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近日官宣,在浙江省“创新班”招生试点的基础上,2025年西湖大学将在浙江省内增加综合评价招生。据学校相关负责老师透露,综合评价招生简章目前正在审核中,会尽快通过并发布。西湖大学综评有可能对标浙大、复旦、上交、国科大等高水平院校“三一”招生,具体以西湖大学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宁波学子可以关注一下。
(图源:西湖大学)
目前消息看,创新班和综评在报名时不冲突,如果同时入围创新班复试和综评校测,需要在来校参加测试前做决定,选择一个。
同时,学校首次面向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等5个省(市)招收本科生,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相较于2025年在浙创新班招生专业,多了临床医学专业。
👇
经审批,在浙江省“创新班”招生试点的基础上,2025年西湖大学将首次面向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招收本科生。
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
其中在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在河南省和重庆市通过普通高考招生。
同时浙江省内,也将在“创新班”招生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评价招生方式。
具体招生办法请关注西湖大学微信公众号或西湖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h-ugadmissions.westlake.edu.cn),近日将陆续发布相应招生简章。
(图源: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2018年2月14日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是教育部、浙江省共建高校。首任校长由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担任。
定位于“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西湖大学坚持发展有限学科,目前设有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学校面向全球选聘了247位博士生导师,90%以上从海外直接引进。他们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半数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
2022年,西湖大学首次面向浙江省开展本科“创新班”招生试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宽广国际视野、扎实学科基础、卓越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引领者。学校充分发挥“小而精、研究型”的特色,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学术导师,由施一公等博导亲自担任;全员专业自主选择,本科生前期以通识教育为主,后期以专业教育为主。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末,学生根据兴趣和专长开始选定专业(临床医学专业选定时间为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末,且须经医学院考核);全员海外交流,目前已与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等23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每一位学生出国学习一学期;进行一流科研训练,学生自选定学术导师之日起即可进入学术导师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
西湖大学培养优势
西湖大学可以读哪些专业、什么时候需要选专业?在这里能遇到哪些名师?听说有海外交流,可以去哪些学校?本科生在西湖住在哪里、校园生活会是什么样?一起来看看西湖大学2025本科招生手册的内容。
246位学术导师“待命”
从入学起,每一位本科生都将拥有一名学术导师。这是西湖本科生培养中一个根本性的制度设计,也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焦点之一。什么是“学术导师”?为什么要给本科生配备“学术导师”?
校长施一公说:“如果说,西湖大学的培养体系,就像一个‘因材施教’的‘大伯乐’,那么,其中最关键的元素之一就是需要一个‘小伯乐’——有一位老师,能从你进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跟着你,陪你走过大学四年,甚至陪你走过本博连读,把你带入一个学术殿堂,让你能够脱颖而出。”
无论是国际上领军的学术人才,还是有富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西湖目前已从全球选聘的246位博士生导师,都可供本科新生进行双向选择。比如过去三年都亲自担任本科生学术导师的校长施一公,去年因一项关于“西瓜皮”研究成果火出圈的化学讲席教授孙立成,揭示轻断食与脱发相关的青年PI张兵,在钙钛矿电池领域持续取得突破的PI王睿,等等。
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CAP)合影,左一为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教授。
4个书院4位书院院长
在多数大学,报到注册后,同学们第一个认识的集体叫学院。但在西湖大学,本科生们的“第一站”,是书院。什么是书院?
在中国古代,“书院”以自由研习为主、集众讲授为辅,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在当下的牛津、剑桥、耶鲁,"college"也成为其育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西湖有α、β、γ、δ四大书院,同学们可以自主申请心仪的书院,这是西湖独特的“全员书院制”。西湖书院旨在打破学院与专业的界限,让不同背景的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学习生活方式实现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这是西湖书院设立的初衷。
除了学习上的导师,在本科生的生活中,同样也有“重磅”博导坐镇。四个书院的四位院长——环境水文学讲席教授李凌、化学生物学讲席教授杨丹、统计遗传学教授杨剑、化学教授陈虹宇——将成为同学们四年里亲切的“大家长”。
见证本科生成人礼的4位书院院长,从左至右为李凌、杨丹、杨剑、陈虹宇。
在西湖书院,有与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学长面对面交流的院长圆桌派、书院家叙、教授对话、书院维他命,中外学生组队走出校园体验城市文化的书院奥德赛,学生自我发展委员会组织举办的文化、体育与艺术活动,逐梦基金支持的学生创新创意、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书院里一年四季活动丰富,亟待大家积极参与、探索、交流。
全员自主选择专业可选7个专业
专业自主选择也是西湖大学本科培养的重要特色之一,希望用这样“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让每一位同学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宽的路可以走。具体是怎么一个模式呢?
入学时,全体新生无需选择专业,本科生前两年主要为通识类课程,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末,学生根据兴趣和专长开始选定专业。去年,西湖大学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两个本科专业,可选专业增至7个,其他专业还有生物科学、物理学、化学、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当然,“自主”选择并不意味着纯粹依靠学生们自己判断。大一大二期间,每个专业都会有相应的前置课程和建议的选课路径;预选专业前,会有专门的专业介绍会;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来感受各学科。
海外23所高校等你交流交换学习
在大三期间,所有同学都享有前往海外名校或著名研究机构一学期的交流交换学习机会,大家都将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和选课情况择校前往。有哪些学校可以选择?目前,西湖已与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23所海外一流高校签订学生交流交换协议,未来还将与更多院校达成合作。
全员海外交流,是西湖大学培养学生创新领导力的重要一环。校长施一公曾说,大学的责任不仅仅是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同等重要的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引领未来的青年人才。而全球视野,是未来创新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品质。
最近,首届本科生已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名校顺利完成交流,回到西湖;其中有不少同学在课业上取得了A+的成绩。
本博连读机会最快8年可完成学业
校长施一公曾解读说,每一位本科生,只要你愿意,并且学习成绩达到要求,就能获得在西湖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这样你们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时间,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更快地做出一流研究成果。
因此,西湖为大家提供本博连读的机会,打通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阶段,符合要求的学生可推荐攻读本校博士研究生,进度快的8年就有可能拿到博士学位。
也许会有同学希望从西湖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可以去其他大学或者去海外,检验一下研究实力;也有同学可能在本科毕业以后,想先走上社会实践,一两年后再回来读博士,或者想跨界到其他专业学习。西湖也会尊重这些选择、给予支持,学术导师和学校也会给予帮助。正所谓“因材施教”,并不是规划好一定要怎么做,而是根据学生特点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大家找到最适合的成才之路。
10人小课照样开班
西湖大学的选课机制灵活,因此时不时可见醒目的“师生比”。以首届本科生中10位同学选修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课之一《细胞生物学》为例,俞晓春、付向东、管坤良3位资深教授执教本课,每人负责一个阶段的教学、完成一个学期的课程。
这与西湖“小而精”的规模密不可分——“坚持发展有限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年过去,西湖大学创新班在浙江省录取了240名优秀学生,是一个相当浓缩的本科生规模。
学生人数虽浓缩,但师资阵容保持“豪华”。还是以《细胞生物学》的课程为例,开课的三位教授,都是在各自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其中,管坤良是这门课程的总负责人。他是Hippo领域被引用最多的学者,在mTOR领域被引用第二多,曾获评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为了方便与学生交流,管坤良还特意要求办公室换成一个带窗的门,方便学生知道他在不在办公室,可以随时去找他。
管坤良在《细胞生物学》的课堂上
理学院化学教授张鑫给本科生讲授的《化学原理I》,是深受创新班同学欢迎的热门课程之一。在宾州州立大学任职期间,张鑫曾摘得Priestley杰出化学教学奖;在西湖大学,这位经验丰富的教授顺理成章地把世界一流大学化学系的基础入门课包含的内核注入了《化学原理》,从“理念、内容和讲授方式”上,都与世界前沿的化学教学同步。
校长施一公曾经多次强调,在西湖大学,无论是资深的讲席教授,还是青年PI,所有人都要站上讲台、给学生上课,如果暂时还没有开课,那就“对着墙壁练讲课”。因此,未来,同学们可以参与到更多博导的课堂中去。
让本科生崭露头角
对于西湖大学本科生来说,从课堂到科学现场,至关重要。从高中到大学,需要经历最关键的转变:从接受知识,到参与知识的产生。这就是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内在意义。
因此,从大一起,所有本科生都能申请进入导师实验室学习,在寒暑假期间也有专门的“科研实训周”,给同学们尽早上手参与科研的机会。科研实训不仅仅是实验课,不仅仅会教会同学们如何操作仪器,去重复已经有明确结果的实验,而是一种科学启迪。
得益于西湖的科研训练,本科生当中已有几位脱颖而出者。萧山中学的张乐程,大一就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AI顶尖会议发表论文,并获得商汤奖学金;去年,天台中学毕业生庞志鸿也有数学建模领域的成果于学术期刊发表;来自富阳中学的孙正涛,不久前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发表论文。
40个学生社团提供广阔兴趣天地
在西湖,本科生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平台,可以发掘并追求自己的兴趣。现有体育、艺术、文化、学术、公益等各类学生社团40个。同学们可以选择加入现有社团,也可按兴趣发起创建新社团,学校将给予新社团经费支持。
图源西湖大学
打小“跟着网站”自学了魔方的舟山中学毕业生杨舒皓,在书院家宴和西湖大学五周年晚会上展现了他的魔方特长,也如愿创设了西湖第一个魔方社;从宁波中学考入西湖的江易娴,从小学开始学习打桥牌,也把这项“智者的游戏”引入到了西湖,拉来了校园中有共同兴趣的爱好者,也有意向创立桥牌社。
与此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也在不间断上演,能够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陶冶人文情操。在西湖,同学们可以参加湖心讲堂、WEMEET人文讲座、WE剧场演出、WE看展览、研究生会WESALON、科普演讲比赛WEFUTURE,等等。去年一年,物理学家张杰,历史学家王笛,科普博主毕导,小提琴音乐家吕思清,小百花越剧团等等都走入了西湖,“足不出户”,同学们就能聆听和欣赏到包括卓越学者、文化艺术名家带来的分享与演出。
同时,西湖有充分的活动场地,能承载大家各类兴趣爱好的开展:现有的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室内羽毛球馆、乒乓球室、健身房、舞蹈房等;在建的体育中心还有排练室、乒乓球室、赛事标准篮球场、壁球练习场;紧邻本科生书院的学生活动中心,器乐排练室、录音棚、摄影棚、影音厅、书画室、小剧院等场所亟待同学们去挖掘、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