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5头江豚起家到76头家族逆袭,十年禁渔如何改写“微笑天使”命运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90年的春天,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迎来5位特殊“房客”,它们顶着圆滚滚的脑袋,咧着天然微笑唇,刚被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90年的春天,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迎来5位特殊“房客”,它们顶着圆滚滚的脑袋,咧着天然微笑唇,刚被科研人员从危机四伏的长江干流“打包”过来时,连尾巴拍水都透着紧张。

谁也没想到,这群被迫搬家的长江江豚,35年后竟在21公里长的故道水域搞出了自己的家族,截止到今年的3月24日,天鹅洲已有76头江豚,这也成了全球鲸豚类迁地保护唯一成功案例。

它们的“亲戚”这两年突然开始组团在武汉、南京等大城市江面冒头,网友直呼:“这怕不是长江禁渔太狠,把江猪子都喂成社交悍匪了?”

故事得从1986年说起,那会儿长江里还游着两种淡水豚,自带仙气的白鱀豚和总爱咧嘴笑的长江江豚。可随着挖沙船轰隆、渔网密布,白鱀豚愣是被逼到“查无此豚”,2007年直接挂上“功能性灭绝”的牌子。

眼瞅着江豚数量也开始暴跌,科学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再不想辙,长江真要成无豚之江了!”这时候,湖北天鹅洲的月牙形故道进入了视野。这片水域原本是长江自然改道留下的“二手房”,没工业污染,鱼虾管够,最关键是不通航,妥妥的江豚版“桃花源”。

1990年,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地把5头江豚迁入这片“试验田”。起初大伙儿心里直打鼓:人工挑的“婚配”能成吗?吃惯长江活鱼的嘴能咽下“外卖”吗?没想到这群“微笑天使”适应力爆表,第二年就传来喜讯:有小江豚出生了!

如今的天鹅洲,早不是当年冷清的“安置小区”了。江豚家族成员比刚入住时翻了15倍。科研人员还给它们搞起了“智能社区”,水下摄像头能24小时直播江豚干饭、遛娃,游客站在玻璃观景台就能看见“豚妈”教幼崽用声呐逮鱼。

这群“原住民”还成了输出大户,先后给其他保护区输送了24头种豚,连洪湖、岳阳的江段都能瞅见它们放归的亲戚。

江豚家族的逆袭,离不开背后那场“长江禁渔攻坚战”。2021年1月1日,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开启十年禁渔,堪称史上最狠生态保卫战。以前江边常见“迷魂阵”,现在渔政船天天巡江,逮着非法捕捞的直接扣船罚款。

效果有多猛?鄱阳湖的鱼资源三年涨了12倍,相当于把江豚的“自助餐厅”又扩容了!禁渔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南京市民老杨去年在长江大桥下拍视频,镜头里突然窜出十多个灰影:“我数了整整65头!它们就在桥墩旁边顶球玩,跟下饺子似的。”

不过科学家们没被胜利冲昏头。中科院水生所的报告就泼了盆冷水:虽然总数涨到1249头,但长江干流的江豚保护区其实不太给力,近半高密度栖息地还没划进保护圈,有些保护区里的江豚数量反而比外面跌得更快。

南京那边倒是支棱起来了,2024年观测到65头江豚,比三年前多了3头,全靠限速、限航这些“小区物业式管理”。

眼下最让科研团队操心的,是江豚们的“婚恋问题”。天鹅洲家族现在百来口人,听着热闹,其实都是那5位老祖宗的后代。

为了防止近亲结婚导致基因衰退,他们开始搞“全国江豚相亲大会”,用DNA检测配对象,把鄱阳湖的俊后生和洞庭湖的俏姑娘跨省配对。

2023年从天鹅洲搬去洪湖的18头江豚,就是精挑细选的“优质单身汉”,专为改善外地种群基因多样性。长江十年禁渔,鱼更欢,未来可期!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