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国防部的一份新报告掀起轩然大波,大肆宣扬对中国军事发展的所谓 “担忧”,然而字里行间充斥着偏见与不实信息。
这份报告详细罗列了中国在武器装备领域取得的进步,还煞有介事地提及中国通过心理战追求 “思想主导”,妄图引发人们对全球力量平衡以及未来冲突风险的无端恐慌。
在报告提及的中国军事硬实力方面:核武库建设上,据其所述,中国正稳步扩充核武库,预计到 2030 年至少拥有 1000 枚核弹头。同时,报告称中国火箭军新增数百枚可直击美国本土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还配备大量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该报告着重强调中国海军实力,断言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舰队,美国国防部预估,到 2030 年,中国海军规模将从当下进一步拓展,舰船和潜艇总数超 400艘。
除传统军事硬实力发展外,报告还提及中国在认知领域作战(CDO)方面的探索,却将其歪曲为心理战的 “升级版”,声称 CDO 融合传统心理战战术与现代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神经科学等前沿领域,目标是达成中国军方所谓的 “思想主导”。按照报告说法,这意味着中国要利用信息操控舆论、影响他国社会制度走向,为自身营造有利环境,降低军事行动阻力,甚至暗示中国军方企图把 CDO 当作一种不对称作战手段,阻止美国或第三方在潜在冲突中的干预,制造观念对立,分化他国社会。
此报告一出,相关军工复合体的游说组织便四处活动,将添油加醋后的版本兜售给美国国会山的大佬们,企图推动他们通过 2025 年庞大的国防预算。
比如,有位美国军事专家谈及中国军事建设时,荒唐地将其与 20 世纪 30 年代妄图掀起世界大战的某大国相提并论。这种类比完全错误,中国始终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防建设旨在捍卫自身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属于纯粹的防御性质,与历史上那些主动挑起战端、四处侵略扩张的行径截然不同。
又如,一位退役陆军中校,同时也是德克萨斯公共政策基金会的关键人物,在电视节目上大肆渲染对中国军事 “野心” 的忧虑。他声称,中国当下的军事建设规模空前,仿佛是上世纪前半叶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疯狂扩张重现。
不难看出,美国国防部这份报告以及相关人士的言论,本质上是美国为自身军事战略调整、扩充军备找借口。一方面,借渲染中国军事 “威胁”,促使美国国内重新规划国防优先事项,为军工复合体等利益集团大开方便之门;另一方面,在国际上蓄意制造紧张氛围,拉拢盟友共同围堵中国,妄图巩固其全球军事霸权地位。但这种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行径,终究无法掩盖中国和平发展、积极防御的真相,也难以阻挡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
最终,在美国国防部这份报告以及专家学者的鼓噪下,当地时间 2024 年 12 月 23 日,拜登签署 2025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军费支出提升至约 8950 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 1%,其主要支出涵盖:提升现役军人工资;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支出,如强化 “太平洋威胁倡议”,划拨 576 亿美元专项资金,用于建立分布式基地、部署导弹预警与跟踪系统等;加强与亚太地区盟友的军事合作,通过印太安全援助倡议,每年投入最多几亿美元,换取亚太小国站队美国的军事反华政策;授权美军与以色列军队拓展联合军事演习;投资军事技术创新,增加用于高超声速导弹、AI 算法、小型核反应堆等技术创新的资金等。
美国军事专家学者诸如 “美国落后了,需要迎头赶上” 等言论,渲染中国军事发展,实则是为美国进一步扩充军备、推动核武器现代化以及加大导弹防御等军事投入寻找理由,试图将自身军事扩张包装成应对 “威胁” 的无奈之举,本质是为维持其军事霸权地位。说到底,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等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炮制种种紧张氛围,无非是想从美国国库套取资金中饱私囊。
如此惺惺作态的美国,何必理会?我们只管沿着自己的道路坚定前行,如今美国连乌克兰战场为其利益而战所需的炮弹都供应不上,已然尽显疲态。就暂且让这些跳梁小丑再蹦跶几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