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三无”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北京时间 4 月 30 日,95 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位以青蒿素拯救数百万生命的诺奖得主,

北京时间 4 月 30 日,95 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位以青蒿素拯救数百万生命的诺奖得主,再度获得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认可。

成立于 1863 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代表着全球科学界的顶尖荣誉殿堂。其院士评选以 "原创性研究的杰出贡献" 为基准,迄今仅有 556 位外籍科学家获此殊荣。此次屠呦呦的当选,既是对其个人科研成就的褒奖,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力量的持续关注。

回溯这位宁波籍科学家的科研历程,时间轴镌刻着坚韧与突破。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屠呦呦毕生深耕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当 1969 年 抗疟项目启动时,39 岁的她带领团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医学探索。翻阅 2000 余部古代医籍,整理 640 个潜在抗疟药方,最终寻得关键方法。

1972年,屠呦呦团队成功分离出青蒿素晶体,其分子结构在 1975 年最终确认。这种从传统中药宝库中发掘的化合物,不仅解决了氯喹耐药性难题,更开创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范式。

青蒿素的全球影响力在数据中具象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本世纪前二十年疟疾死亡率下降 47%,约 2.4 亿非洲患者因此获救。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时,评委会特别强调其研究 "为发展中国家改善卫生健康带来革命性变化"。

此次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距离诺奖殊荣已过去十年。九旬高龄的屠呦呦仍在青蒿素研究中心指导科研,持续探索着青蒿素类药物的新适应症。她的学术轨迹印证着:传统医药的现代转化,需要科研人员既具备深耕文献的考据精神,又掌握前沿科技的实验手段。

屠呦呦的当选彰显着中国科学家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卓越贡献,更激励着新一代研究者在前人基础上开拓创新。正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在公告中所言:"真正伟大的发现,往往始于对传统的重新审视。"

致敬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