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李世民之外唯一能独挡一面的宗室名将,一次失利竟成就了大唐战神

公元643年,李世民“图功臣于凌烟阁”,是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份名单的排名,大致按照“官职+死者为大+功勋”的逻辑而定

公元643年,李世民“图功臣于凌烟阁”,是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这份名单的排名,大致按照“官职+死者为大+功勋”的逻辑而定。

司徒长孙无忌排首位,第二到第五位的都是司空。

李孝恭有宗室加成,排在第二位。

杜如晦比魏徵死得早,两人分列第三、四位。

活着的房玄龄排第五。

李孝恭能排第二,绝非仅凭亲戚关系,他平巴蜀、定江南,先后击败萧铣、辅公祏,抚定岭南,功勋卓著。

隋唐之际,除李世民之外,李孝恭是唯一一位能独挡一面的宗室名将:

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

一、宗室名将

盘点李渊、李世民两代,可以领兵的李家人,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委实不多。

1、李渊这一支不多说,有最能打的李世民,只可惜了李建成。

2、李渊的四弟李韶,其子李道宗是与李勣、薛万彻并列的名将,完全可与李孝恭媲美,只是因冤狱而在史书中略加抑制。

3、五弟李孝基也能领兵,运气不好,619年碰上尉迟敬德,战败被杀。

4、六弟李贽之子李道玄是超级猛将,可惜18岁就战死了。

5、七弟李叔良、十二弟李神通,以及李神通的儿子李道彦都带过兵,战绩不佳。

李神通的另一个儿子李孝逸倒是位将才,但他出彩的时代是在唐高宗和武后时期。

6、十三弟李神符立过不少战功,稳健有余,风头不劲。

7、李孝恭是李渊十弟李安之子。

基本上就这些人了:

李世民第一,李道宗、李孝恭争第二。

二、大唐第一战神的崛起

620年,唐朝展开一统天下的宏图,李世民东进打王世充,李孝恭南下打萧铣。

李靖开始崭露头角。

他先是跟随李世民,随即又被李渊调往李孝恭军。

李孝恭加练水军,大修战船,而萧铣据险以守,双方陷入对峙。

李渊很不满意战事进度,把责任算到李靖身上,暗中命硖州都督许绍杀了他。

多亏许绍识才,数次求情,李渊才没错杀了大唐第一战神。

而李孝恭的一次失利,意外改变了李靖的命运。

620年,本已归顺唐朝的开州蛮族冉肇则复叛,李孝恭被打败。

此时,李靖请求出战。

他仅带800人,大破冉肇则并斩之,杀敌5000余人。

李渊听闻,高兴地说:

“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

李靖一战成名,此后跟随李孝恭,彼此成就。

三、速破萧铣

有了李靖,李孝恭如虎添翼,从此开挂。

621年,李孝恭再次进攻萧铣。

李渊担心李孝恭作战经验不足,于是:

高祖以孝恭未更戎旅,三军之任,一以委靖。

这是说,事实上指挥三军的是李靖。

而李孝恭对李靖几乎言听计从,唯一一次没听李靖,就吃了个小苦头。

当时,萧铣派骁将文士弘驻防清江口,李靖说要避其锋芒,李孝恭坚持乘胜出击,结果被打得大败,军资扔了一地。

文士弘军都去抢夺财物,李靖趁机发动反攻,败中取胜,替李孝恭遮了羞。

在二李的精诚合作下,唐军仅两个月就灭掉萧铣,还收获了同为凌烟阁功臣的大人才高士廉。

四、冤杀虎将

623年7月,李孝恭讨伐在江南叛乱的辅公祏。

唐军这次的配置更高:

除了李靖,又添了同样用兵如神的李勣,以及猛将黄君汉、阚棱等。

624年4月,李孝恭斩杀辅公祏,江南归于唐朝。

不过,这场大唐一统天下的收官之战,有个小遗憾:

李孝恭冤杀了虎将阚棱。

辅公祏是杜伏威的部下,杜伏威投靠唐朝来到长安后,没想到自己的部下造反了,惊惧不已,于624年3月去世。

阚棱是杜伏威的干儿子,相当凶悍。

跟随李孝恭平叛时,碰上辅公祏叛军,阚棱不用出手,把帽子一摘,大喝一声:

“认得某家否?”

敌人无不缴械投降。

但辅公祏临死前,诬陷阚棱是同谋,李孝恭因此杀了阚棱。

史书中多次出现的唐军著名兵器“陌刀”,其鼻祖就是阚棱:

善用大刀,长一丈,施两刃,名为陌刃,每一举,辄毙数人,前无当者。

看似李孝恭的战绩多出李靖之手,有点沽名钓誉。

绝非如此。

李孝恭头脑冷静,常有克敌妙计,不仅能征善战,而且擅长怀柔纳敌。

只是他军旅生涯中最得意的两部作品(灭萧铣、辅公祏),都有那个更加光芒万丈的李靖在他身前,严重抢戏。

赏罚分明的李世民深谙其中,知道他的这位堂弟李孝恭是有真本事的:

太宗甚加亲待,诸宗室中莫与为比。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唐朝初期,李靖是单独一档的神,人类没法和他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