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级《消费提振》政策的出台,消费主题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虽然我们已经在日常和数据早报中进行过初步分析,但还是有朋友希望深入一点。
好,周二的行情,刚好是一个测试窗口,我们来看看!

市场上大约有五大类主流消费主题ETF(流动性弱的不考虑)。
周二表现最弱的,是跟踪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消费ETF(尾号9928),而消费50(尾号5650)、以及跟踪上证消费80指数的消费ETF(尾号0150)稍好,而港股两大类消费ETF是表现最好的。
如上图,是不是有天差地别的感觉?
这不奇怪,只因消费产业也太大了,ETF的名称难以体现出其内涵。今天是个机会,我们来一个个看看。

第一个是(中证主要)消费ETF(159928),也就是成分股都是和吃喝有关的。这类ETF,最大的特点是白酒占据绝对大权重,其次是食品(乳制品、肉食)和养殖。
那么周二,就是白酒调整拖累比较明显,所以表现最弱。

第二个,是跟踪中证消费50指数的消费50ETF(515650)。特点是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差不多各占一半,还有就是美的集团和茅台的权重很高,都超过15%。
可选消费,就是家电、汽车、奢侈品等用的消费品。
那么周二食品饮料下跌,但是家电这类可选消费比较强,因此还收了红盘。

接下来是最均衡的消费ETF(510150),最大特点是在主要消费和可选消费之外,又多了医药卫生,以上三者权重几乎相同。

从成分股表现来看,周二是药明康德发力带动ETF翻红。
但是因为跟踪上证消费80指数,所以少了美的集团等家电龙头,而汽车成分明显更高。
医药卫生算不算消费?可以这么理解,生活品质提升,离不开医药。

关于恒生消费和港股消费,我们也在《港股消费VS恒生消费,上车大消费谁更合适》一文中对比分析过了。不要问哪个好,成交额有几千万以上的都差不多。


恒生消费的特点,就是服装鞋帽、食品家电这些更传统,也更贴近这次的鼓励育儿的政策。

最后一个港股(香港)消费ETF,我们分析了,这其实是大半个恒生(港股)科技,小米、阿里都在里面,中概汽车股权重很高,不算真正的传统消费主题。
但是也把恒生消费里很多成分股包含进去了,算是一个中和版本。
那么现在怎么选,已经很容易总结出来了。
-(中证主要)消费:有核心资产属性,外资为首的机构对消费复苏总体有预期时爆发更强;
-消费50:吃喝用双线配置,看好食品饮料超跌修复同时,也对家电等可选消费复苏有期待。而家电其实也有地产链味道,并且持续受到以旧换新政策支持;
-消费(0150):消费之外,对医药的超跌也有兴趣,三线配置更稳,毕竟育儿养老也离不开医药卫生,修复空间理论也大;
-恒生消费:有A股缺少的一些服装食品龙头,与育儿政策关联度高,博弈程度较低,也受到港股科技的流动性溢价;
-港股(香港)消费:也许是一个恒生或港股科技可以调仓的方向,有了传统消费成分的调和,可能走得更稳,起码持仓心态会好一些。

消费大势怎么看?一定会有确认反转的那个点。
而随着外资开始重新认可东大核心资产,消费其实比以前要乐观。加之政策的导向,有望总体从局部到总体传导信心,最终用数据确认。
选择消费ETF,理解其中的差异之后,可根据自己的预期优化配置。
木鱼ETF原创分享,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