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层,是小区里的过渡空间,也可以成为社交场所
做的好就会变成社区的“第二个客厅”,运营的差,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闲置的空间当我们走进开发商的样板段时,总会对架空层多了一些美好幻想,但真正交付后用起来,大部分却显得不太如人意
01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品房开始做架空层了不论是豪宅项目还是普通住宅项目,架空层泛会所已经越来越常见了,尤其在南方,一楼潮湿,大部分都做成了架空层根据克而瑞的数据,我们发现2020年所有在售项目中,设计有架空层的比例达到了58%架空层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品质住宅的象征最早提出架空层概念的是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指的是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在20世纪80年代初,架空层才广泛出现在老公房中由于大部分架空层结构墙体多且杂乱、空间零散且大小不一,设计使用就比较有难度,所以在过去不太受到重视在当时,架空层的用途更多的是停车,要么就是堆放杂物过了二十多年之后,开发商才开始把架空层打造成社交活动空间,做架空层本质上也是为了好卖
给人的感觉杂乱无章,不但影响通行,还破坏了小区的整体形象这也是架空层的一大痛点02为什么一楼架空层的会所很难运营起来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做架空层的成本太高先不说开发商从设计到建造架空层花了多少钱,单单是架空层占用这一层,等于牺牲掉了几套可售房源,这个成本就太大了一线城市是很少做架空层的,除了一些豪宅项目会做泛会所空间,一般住宅是很少规划的即便规划,也只有一栋或者两栋楼,不会出现全楼栋都做架空层,成本过高是主要原因比如上海,一套房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如果小区做了架空层等于少卖了几套房,这么算下来开发商是牺牲了很大一部分利益的第二个原因,还是因为架空层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一层架空层泛会所和会所最大的不同,就是会所是带盈利性质的,而架空层属于免费开放的空间,纯粹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空间不盈利反而还要贴钱,比如健身房的器械、布置的一些沙发都是要花钱的高频率的使用下,耐不住设备老化还要重新换、维修,又是一笔费用
泛会所对于普通楼盘来说运营成本太高了譬如几大高成本项目:中央空调、新风等能耗费;保洁、接待、管理人员的工资;各项应急措施的准备等等正因为不是用来盈利的,很多时候架空层也就被忽略了前几年可能还好,时间久了长期缺少运营和维护,只能靠居民、物业自己管理03一楼架空层要怎样做才好用由于大部分架空层结构墙体多且杂乱、空间零散且大小不一开放式空间,可以打造成小运动会所,比如乒乓球室,老年健身房,艺术展厅这样不出家门就可以满足健身需求,业主也可以约着邻居一起到楼下打打球聊聊天而封闭式的空间,就适合做成会客厅,茶室这种雅静的功能区只不过一切的美好设计,都要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很多时候难的不是做架空层本身,而是后期运营第一步,就要把架空层的各个功能空间合理规划好一般老人和小孩待在小区的时间最多,为了保证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活动空间最好增加一些防护设计比如儿童区铺上塑胶地坪,老年人活动区有必要加装一些扶手
而会客厅需要保持安静和私密,最好是和其他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运营最难的一项就是水景,如果没有把握维护好最好不要做有的架空层会加点植物盆栽或布置水景,本意是想呈现美好的景色放在售楼处还能吸引购房者,但放在交付区,长时间不管就成了灾难有水景的地方夏天蚊虫多,有谁会在一楼喂蚊子呢
每一个细小的空间都极为用心它牺牲了一层空间,做成了架空层,设置了“原聚场”、“东东健身”、“平安好医生”等多个主题空间
引入物业在运营,才能让业主走进这个空间真正用起来,且能够保持整洁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从这两个案例中,能看到开发商在架空层里,都投入了长期的运营还增加了人性化的服务,也只有这样架空层,才能真正贴近我们需要的泛会所空间所以你们小区里的架空层,最后都用起来了么,还是在交付后就无人管理,变成鸡肋空间了?欢迎留言和我们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