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个亲戚,今年56岁,早些年是做水产养殖的,这两年身体不太好想退休不干了。
听我妈说只歇了半年,又重操旧业,跟外地一个老板合伙做生意。
大概有一年多没见他,再见时,他居然发达了。
我们小辈知道这个亲戚的能力,羡慕他有“闷声发大财”的本事,更钦佩他五十多岁了还有这样的干劲。
你我身边,那些五十岁以后,还能“闷声发大财”的人,都很不简单。
就像莫言在《晚熟的人》这本书里写的:
“晚熟的人经过了命运的历练,往往能以更饱满的身姿迎接考验,出现了一个能够展示才华的舞台,他就会发光发热。”
这种人身上有几个明显特征,够我们学习一辈子。
熬得住寂寞,踏实走好每一步
为什么有的人很努力,却依然碌碌无为?
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什么事情都想尝试,365天全年无休,却依然只够转养家糊口的钱。
是他们不聪明、运气不好吗?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太浮躁、太容易放弃。
任何事情贵在坚持,一时半会儿看不到成绩很正常,只要有耐心、肯付出、踏实走好每一步,总能看到结果。
从无到有,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选定方向后,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熬得住寂寞,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你走过的路,都是你的经验。
你越专注,就越容易获得心流。
你越坚持,就离成功的路越近。
就像我的亲戚,他一开始做水产养殖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从什么都不懂,到自己可以独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再到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有人请他一起合伙……他沉浸其中,持续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中间有几年生意不好做,连续亏了几十万,他也从未想过中途放弃。
见了人总是热情爽朗,三个字“坚持干”,那种信念感让我感动。
西塞罗说:“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
命运不会眷顾所有人,那些五十岁以后,还能“闷声发大财”的人,大多具备这种“匠人精神”。
心态好,不怨天尤人
怨天尤人,其实就是“巨婴思维”,这种人一遇到困难就习惯抱怨。
生意不好做,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
工作这么辛苦却依然没有钱,是因为自己命不好,没有出生在有钱的家庭。
怪来怪去,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一开口就是无尽的叹息和怨气,仿佛要用坏情绪吞掉整个世界。
亲戚早些年做生意,也吃过没钱的苦。
年成不好的时候,出货量少,这一年就算白干,辛苦一年,算下来还倒贴好几万块钱。
但他从来不会像别人一样,碰到一点挫折就买醉、苦着一张脸跟人诉苦,或是想要放弃从此不做这一行。
有人问起时,他只会简单说一句,不带任何情绪。
在我们小辈眼中,他乐观、开朗、大方,他的人生好像没有“沮丧”这个词。
一个心态好的人,做什么不会成功呢?
人这一辈子,各有各的难处和苦楚。
放弃是弱者的借口,强者从不畏惧艰难。
因为他知道,挺过去,就是柳暗花明。
心若向阳,脚下都是路。
那些五十岁以后,还能“闷声发大财”的人,他们总能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善于结交朋友,懂得拿捏人心
人性要看透,人心要拿捏。
呼朋唤友是本事,呼风唤雨是能力。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要想活得如鱼得水,就要善于结交朋友。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身边从不缺少朋友。
真正的聪明人,不会一味蛮干。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可以让你时刻保持思维活跃,脑子是活的,你的钱才会流动起来。
亲戚之所以能够在五十六岁的年纪重操旧业,而且还小赚了一笔。
一是靠他年轻时积攒的客户和人脉;二是有朋友能够在关键时刻托举他。
那些五六十岁了还能“闷声发大财”的人,都很会交朋友,懂得在关键时刻向外借力。
很喜欢《平凡的世界》里的这句话:
“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
向外借力,是一种能力。
不仅能快速打通关卡,还能实现双赢。
这样的人,绝顶聪明,想不成功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