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师长与纵队司令有些不愉快,想离开,战友劝说:误会是可以消除的

战争年代,上下级因发生不愉快而要求调离的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在东北民主联军出现过几例。如2纵4师师长胡继成要求调离,6

战争年代,上下级因发生不愉快而要求调离的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在东北民主联军出现过几例。如2纵4师师长胡继成要求调离,6纵18师师长王兆相要求调离等。

说起王兆相,用东总首长的话来说:一个资历很老的同志,打游击战丰富,指挥大部队作战需要学习。

抗战结束后,他所在的山东渤海军区下辖几个军分区抽调部队组建独立旅,王兆相担任旅长奉命挺进东北。抵达东北后,独立旅归建到7师麾下,编为21旅。

7师是山东军区渤海军区主力改编而来,军区司令杨国夫担任师长,实际上都是原渤海军区的部队。

1946年秋,山东军区7师与新四军3师7旅组建6纵,王兆相的部队改编为18师,7旅改为16师,7师与冀热辽19旅改为17师。

从资历、作战等方面排序16师是头等主力,原叶挺独立团,红1军团发展而来,是头等主力师;其次是17师,由红军老底子发展而来,擅长攻坚爆破,在日后攻坚作战是王牌师;最后是18师,抗战时期由地方军分区发展而来,战斗力薄弱。

3个师在作战时,16师和17师多次担任主攻任务,18师打配合居多。长此以往,王兆相一直觉得18师就是一个“二等师”,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被纵队首长误会,多次把战功记到其他兄弟部队头上。三战四平后期,6纵司令直接指挥6纵所有部队,给18师下达任务,对方按照要求完成,首长以为没抵达指定位置,兄弟部队出面作证,纵队首长道歉。

此战18师有一千多人伤亡,在兵员补给上认为没有一视同仁,有些其他部队。为此,他很愤怒要求离开。

当时6纵领导班子里,有司令员,副司令、副政委以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政委一直是空缺的,直到王兆相离开后,上级才调赖传珠担任政委。

副司令杨国夫是他的老上级,副政委刘其人也是一样,对他都是知根知底。司令员洪学智过去在新四军3师任职,后空降到6纵担任司令。

当他要离开时,老领导和老战友都来劝他:误会可以消除的,委屈也可以忍过去,不要离开这支部队。他说的老领导和战友,应该是杨国夫、刘其人,搭档陈德吧。

事实上,也没有太多尖锐的矛盾,而且洪学智调6纵上级并不长,从1947年2月到三战四平结束,前后半年时间。

执拗的性格让他去意已决,上级也批准了要求,调去辽吉军区担任军分区司令。

地方军区主要的职责是给前线物资保障,稳定辖区等,没有多少战斗任务,而且下辖部队战斗力也有限。可在1948年2月后,上级要求地方部队组建二线兵团,也就是说地方武装要整编起来,配合主力机动作战,因此从军分区司令改为独立12师师长。

独立师与野战军主力师的分量完全不同,拿辽沈战役来说,野战军打锦州,阻击塔山、大虎山一些敌人,而十多个独立师为调去围困长春,在6纵和12纵配合下。王兆相的独立12师,是围困长春的总预备队,是二线的二线。

辽沈战役后,上级调他留沈阳担负警卫工作,在他要求下入关,此时平津战役结束。他们所在独立师编入49军。49军主力都南下了,上级让部队留下。他们再南下时,中南的战役基本结束,被调去湖南担任军分区司令。等于说,自1947年秋王兆相离开主力师,直到解放后都没有参加过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