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跳水梦之队势必会有全红婵的一席之地,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位2007年才出生的小将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荣誉。
也有许多人在质疑全红婵的实力,而全红婵没有用语言回应过,只是一直在默默努力,用成绩做自己回应外界声音的方式。
如此多的荣誉压在只有17岁的小女孩身上,是一种喜悦,同时也是一种压力,而现在,全红婵也碰到了她接触跳水以来最大的麻烦,结果甚至可能导致退队。
即便如此,跳水队依然无人愿意发声,就连泳联的副主席周继红也无可奈何,那么全红婵究竟遇到了什么大麻烦?结果又将如何呢?
全红婵的心理
其实不管是金牌和银牌,哪怕是铜牌也好,都是我们的荣誉,不能因为我们的运动员没有得到金牌就否定他们的努力,相反,我们应该给他们鼓励。
全红婵表示,即便自己拿到银牌也是很高兴的,至少自己足够努力,但是观众们却不允许,她认为人们都把她当做天才,必须拿到金牌才行。
因此,全红婵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年仅十六岁的她能够进入国家队都是很多人完成不了的事情,甚至还要要求她拿到国际比赛的金牌。
或许,全红婵是天才,但天才这个称号也是她用日以继夜的汗水浇灌出来的,为了维护天才这个称号,全红婵不能停下,只能一直训练保持水准。
但是人们好像已经忘记,全红婵是一个天才的同时也是一位普通人。
另外,全红婵对于被追星这件事还有一定的恐惧,自全红婵获得跳水冠军以来,她清楚的感受到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这给了她很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全红婵能够走到今天,只依靠着自己对于跳水的努力和坚持,别的什么也没有,被追星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毕竟这些粉丝是因为喜欢才会去追星,而并非是因为讨厌,但是全红婵仅仅只有十六岁,心智还远称不上成熟二字,如何处理这些事情,成为全红婵最难解决的问题。
运动员的苦衷
其实不只是全红婵,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在常年的职业生涯中,因为训练的压力和社会上各类人士的期望,以及自己心中的那份追求,让运动员疲惫不堪。
如何能够平衡好运动员的心态,并且阻断外界的声音,也成为了运动员的必修课。
就拿全红婵来说,她2007年出生,到现在也不过十六岁,但她早就进入国家队,也意味着进入大众视野,广大体育爱好者也只会看她专业的成绩。
2018年,全红婵就获得广东省冠军,之后就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取下国内跟多跳水比赛的冠军奖牌。
可以这么说,在2018年到2022年的四年时间里,全红婵几乎是一个冠军全覆盖的状态,同时她也是在十八岁之前就完成了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的大满贯。
这样的成绩,这样的年龄,不管从哪个层面上来讲,全红婵都是主角,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全红婵有一颗不骄傲不放弃的心。
其实,在全红婵刚进入国家队的时候,距离奥运会只剩下不到十个月的训练时间,而且因为刚进入新环境,全红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磨合熟悉。
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全红婵几乎每天都在训练,备战奥运会,他在广东省跳水队的教练何威仪也被紧急调入国家队安排全红婵的训练。
这也是权宜之策,因为十个月的时间,既要练出效果,又要精辟的磨合,实在是难上加难。
对于运动员而言,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对于这些年龄较小的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让运动员在对待压力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而专业的心理疏导可以调控好运动员的情绪,从多个方面来讲,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是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外界压力
其实公众的话语也会非常影响运动员的竞技力,就例如一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失误导致金牌花落别家,就会受到大众舆论的嘲讽。
这也是运动员的必修课之一,运动员在个人形象上也需要十分注意,这个程度其实不亚于娱乐圈的大牌明星。
总而言之,运动员的许多细节都会被放大,而这次可能导致全红婵退队的主要原因还是多方面的。
周继红沉默
其实除了全红婵,中国跳水队还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就比如周继红。
此前,一众跳水选手参加比赛,基本都是周继红带队,周继红原本也是跳水运动员,还是中国第一个跳水奥运会冠军。
周继红退役之后,先是经历了一段短暂时间的学习,随后就开始带领中国队出征,取得了很多荣誉。
周继红是1965年生人,现在也已经58岁,看到跳水运动员这样,她选择沉默也未尝不可,但全红婵是中国跳水队的希望,万不可轻易破灭。
总得来说,运动员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在追求个人荣誉的同时,还需要顾计外界的声音,只希望他们在勇闯佳绩的同时保护好自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