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在手机领域表现强劲,三星与LG在屏幕面板领域更是两大巨头。尤其在OLED屏幕市场,三星长期稳居全球第一的宝座,可以说其影响力“势不可挡”!
三星在屏幕领域的霸主地位
然而,芯片规则的改变迫使中企走上自研之路,三星在屏幕市场的份额也随之不断下降。数据显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三星在OLED屏幕市场的份额骤降至62.9%,而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则迅速攀升至30%。短短三年间,国产OLED屏幕的市场份额暴增近十倍,迅速追赶三星。
市场变化与中企自研趋势
其实,三星的OLED屏幕之所以被中国厂商“砍单”,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中企为了摆脱对国外企业的依赖,纷纷走上自研之路,减少对核心零部件的进口。其二,得益于坚持不懈的研发努力,国产屏幕厂商已强势崛起,并在技术上逐渐缩小与三星的差距。
例如,京东方自2017年将韩国LG挤下全球LCD面板市场的头把交椅后,便开始在OLED领域强势发力,如今已成为多家手机厂商的供应商,发展势头如破竹。据数据显示,京东方在2022年的市场份额达13%,超过韩国LG,而在2023年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16.2%,仅次于三星。
例如,京东方自2017年击败LG,夺得全球LCD面板市场的头把交椅后,开始在OLED领域不断发力,如今已经成为多家手机厂商的供应商,发展势头如日中天。数据显示,京东方在2022年以13%的市场份额超越LG,而在2023年市场份额更是攀升至16.2%,仅次于三星。此外,华星光电、TCL和惠科等国产厂商也在全球市场上表现不俗,全球前十的OLED厂商中,中国厂商占据五席。
韩国的应对措施与展望
韩国媒体对国产OLED屏幕的崛起表示担忧,多次发出警告,称中国厂商正在重演当年LCD面板市场的弯道超车,正迅速迈向OLED市场。为巩固在OLED面板市场的优势,三星和LG纷纷采取了扩大产能和技术升级的措施。
尽管三星和LG投入巨资试图稳固市场地位,但国产厂商也在积极扩展产能。今年3月,京东方宣布投资630亿元,计划建设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预计月产能可达3.2万片玻璃基板。与此同时,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和辉光电等国内厂商也在积极布局第六代OLED面板产线,已经实现量产。
国产面板的未来展望
正如那句老话:“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场面板领域的全球角逐中,中国厂商必须不断努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厂商必将继续迎难而上,掌握主动权,实现弯道超车,为中国制造扬帆起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