了,发动全家人疯了似的找孩子。突然,她猛地想起上午孩子提过的那个祖屋,随后鬼使神差地找了过去。远远地,她就看见了付嘉豪的手机扔在地上,祖屋大门虚掩着。她急忙跑过去,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悬在半空中,早已没了气息……
付嘉豪的爸妈强撑着身体处理完孩子后事,回城后的第一件事,两人就冲到主治医生的诊室里,歇斯底里地崩溃大哭道:“庸医,你把我的儿子还给我!自从去年我儿子抑郁后,他每天按时按量服用文拉法辛,每周做心理干预,经常参加兴趣活动。更何况之前复查明明显示已经好转了,为什么无缘无故又抑郁加重上吊自杀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了啊,为什么还是没了,今天你一定要给个说法!”
面对付嘉豪爸妈的控诉,医生也感到一头雾水。这个孩子的病情他一直很关注,之前每次复查都没有复发的迹象,难道是还擅自吃了别的药?可话一出口,付嘉豪的爸妈就立马否认了。对此,医生也感觉事有蹊跷,既然如此,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为了解开谜团,医生更细致的询问了付嘉豪的睡眠、饮食和用药细节,终于在细微之处找到了问题所在。

得知真相的医生痛心疾首地说道:“无知啊!文拉法辛确实能治疗抑郁,但也不能这么吃啊!任何药物都有着自己的副作用。你儿子虽然按时按量服用文拉法辛,但这并不意味着后顾无忧,恰恰是他在吃文拉法辛时犯1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临床上不少抑郁症患者都是在这1点上栽了跟头,导致最后病情加重甚至丢了性命啊!”
原来,付嘉豪的离世是由于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未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副作用反应。这一被忽视的问题,最终导致了本可避免的悲剧发生。首先,文拉法辛作为新一代的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再摄取,来提高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进而改善抑郁症状。它起效较快,疗效确切,因此被广泛用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
然而,文拉法辛属于剂量依赖性药物,其疗效和副作用与血浆药物浓度密切相关。一旦血药浓度过高,便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情绪波动加剧、焦虑恶化、冲动控制障碍,甚至诱发自伤、自杀行为。相反,若血药浓度过低,又可能导致疗效不足,病情反复。在使用文拉法辛治疗过程中,国际治疗指南明确要求:特别是在青少年患者中,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副作用表现,动态评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这种监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药物积蓄中毒的风险,也能提前识别潜在的情绪失控或自杀倾向。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中,由于肝脏代谢酶活性变化较大,对药物代谢速率个体差异显著,血药浓度波动更为剧烈,因此更需要严格随访。因此,付嘉豪虽然表面上情绪有所改善,抑郁量表评分下降,但在整个一年治疗过程中,并未进行过系统的血药浓度检测,也缺乏对副作用变化的动态评估。
而他的家人误以为按时吃药、情绪好转就是病情稳定,忽视了文拉法辛潜在的隐匿性副作用累积。事实上,文拉法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代谢负荷改变或剂量调整不及时,导致体内活性成分异常堆积,从而加重焦虑、激惹、冲动性和绝望感,极易诱发自杀冲动。付嘉豪在悲剧发生前,出现的情绪异常兴奋、回忆哥哥往事、突然变得话多且异常平静,实际上是典型的“自杀前夕情绪回光返照”现象,是严重情绪失控的预警信号。如果当时能有血药浓度监测和心理危机干预,或许可以及时识别危机,采取干预措施,挽救他的生命。

其实,科学治疗抑郁症,不仅仅是按时按量服药,更重要的是全过程监控。每一次血药浓度监测,每一次情绪状态评估,都是在为患者构筑一道道防线,防止药物副作用暗中侵蚀心理防线。尤其是青少年患者,更需细致入微地观察与干预,任何情绪微小波动都不能被忽视。
内容资料来源:
[1]郭琪博,任燕.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5,22(02):370-374.
[2]杨姝,田野,刘丹妮,等.文拉法辛与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障碍合并慢性疼痛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45(08):1875-1878.
[3]赖永婷.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5,38(02):372-374.
(注:《13岁男孩吃文拉法辛缓解抑郁,1年后还是走了,其经历提醒所有人》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