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9号那天。
革命女英雄贺子珍在上海离开了我们。这个消息,对贺子珍的女儿李敏来说,真的是个沉重的打击。
特别是,当我瞧见妈妈留下来的那些老物件后……
贺子珍究竟留下了啥宝贝东西?为啥其中一件能“卖到”11220元?这背后有啥故事?
咱们得从贺子珍离世前四天那会儿聊起。那时候,事情就开始有苗头了。
1984年4月15号那天。
这天一早,李敏呆在家中休养。因为最近身体出了点状况,她只能躺在床上,盼着能快点好起来。
李敏正休息着呢,突然间,中央办公厅那边来了电话。电话里,办公厅的人跟李敏说了这么个事儿:
贺子珍病得很严重。
李敏一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好长时间都没缓过神来。电话里,中央办公厅的人跟她说,考虑到她的情况,已经安排好了飞上海的专机。让她赶紧简单收拾一下,马上就要出发去上海。
过了好一阵子,李敏好不容易挣扎着站了起来,那个突然传来的坏消息让她感觉全身软绵绵的,使不上劲。孔令华见状,赶紧匆匆忙忙地把行李简单整理了一下,接着喊女儿孔东梅过来,让她一起扶着妈妈,赶紧上车直奔机场。
路上走着,李敏心里发慌,身体就开始不对劲了,脸色白得像纸。孔东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既惦记着外婆,又牵挂着妈妈。她不停地劝着妈妈:“妈,外婆肯定没问题的,您别太担心。”
但李敏好像完全没法把这些安慰的话往心里去。
飞机很快就起飞了,然后稳稳当当地在上海机场落了地。
下了飞机,李敏和孔令华一眼就看到有辆小车在机场候着,显然是上海那边专门安排的。他俩二话不说,赶紧上车,直奔妈妈所在的上海华东医院。
到了医院,李敏头一件事就是去找医生聊聊。
碰面后,大夫直接跟李敏讲了贺子珍的情况。贺子珍的体温老是在往上升,特别是这几天,情况更糟了,一直都没法让体温恢复正常。
然后,大夫带着李敏走进了贺子珍的病房外头,李敏透过窗户玻璃瞧见,妈妈喘气很急,脸蛋儿红扑扑的,看着特别痛苦,李敏心里头那叫一个疼,跟被刺扎了似的。
尽管身体不太舒服,贺子珍还是眼尖地瞧见了女儿一家子的到来。瞅见满脸忧心的闺女,她硬撑着扯出一个笑容,嘴唇微微哆嗦,像是在跟他们打招呼问好。
李敏瞧见妈妈状态不佳,就赶紧弯下腰,跟妈妈说了声哈喽。
贺子珍轻轻地点了下头,虽然喉咙里像堵了东西,话讲不太清楚,但她心里头明白得很。她眨巴眨巴眼睛,给站在闺女边上的医生递了个眼神。
李敏心里明白,妈妈这是在给自己引荐呢,站在自己旁边的这位大夫,就是负责给自己看病的那位医生。
李敏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看她妈妈身体都那么不舒服了,可还硬撑着,没忘跟主治医生说声谢谢,让自己代她问好。
硬着头皮,李敏弯下腰来问妈妈:
妈,您身体哪儿不对劲啊?
贺子珍说话的声音细若蚊蚋:
我肚子不太舒服,有点疼。
这时候,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一家从福建来到了上海。贺敏学的女儿贺小平本就在上海住着,她直接住到了姨妈贺子珍那里,负责照顾姨妈。是小平给爸爸打了电话,催着他赶紧来上海探望姨妈。
到了医院,贺敏学赶紧和大夫聊上了,一问才知道,妹妹是因为高烧老不退,情况挺严重的。贺敏学心里有数,他晓得安宫牛黄丸能降温,所以就赶紧跟医生说,给妹妹用上这药。
那时候,安宫牛黄丸确实不便宜,而贺子珍看病历来都是单位出钱。贺敏学心里明白这点,就赶紧跟大家说,别担心药费贵,他能想办法解决。
贺敏学其实是白操心了,医院在救治贺子珍这事儿上,可不会心疼钱。按照贺敏学的建议,医院给贺子珍用了那种药,没想到高烧真的退了点。
李敏这时心里总算是踏实了。
第二天早上,李敏带着全家到医院探望妈妈。贺子珍的精神好多了,说话也利索了不少。她瞅着床边的小孙女,还特地跟护士说,给小东梅找点好吃的来。
大家瞧着贺子珍情况渐渐好起来,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担忧也少了许多。
真没想到,这竟然是最后的闪亮一现,就像是回光返照一样!
4月18号夜里,贺子珍又开始发高烧,烧得直接晕了过去。医院见状赶紧进行了急救,但体温就是降不下来。李敏和孔令华一听消息,立马就往医院赶,在外边等着,心里一直祈祷着妈妈能挺过这一关。
4月19号下午,贺子珍的心跳慢慢变慢了,最后还是没能斗过病魔。她在上海的华东医院走了,离开了那些她深爱着同时也深爱着她的人。
李敏和家人都跑到妈妈床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就在这时,一辆小车驶入了华东医院的大门,随后,车上走下来一位大领导,他正是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陈国栋。在贺子珍住院的那段日子里,陈国栋对她特别关心。听说贺子珍已经离世,陈国栋也特意赶来,亲自送她最后一程。
人已经走了,剩下的人还得继续往前过。
说起贺子珍离世后的安排,她亲家孔从洲,也就是孔令华和李敏的父亲,赶紧和贺敏学碰了头,之后他们就这事儿向中央打了报告。
中央给出了两个重要指示:
首先,中央的领导们都会向贺子珍同志献上花圈,以示哀悼。
第二,把贺子珍同志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个房间里。
中央的领导们全都给贺子珍送了花圈,这是他们对贺子珍表达敬意和哀思的方式。而且,贺子珍的骨灰被安放在一间特别的屋子里,这也充分显示了她在中央领导层和红军战士中的重要地位,是给予她的最高荣誉。
4月25号那天,上海龙华革命公墓的大厅里,给贺子珍举办了遗体告别。
好多中央的领导都来了,他们是来给这位了不起的红军女英雄送行的。然后,中央还特别安排了飞机,要把贺子珍的骨灰带回北京。这个任务交给了李敏和孔令华,他们会亲自护送骨灰回去。
李敏的妈妈走了,啥也没留下跟她说。
但是,贺子珍留下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几台彩电这些值钱的物品。李敏没有犹豫,直接就把它们送给了医院,以此表达对医院照顾妈妈的感激之情。
李敏最上心的,就是整理东西时找到的那俩老物件:
首先,妈妈在火化之后,骨灰里发现了残留的弹片。
第二点,说的是妈妈持有的那张革命伤残军人证明。
妈妈以前打仗时,被弹片打中了,那时候医疗水平不行,弹片就一直留在她身体里了。这么多年,这弹片可没少给妈妈添麻烦,一直影响着她的身体。
残疾军人证是妈妈在1951年那会儿拿到的。根据那时的规矩,从1951年起,妈妈每年都能收到330块钱的残疾补助。一直算到妈妈1984年离世,总共34年的时间,她能拿到的补助加起来就是11220元。
李敏注意到,取款单上的签字地方,妈妈压根儿没签过名,这就意味着妈妈少了11220块钱没拿。
不过,李敏心里明白,妈妈并不是记性不好忘了去拿,而是特地没去领。妈妈是想着,把这些本该属于她的公款,留给那些更加需要帮助的人。
这两样东西,是贺子珍那段穿梭在枪炮声中的日子的见证,也显示了她那崇高无瑕的心灵!
向贺子珍同志表达最深的敬意!贺子珍同志,您真的让人由衷地敬佩。您的精神、您的事迹,都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在这里,我们要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您为革命、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您是我们的榜样,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