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辽宁12月雪花纷飞伴随雷声滚滚,气象专家:不是极端天气的预兆

12月1日晚,辽宁省多个地区刮起了北风并降下了大雪,这原本是十分普通的天气情况,但观察者却发现一个极其不同寻常的现象。在

12月1日晚,辽宁省多个地区刮起了北风并降下了大雪,这原本是十分普通的天气情况,但观察者却发现一个极其不同寻常的现象。

在雪花纷飞的同时,空中竟然不时闪过雷电,两种天象共存,这便被称为了“雷打雪”。

与“雷打雪”相同,中国也有许多地方见到过这一现象的踪迹,只不过不常见罢了。

这次雷打雪的出现引起了媒体、公众等广泛关注,各方皆对此深感疑惑,都在问“雷打雪”是不是极端天气的预兆,但有人却对此下了否定,不觉得这一现象有什么异常。

“雷打雪”是什么,是否异常?

人们应当首先对一个问题产生疑惑,“雷打雪”是什么,除了北国的寒冬会有南国的盛夏同样会有“雷打雪”的存在吗?

其实是有的,寒冬中的“雷打雪”指的是人工降雪,盛夏中的“雷打雪”指的是雨中雷电现象,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

由此可见,“雷打雪”这一现象本身就不常见,更何况二者同时出现呢?

要想明白“雷打雪”是否异常,就得弄清楚它是怎样发生的。

专家解释说,这一现象是由于暖湿气团和强冷空气相遇造成的。

由于冷空气强烈,促使两者发生了强烈的对流运动,并在对抗过程中发生了剧烈地碰撞,从而发出声响。

因此专家指出,虽然“雷打雪”的确很少见,但它一点都不异常,只是天气变化中的自然现象之一。

既然如此,公众便不会太过惊慌意外了。

不过专家还进一步指出说,这种天气现象非常难以提前预测,大家在经历极端天气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并随时关注气象动态。

在我国,其实已经有许多城市的降雪过程中曾同时出现过雷电现象,不仅仅是辽宁,在南京、济南等城市均记录到过这样的情况。

这是因为,南方地区一般延续着阴冷、潮湿的模式,气温较低时便易形成降雨,但即便是寒冬时节,也仍难以使温度达到严寒地步,因此会形成湿冷。

然而,比较于中国强冷、大范围的冷气团来说,南方地区的湿冷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收录在中国天气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不容小觑。

但要想提前预测未出现的稀有事件,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目前科技能够做到很多事情,但“小概率事件”一向都是不得要领的领域。

冬季还有哪些小概率事件?

除了“雷打雪”,冬季还有哪些小概率事件?

在12月1日这场降雪之前,一场围绕着“太阳雪”的争论就早已将公众卷入其中,被英国气象台警告有降雪来临后,各地便纷纷出现了争议,大家认为和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冬天要下雪,夏天要下雨,每年都这样!

但英国气象台却偏偏说今年不一样,说就是去年夏天还来着,每个人都在好奇到底有多不一样,这样斤斤计较,也太计较了吧,殊不知冬天真的不是每年都下雪,并且有时还会有“太阳雪”出现。

二者有什么联系就是把当时的奇怪现象拿出来说事,就在之前东南沿海地区经历了一场不断升高的气温,在阳光普照下原本应该是高潮迭起的雨水,如今却出现了降雪,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就是两个气团交汇出现混乱,但和“雷打雪”不同的是,“太阳雪”其实是暖气团不强造成的。

这场“太阳雪”并不是没道理发生,首先东南沿海地区面积比较广,所以即便是小概率事件也会被记录下来;

其次,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都会受到西南季风影响,在夏秋时节出现很多降水。

正因如此,所以冬季基本上也会处于湿润状态,但是今年的11月份却异常温暖,也就是说东南沿海并没有完全脱离夏季;

最后,在11月底之时出现冬季降水,而温度又并不像往年一样很严寒,所以才会在太阳照耀之下继续出现降水并化为雨夹雪。

未来或频遭极端天气?

随着气候变化愈演愈烈,各种极端天气时常发生且频率越来越高,公众逐渐开始关注天气变化问题,而不仅仅是感慨自然风光带来的美丽,人们逐渐认识到天气变化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并不能忽视。

如果像全球气候学家所预言的一样,“暖气团”和“冷空气团”的接触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那么将来将频遭这样小概率事件也就不奇怪了。

甚至不仅是降雨和降雪怪异,以后还有可能暴风暴雨或者其他危害更大的极端天气现象。

然而目前而言,我国在应对极端天气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就比如一些地方因为未提前看到台风红色预警,于是乎就放松了戒备心态,没有进行必要的防护工作,一时间产生严重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等都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在极端天气领域,目前仍旧属于弱势,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不仅仅是我国,全世界对于这些不可预判的小概率事件,目前应该还没有任何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在它们来临时进行灾后暗自处理,因此自然希望科技早点进步,赶快解决现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