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正通 往事萦怀

春垦村地处张北县城西南25公里,(即台路沟多东南4公里)处,是坝头野狐岭西侧虞台岭“土边坝”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种地农户(2016年)264户,在册上口676人,耕地面积3045亩,农作物主要有土豆、莜麦、胡麻、蚕豆等等。没有农田水利建设的水浇地。只有靠天吃饭的旱地。辽金元和清代民国时期,土边坝、春垦村一带一直属于交通要冲之地。塞北坝头古来向为草原牧区,在晚清坝上移民大潮汹涌澎湃之际,这里紧邻坝口,南北交通便利,因而多有移民来此买地垦荒,村落形成年代清晰可考。
来春垦村垦荒务农最早的历史,源于清光绪4年(1878年)。最初由山西省天镇县逯家湾村民王至和为主,同时还伴有邬姓、张姓、焦姓、宋姓等外来姓氏移民。移民协商合伙集资从蒙古游牧民手中买下了这片土地,从此在此世代地耕种。上坝垦荒之初,他们往往是春来垦荒播种,秋收下坝回家。如此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耕耘、生活着,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方才定居于此。因为这里是往年春天外来移民集中垦荒种地的地方,人们于是给村庄起名为“春垦”,即“春天开垦”之意。并且在村子的中心地带挖了一眼水井,起名为“关井”,这井中之水,清凉甘甜,非常可口,在“关井”以东,坐北向南,建有“龙王庙”一座,属于晚清建筑。工匠们做工精细,石雕龙神和墙上壁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寓意让龙王保佑种田者风调雨顺,年年有个好收成。后来经村民们商量,定于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为本村的“领神”节,祈祷龙王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称之为领“平安神”,此庙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始被被拆除。

在春垦村的周边,是张北县六代长城最集中、最明显的地方,(六代长城即燕赵、秦、汉、北魏、北齐、明)以明长城和北魏长城最为明显。
春垦村以南,距坝头草原天路约一千米。著名的多代万里长城在坝头的山峦之间像蟒蛇一样蜿蜒起伏。中间南北贯穿这多代长城的,是历史上元代著名的孛老驿路,也是清代著名的金清大道和张库大道的分支。
相传,战国时期的赵国,在起北部边境,建造了一座无穷之门。据多方考证,历史无穷门,就在今天土边坝附近春垦村西南的山梁上。
在元朝时期,从春垦南下土边坝,是蒙古人经由元上都(内蒙兰旗)、中都(张北白城子),到宣化府,去大都(北京城)的一条皇家御用通道。学界称之为孛老驿路。春垦土边坝一带,是整条线路上最为关键的地方。辽金元数代,由中原通往蒙古高原的古驿道,正是从这道岭上穿过的,有多少帝王将相、铁骑精兵都曾在这里南来北往。自古以来,这里也被视为农耕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公元1220年春,全真教掌门人丘处机奉旨前往草原会见成吉思汗的途中,夜宿野狐岭,老丘曾在这里大发感慨“南望俯视太行诸山,北顾万辰北顾建玲燕,中原之风自此隔决矣”。长春真人以72岁高龄远涉西域,在此回望生活了一辈子的中原大地,而且大有可能自此一去不回,心中的感触也就可想而知。当然了。他老人家最后还是回来了,最终埋骨于北京白云观。

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辽金时期的骑兵往往由此南下攻宋,而明初的大军也大多从此北征蒙古,金戈铁马,何可胜道,在春垦村的东面,向北向南眺望,有一道南北走向的宽阔沟壑,沟壑北端通往大营滩水库,南端就是坝头野狐岭。这就是古时称作獾儿嘴的地方,土人现称春垦化稍沟。历史上,这道沟壑里曾经长满桦树,非常茂密。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伐金战争,金国倾全力布防于野狐岭。成吉思汗的首席将领木华黎指挥10万大军,沿獾儿嘴集中打击成线性布防在野狐岭上的金国军队。造成一点突破,使全线崩溃的局面,45万金国大军仓皇南逃,在今万全县城附近的会河川被蒙古军追击,遂全军覆没,史称野狐岭之战。此战过后,大金国干脆利索的丧失了和蒙古大军的对抗能力,直到灭亡时也未能缓过劲儿来。覆灭之际的金国贵族,回想不到百年之前,宣和、靖康年间那横扫中原、覆灭北宋的女真骑士是何等骁勇,而今的野狐岭之败简直让他们难以置信。
在春垦村正南方还有一处古战场遗址,那里便是明朝永乐年间称之为虞台岭之战的地方。当时蒙古军队的3万铁骑进攻中原,到春垦野狐岭分支虞台岭上。明朝急速调集东马营西马营,以及大同军队共计5万多人马,在虞台岭与蒙古军队决战,历经三个多月的战斗,最终以付出巨大的牺牲为代价,艰难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上世纪至本世纪初,在这里耕种的农民和放牧的人们,偶尔还有发现当年遗留下的火铳和青铜火炮。
在明朝后期,蒙古将领牛勒兀术领兵进犯中原。明朝命西马营守军总兵侯大杰迎战,侯大节万全新河口人士,勇冠三军,骁勇善战,最后在灭虎台(今春垦村南)杀死蒙将牛勒兀术,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有清一代,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酋长,需定期进京朝见皇帝,他们从草原腹地一路南下,历经千里,最终都要从土边坝坝口下坝进京,所走路线,正所谓“京清大道”也。这条古道从草原深处一路南下,恰恰途径野狐岭西端的春垦村,西南折行,在明代长城的一处豁口土边坝坝口下坝远去。
民国时期这古驿道特别繁华,大大小小的车辆络绎不绝,南来北往的客商行人素日不断,此时的春垦村有车马大店三座(东店,南店,北店),小店俩座(王斌,冯金),路南宋家糕点铺一家,到了晚上小店里边有说书的,人们吃完晚饭围坐在小店里一起听书唠嗑,非常开心热闹。
1936年日寇占领了坝上四县。在春垦驻扎了很多鬼子兵。在山上构建了很多炮楼,埋有大量的地雷。并且抓了大量的民工修建铁路,在修建铁路过程中。民工们秘密组织起抗日组织,白天干活,夜间破坏。把日军白天修铁路测量钉的路桩全部挪了位置,或干脆拔除,为抗日做出了很大贡献。导致日军在此无法把铁路建成。
日军来到这里烧杀抢掠,对我八路军战士。哪更是见着就杀,我军有一名八路军战士和部队走散。被日本鬼子在春垦的庙儿梁这个地方给杀害了。详细名字不知,人们只知道英雄姓刘,绰号“二红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春垦村迎来了第一次解放。由本村村民吉争子任村长,张美元任副村长(笔者的父亲),靳世英任农会主席。由于表现积极,张美元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万全县活动着两股势力强大土匪,一股是以万全县何显庄村张文贵为首,另一股是以万全县河底村李书义为首。他们这两股土匪对坝头春垦村这一带百姓经常是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做尽了所有的坏事。在同年冬季的一天。当时任春垦村副村长的张美元,得知土匪张文贵带领土匪埋伏在离春垦不远的地方泉子沟洼,正要对春垦和周边村庄进行夜袭抢掠的消息,意识到情况紧急。他当即率领张北县大河乡的分区小队,对张文贵等土匪进行围剿。经过一夜激战,把土匪打的死的死,伤的伤,张文贵带领残部逃跑了,过了不久后,张美元领大河乡区小队打土匪的事情传开了。很快匪首张文贵知道了,他怀恨在心,伺机阴谋报复。
1947年春的一天,本村一伙年轻人正在村中关井旁闲谈,一回头见土匪张文贵领着很多骑马的土匪冲进了村。人们躲闪不及,只好呆在原地不动,于是匪首张文贵对这伙年轻人询问起张美元来。挨个打问张美元在家没有?当时张文贵对张美元只知其名而不识其人。所以只能是盲目打听询问。当时在场的有本村的张炳英、李兵、王有余、张美元,还有很多老人。这些年轻人一听此话,知道是来抓张美元的,便灵机一动答到张美元不在家了,出远门了。张文贵听完此话后便去找张美元的母亲,询问她儿子的下落。老人家一口一个不知道,气急败坏的土匪张文贵,让手下人往死里打张美元的母亲,直到打的晕死过去。土匪以为死了,才住手走人。

村口的年轻人被安排给土匪遛马,出了村,他们把衣服鞋帽和张美元换了,让张美元借机逃走了。从此之后,张美元在村里便没了消息。后来人们才知道,张美元便参加了解放军,后来又参加志愿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在参军的这段时间里,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从解放战争一直到抗美援朝,多次负伤,多次立功。抗美援朝胜利后就回到了家乡务农。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来了,把人民军队辛苦建立起来的张北红色政权给推翻了,坝上人民又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直到1948年底,解放军打败了蒋介石,傅作义起义投诚。张北迎来第二次解放。春垦村的人们从此才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注明:
原创作者:张正通
文字整理:吴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