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呀,我是杨小浅~
-
01、导语父母的爱,如同整座山那么巍峨,比大海还要深沉。
人生路上,父母总想为子女考虑得更多,更长远。
可是,爱若是太多,过度付出,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因为,帮子女做的事情太多,会让他们变得懒惰,没有上进心,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未来就不会有好的发展。
父母的以下习惯,看似很爱儿女,其实在间接“废掉”子女。

老家一个哥哥,他儿子大学毕业好几年了,马上就要三十岁了。
在家什么都不干,每天不是玩游戏,就是刷视频。
两口子每天把饭都摆在桌上,然后喊儿子吃饭。他心安理得地啃老,家务活也一点都不干。
哥哥做的是工地上的活,赚钱多点但很辛苦。嫂子就在家附近卖点水果,还要管儿子三顿饭,说儿子离不开她的照顾。
和他们儿子同龄的人,不说功成名就,也都娶妻生子,独当一面了。
只有他还躲在父母的庇护下,懦弱无能,没有办法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无声的告白》中写道:“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太过于溺爱孩子,不是一件好事情。
作为父母,如果儿女已经成年了,还对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管,让他们自理的能力都没有,将来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真的爱儿女,要让他们自己去承担一些压力。只有他们懂得自身的责任,才能真正成长,成为优秀的人。

电视剧《小舍得》中的田雨岚,很想让孩子有出息。
所以,给儿子子悠报了很多辅导班,找了最好的金牌老师,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能越来越好。
子悠喜欢观察昆虫,踢足球,交朋友,希望有更多玩的时间。
可田雨岚都否定了,让他将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不要因为任何事情而分心。
虽然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孩子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子悠开始出现幻觉,和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小孩当朋友。
此时,田雨岚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太过激了,反思自己没有给孩子一些空间。她学着调整彼此的相处模式,孩子的病情慢慢地有了好转。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写道:“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
为人父母,都想让子女更优秀。但每一个人的爱好和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
强硬地去干涉儿女的人生计划,只会让子女更叛逆、更冲动,犯错惹祸的几率会更大。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事事操心,只会让儿女活得没有自我,或者过于叛逆,将来更容易走弯路。

彼得·德鲁克说:“人生本就是一条弯路,没有哪个人能够一帆风顺,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才能够走向成功。”
父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且经历太多的事情,经验一定比儿女丰富很多。
一些事情看一眼就知道对错真假,总想用自己的意见去指挥儿女。
习惯了对他们发号施令,帮他们避雷。
但是,有些弯路,儿女自己不去走,就没有深切的体会和感受,还是会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
说白了就是感觉不到疼,就不会长记性。
有些人生的弯路是一定要走的,犯过一些小错,才能知深浅,懂得天高地厚。剥夺了儿女犯错的权利,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让他们自己去撞撞南墙,才知道对错,才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周国平先生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老师,但与儿女都是独立的个体。
尊重儿女,给予他们自由的选择空间,彼此的感情会经营得更顺利,儿女也会更优秀。
-END-
小浅:一个热爱文字,钟情文字,码字十年的作家。业余生活,以字会友。余生,有你们相伴,生活定会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