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就是一头彻头彻尾的“吞金巨兽”,2025年美国军费再度攀升,国防预算直逼9000亿美元。
穷兵黩武的背后,是美国为了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不得不背负的巨大压力。
美国在军费上投入这么多钱,究竟能办成多少事暂且不论,美军内部各军种如何瓜分这块“蛋糕”,才是美国军方高度关注的事。

作为美国军事力量投射全球的重要部分,美国海军每年分到的军费预算最多,可表现却越发乏力。
舰艇老化退役、维修困难等问题,正是美国海军自己酿下的苦果。美国海军金玉其外的背后,又是怎样的败絮其中呢?
一、美国海军的舰艇难题二战后,冷战大幕缓缓拉开,美国为了应对苏联威胁以及控制全球局势,曾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数里根政府时代提出的舰艇超级扩建计划。

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海军的黄金时代,里根政府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建造600艘主力舰艇计划,奠定了此后多年来美国海军的强大实力。
尽管自这一计划制定以来,美国海军就从没实现过600艘主力舰艇的目标,但在1987年,美国海军舰艇还是达到了568艘的高峰。
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等当今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艇,大都是建造于这一时期。

冷战结束后,品尝胜利果实的美国开始削减国防预算,海军舰艇的数量也在连年下降,到了2003年,美国海军舰艇总数跌破300艘,此后一直维持在300艘之下。
没有了外部的压力,美国仅凭着冷战后期打造的军事力量,就足以震慑全球。
太平日子过久了,不可避免地就出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情况。

随着上世纪建造的美国海军舰艇服役年限越来越长,在老式舰艇即将面临淘汰的同时,这些旧有舰艇的维修费用也在不断攀升。
2025年美国的国防预算总额为8952亿美元,即使美国政府债台高筑,仍不断为军队投入巨额军费。
可别看美国的军费花了这么多钱,其战斗力反倒没有多大的提升,而是将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维持现有军事力量的维护上。

美国各军种必然要对每年的军费资源展开争夺,作为核心的美国海军,照例拿大头。
2025年美国军费的分配情况是这样的,美陆军2025财年预算需求为1859亿美元,占总预算案的20.7%;美空军2025财年预算需求为2175亿美元,占比24.3%。

美国海军在2025财年的预算需求为2576亿美元,占预算总额的28.7%。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数额,可即便获得了大量的军费拨款,美国海军仍然在减少开支,2025财年造船项目的拨款总额仅为324亿美元,比2024年还减少了4亿美元。
为此,原计划要建造的两艘“弗吉尼亚”级多功能潜艇被砍掉了一艘,大型无人舰的项目也被推迟,第六代舰载机项目的预算遭到大幅缩减。

美国为什么要延迟对新装备的研发、建造呢?原因就在于光是维持旧有装备,就要付出高昂的维护费。
2025年美国海军计划淘汰19艘军舰,其中就有两艘“老兵”——“泰孔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这两艘年逾三十年的老舰艇,象征着20世纪后期美国海军的荣光,可如今都到了退休的年龄。
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吉姆·基尔曾表示,维持这样一艘老军舰的服役,每年需要4亿美元的维护费。

既然使用老舰艇的维护费用这么高,美国干脆将它们都淘汰掉,省下来的费用建造新舰艇不就好了吗?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何等的难。壮士断腕,是需要勇气的。
二、美国海军难题路径依赖是美国海军面临当下舰艇难题的罪魁祸首。
简而言之,人们的决策选择往往受制于其过去的决策,一旦进入到某一选择的路径,无论其好坏,都可能会对该路径产生依赖。
换句话说,惯性的力量是强大的,美国海军在承平日久后,对于海军的长期发展,也陷入了一个惯性的困境。

美国对舰艇数量有着特殊的偏好,海军舰艇在冷战后期创造的巅峰,更是加剧了这一偏好。昔日建造的大规模海军舰艇,固然使美国海军底气十足,难有匹敌的对手。
但舰艇数量多加上长时间的和平,让美国延缓了对新舰艇的建造计划,以及新技术的研发。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一家独大,成为全球唯一的霸主,其对海军的战略定位,也由水面作战变成了对陆支援,着实让美国海军的发展走过一段弯路。

21世纪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政府的战略清晰起来,为美国海军下达的核心任务是应对大国竞争。
可随着大批舰艇的老化退役,美国政府尴尬地发现,海军舰艇的更新换代,成了一个大难题。美国海军的舰艇建造速度,远远跟不上旧舰艇退役的速度。
如果不管不顾地加快服役多年的老式舰艇退役,美国海军的力量必然要遭到不小的损失,这是美国不敢冒的风险。

美国当前还要靠这些海军力量撑场面,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
同时再像以前那样建造大型舰艇,美国如今的造船技术也难以实现。技术这东西,是典型的用进废退。
和平多年,美国对舰艇建造上的投资日趋减少,带来的是造船行业的萎缩,技术断层、专业人员流失等问题,让美国大为头痛。
譬如在2017年8月,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进行中期换料大修。

本来这一工程在正常情况下,四年时间就够了,可直到2023年5月,“华盛顿”号才完成维修,足足花了近6年时间。这也导致后续排队等待维修的“斯坦尼斯”号航母的完工日期向后大幅推迟。
造舰成本高昂、劳动力短缺等难题,可不是光靠拨款就能解决的。
为此,美国政府规划了美国海军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路径:一、缩减大型舰艇的数量;二、增加小型舰船的数量;三、增加无人舰艇和无人潜航器的数量。

换言之,为了保证美国舰艇的规模和作战能力,美国海军不再追求大型平台,转而追求批量快速制造中小型舰艇。
美国《防务新闻》1月9日报道称,美国海军要想实现扩大舰队的“30年造舰计划”,预计每年要花费401亿美元在造船上,总计将超过1万亿美元。
而根据美国海军的最新提案,未来30年,美国海军希望将主力战舰的规模增加到381艘。

美国海军如此急切地想扩大舰队规模,用美国的话说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威胁”。说白了,就是害怕自身的霸权地位不保。
美国的穷兵黩武,才是全球安全稳定的真正威胁。历史一再证明,为了维持其在全球的霸权统治,美国毫不介意干涉他国内政、发动对外战争,为世界人民带来灾难与痛苦。
美国的军事实力越提升,全球局势就多一分危险,不过考虑到美国海军面临的这些难题,它所做的这一预计,还是过分乐观了。

即使想用建造速度更快的中小型舰艇来扩充军备,也得考虑到美国本土造船业在舰艇建造上的时间,比美国海军预估的时间要长,成本也要更高。
隔着太平洋,美国看到中国的舰艇建造速度飞快,如同“下饺子”似的,眼中满怀羡慕,那是昔日美国海军引以为傲的速度,可如今却不再属于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