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大平层”,不好住、不好卖,彻底沦为不动产

2025年有一种痛苦叫住进“大平层”,不好住、不好卖,彻底沦为不动产网友@勤劳的小阿哥说,我们家之前是一家三代六口人同住

2025年有一种痛苦叫住进“大平层”,不好住、不好卖,彻底沦为不动产

网友@勤劳的小阿哥说,我们家之前是一家三代六口人同住在一个只有89㎡的小三居里,二宝还小和我们睡一起,房间勉强够用,但是住着真的不舒服。

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早上一家人要排队上厕所,晚上要排队洗漱,老婆还经常抱怨所有人一起共用一个马桶觉得不卫生。

餐厅也很小,吃饭的时候坐一起都有点挤,所以两个老人习惯夹了菜到客厅坐沙发上吃,很不方便。

所以,我努力工作赚钱,小有积蓄后就给家里换了一套230㎡的大平层。

房子刚到手的时候,一家人别提多高兴了,四间卧室,独立书房,三个卫生间,有明亮的客厅、宽敞的餐厅还有老婆喜欢的大阳台。

我当时就想,一家人住在这样的大房子里,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于是花了一年的时间给房子装修、通风,选了良辰吉日终于搬进来了。

但是在这套大平层里住了一年后,我发现它带给我的困扰也越来越多。

一、装修费很高

装修前,咨询了好几家装修公司,算上设计费、半包费用、主材、设备和后期的家具家电费用,最少也要65万。

当时想着好不容易换了大房子了,索性就装修的稍微好点。

但是付了房子首付后,存款已经寥寥无几,还要保障一家人的日常开销,所以就把原来的小三居卖掉作为装修费了。

原来的房子卖掉后到手有110万,而新房子装修就花了差不多80万,这光是装修费都够付一套市区刚需房的首付了。

二、生活成本高

原本以为房子是原来的两倍大,水电气的费用最多也就是原来的两倍,但实际使用下来后才发现,三倍都不止。

1、电费

原来的房子装的是分体空调,一个房间一台空调,客餐厅一台立体空调,夏天7月8月9月份的电费加一起大概1000元左右;

而现在家里是中央空调,一个夏天下来,电费加起来将近4000元,是原来的四倍了。

2、燃气费

以前家里冬天取暖也是靠空调,不过不是一天到晚都开着,也就特别冷的时候会用,一个冬天下来可能也就比不开空调多用500元左右的电费。

但是现在家里安装了地暖,用过的都知道,地暖打开后整个冬天是不关闭的,地暖工作时,燃气表的转速“嗖嗖嗖”的,一个冬天至少要多用将近6000元的燃气费,就这还不敢把室内温度调太高。

3、物业费

我家这个小区算是中高档定位,物业费5.2元,比之前住的小区贵了一倍,再加上车位管理费之类的,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三、打扫卫生太累

住在小房子里的时候,平常打扫卫生就是顺手的事,而且家里有老人,他们没事就扫扫地、擦擦灰,并不占用多少时间;但是现在房子大了,打扫卫生就成了一种负担。

我们自己的主卧平常是我们自己打扫,卧室+衣帽间+主卫有差不多30㎡,一周打扫一次,每次擦灰、拖地、收拾卫生间,真的很累;

其他空间都是父母帮忙打扫,他们每周要专门抽出一整天的时间来收拾,光是拖地就累得不行,每天还要收拾厨房、卫生间、孩子的玩具,经常听他们抱怨说累得腰酸胳膊疼。

所以后来就干脆每个月请一次保洁上门做深度清洁,平常就浅浅的打扫一下;保洁费用一次要1000元,年底还要彻底大扫除,一年下来又是一万多。

四、设备维护成本高

我家安装了地暖、新风、中央空调、全屋净水这些设备,讲真的,现在真的有点后悔,真的就是别人说的“装得起、用不起”。

地暖管要清洗要维护,不然堵塞一次的维修费都要小一万;新风系统和净水都要定期更换滤网,耗材费很贵。

五、三代人同住有矛盾

以前全家老少住在一个小房子里也有矛盾,我以为是因为房子小,大家私人空间太少的原因,但是现在住在大房子里,大家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了还是会有家庭矛盾,关于孩子的教育养育矛盾、一日三餐的矛盾,还有老人看不惯使用洗碗机、烘干机、地暖这些,总之哪哪都是问题。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平面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再加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矛盾自然也就多了。

六、不好转手

我家对门是260㎡的户型,装修好后住了一年多,现在在售卖状态,听中介说业主生意需要用钱,房子挂了一年半了,看房的人没有几波,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

中介说,这种大平层现在不好出手,最主要是因为价格高,即使是毛坯房30%的首付也要将近三百万,这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得起的,所以想转手很困难,不像我之前89㎡的小三房是刚需住宅,挂了一个月就卖掉了。

这样看来,那我这套房子以后要是不想住了也不好卖,就只能当养老房了,毕竟我也很难再存够钱买其他的房子了。

网友@勤劳的小阿哥说,现在一家人虽然住的宽敞了,但是每天为了房贷根本不敢休息,少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如果再让我选择的话,我可能会买两套对门的小房子和父母分开住,这样应该会更好,少了同住的矛盾,压力还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