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这个神话故事相信每个人都听过,在远古时期,后羿为了改变人类被太阳持续烘烤的状况,射下了9个太阳,只剩如今的这一个。
其实太阳系内的真实恒星数量,确实引起了人类极大的兴趣。因为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讲,银河系中的许多恒星系,都是双星系统或多星系统,例如,距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就是一个拥有三颗恒星的三星系统。

那么为何太阳系仅有一颗恒星?这一现象让天文学家们感到极为困惑。近年来,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项颠覆性假说:太阳系早期很可能是一个双星系统,也就是说,太阳系中有2个太阳,只不过另一个太阳后面因为某种原因“远走高飞”了。
之所以会这么想,其实都来源于奥尔特云提供的线索。奥尔特云由大量的冰质天体组成,包括彗星核、小行星、沙粒和尘埃等,总数量可达上万亿个,位于太阳系的边缘地带,是一个包围着太阳系的球状云团。

奥尔特云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其外侧边缘距离太阳约1光年,内侧边缘距离太阳约2000-5000个天文单位。科学家认为,奥尔特云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可能。
一种是由于引力导致的,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原始星云物质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开始逐渐聚集,最终形成行星和其它天体。而奥尔特云中的物质,正是受到行星形成过程中引力扰动的影响,被抛射到太阳系外围。

另一种可能则是太阳系在银河系运动时,从星际空间捕获来的。以奥尔特云中物质的数量作为参考,科学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太阳系中只有一个太阳的话,以它的引力根本不足以将如此多的物质抛射到这么遥远的地方,最终形成奥尔特云的物质数量将比现在小一个数量级。

随后,科学家调整了恒星的数量与质量,假设太阳有一颗与太阳质量相当、且围绕共同质心旋转的伴星,这颗件星产生的引力扰动,会显著增加奥尔特云的密度和范围,使奥尔特云的物质数量至少提升一个数量级。这种模拟结果也与目前实际观测到的奥尔特云的结构相符。

于是,科学家便推测: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很可能形成了两颗恒星,其中一个是太阳,另一个或许我们也可以叫它为太阳,只不过后面,这颗恒星与太阳分开或消失了。
实际上,科学家目前已经发现了一颗恒星,疑似与太阳有着共同的起源。这颗恒星被称为HD162826,位于武仙座。观测数据显示,它诞生于约46亿年前,与太阳的“岁数”差不多大,质量约为太阳的1.1倍,直径约为太阳的1.32倍。

更惊人的是,科学通过光谱分析发现,HD162826与太阳的金属丰度与太阳相差仅0.01dex,同时 稀有元素(钦、钇)丰度比例也高度一致。
此外,运动学分析表明,HD162826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运动轨迹相近,速度差异极小,HD162826可能与太阳都来源于同一分子云,极有可能与太阳是“同胞”关系。

当然,这些归根到底都只是合理推测,由于HD162826距离地球110光年,远超奥尔特云的范围,如此遥远的距离使得观测起来也极为困难。但未来随着更先进的望远镜的使用,或许能早日揭开这颗恒星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