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氢弹试爆”振奋人心,如今却传来是乌龙?真相到底是啥?

据《南华早报》报道,我国已经研制成功“非核氢弹”,与此同时,我国著名的军事专家杜文龙也在近期介绍了这个新型武器的几大优势

据《南华早报》报道,我国已经研制成功“非核氢弹”,与此同时,我国著名的军事专家杜文龙也在近期介绍了这个新型武器的几大优势。

比如其因为爆炸方式与其他传统武器不同,可以完全地避过各项国际条约以及规则。

最关键的是其可以完全避过核爆炸所带来的核污染,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以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已经给全人类敲响警钟,不可轻易使用核武器。

而“非核氢弹”的出现使得我国拥有了可以拿捏美国的秘密武器。

以至于许多国人纷纷为咱们国家感到骄傲,在这场盛大的庆祝会当中,也有人保持了一丝丝的冷静,并坚持说道:“说这不过是一场乌龙事件。”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是确有其事?还是有人误读呢?

果真有“非核氢弹”的存在吗

《南华早报》在4月20日报道了这个劲爆的新闻,其依据的是一篇名为《爆炸强冲击对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能量激活反应试验研究》的论文。

这篇论文不属于保密性质的存在,且先不说论文的内容,如果我国果真研制成功了所谓的“非核氢弹”,会直接公开这篇论文吗?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对本国最先进的武器研制技术进行保密,这是最常识性的操作。

而这篇论文在2025年3月就发表在了《弹箭与制导学报》上。

如果以上论据还不足以证明《南华早报》在利用夸张的手法,故意渲染事态,那咱们就拿出部分论文的内容再进行推敲。

通过查找关键词,在整篇论文当中我们都没有发现“氢弹”和“核”这样的词汇。

里面与之相关的就是一个试验,我国的船舶集团第705研究室进行了一场化学反应,所使用的物质是常规性的炸药,还有2KG的氢化镁。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氢化镁受到了热解,释放出大量的氢气,由于这个化学过程还自带高温,氢气遇到高温自然爆炸。

氢气与氢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全世界都已经给出了官方的定义,氢弹是啥?

其是利用核裂变装置爆炸能量引发氘、氚等轻核的自持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

我国停止核研究已经二十九年,怎么可能会突然再次重启,若是果真在这个领域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最先发出报道的一定不是《南华早报》,而是《人民日报》。

根据网上发表的言论,还有的人说这种武器爆炸所释放的能量是TNT炸药的十五倍。

美国的TNT炸药在当今世界的排名绝对排名前三,若是这种武器能够释放出超过TNT 十五倍的威力,我国在世界各国眼中就会成为一个极度恐怖的存在。

这意味着我国与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量级。

人类技术的进步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从四肢爬行到学会走路,人类消耗了上百万年的时间。

更何况是技术的进步,在爆炸的时长与威力上提高那么一点点,人类至少需要消耗数十年的努力,这种努力还必须是全身心投入的努力。

这个“十五倍”的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根据论文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这种武器的爆炸时长为2秒多,而TNT 爆炸时长约为0.15秒,通过时间来计算,可以得出十五倍这个数字。

但是时长与威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能强行在两者之间划上等号。

根据资料显示,TNT所产生的温度最高能达到3000,最低也是2000,而氢化镁所释放出的温度不过才1000,在我国古代,就连黑火药都能产生这么高的温度。

至于氢气遇高温而爆炸所产生的威力,根本不足以与TNT 相比。

难道我们能把空中的氢气球爆炸称作新武器的诞生吗?

俄乌战场上,乌克兰士兵拿着新能源汽车里面的氢气罐砸到了俄军的头顶上,这难道可以算氢弹爆炸吗?

因此,千万不能偷换概念,《南华早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南华早报》到底要干什么

追本溯源我们才发现原来《南华早报》不是面向国内中国人的报纸,其压根儿就没有中文版,而是纯英文版,其主要是面向海外。

其创立者是一位英国人,1903年,一个名叫克宁汉在当时还属于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发行了《南清早报》。

主要是用来报道我国以及东南亚一带的风土人情以及时事新闻。

辛亥革命后,其把名字改换为了《南华早报》,从那以后,这份报纸就始终存在。

这家报纸诞生于英殖民时代的香港,其不可避免的会带着西方社会的偏见来看待我国。

虽然其口口声声地表示自己完全中立,但是其已经不止一次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我们国家。

有人可能会说,将咱们国家的一次氢化镁试验提升为“非核氢弹”的研制成功,这不就是为我国贴金吗?这不就是在震慑西方吗?

这怎么能叫为西方服务呢?这明明就是为咱们国家服务啊!

自从我国崛起以后,西方就一直在宣扬我国的存在威胁世界的言论,这难道不是一个证据吗?

我国对外宣称已经停止核武器研究,这一下又搞出一个“非核氢弹”,巧妙地避过了各种规则的限制,可以在将来的战场中大规模使用,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泼脏水吗?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故意把一说成了十,歪曲最基本的事实,《南华早报》包藏的祸心已经无法隐藏,聪明睿智的国人早就看了出来。

在它的报道里,我国的F22雷达的信号已经被提升到了六万倍。

这种故意夸大我国实力的做法,就是在告诉西方各国,我国已经拥有了如此强大的实力,西方各国必须联合起来,一起来对付这个正在强势崛起的国家。

如果以上事例不足以说明《南华早报》的暧昧立场,咱们就再举一个例子。

在它的报道,台湾和中国本应该属于同一个颜色,用来告诉全世界,台湾省是我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却偏偏用两个颜色区分开来,提到我国与台湾的某些冲突时,其没有使用“收复台湾”这样的词汇,反而使用了“入侵台湾”。

这是在搞什么?这难道是在我国服务吗?

其这么做就是在“捧杀”我国,最终把我国推向风口浪尖,因此,对于其报道的“非核氢弹”,已经可以大致确定,这是一个乌龙事件。

评论列表

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 37
2025-04-26 13:29
军事专家杜文龙应该是很严谨的人,其专门做视频为此次试验成功发声,说明此事非虚。倒是本文作者的目的,让人耐人寻味。
用户83xxx58
用户83xxx58 20
2025-04-26 17:41
现在很多假新闻,大家要擦亮眼睛。
用户16xxx79
用户16xxx79 20
2025-04-26 12:28
其实这种非核氢弹安装在导弹上打航母及城市巷战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在航母上爆炸氢气燃爆抽尽氧气使人窒息死亡,对航母损失有限,而是非击沉航母。

珠海冉继红 回复 04-26 14:40
什么叫非击沉,同样炸弹重量,爆炸力增强15倍,你说无法击沉航母?

菲阳讲古 回复 珠海冉继红 04-26 22:51
击沉不了,同等弹药重量下,这种弹药的爆炸冲击力降低了60%,对设备的直接破坏力降低,可能对人员的杀伤力大幅提高,但是很显然冲击力才是击沉击伤舰艇的主要性能指标

Miss Left
Miss Left 18
2025-04-26 15:15
那就是理解上的乌龙,此氢弹非彼氢弹,本来就不是一回事,理解成是这么回事,那当然就错了呗!
邵扛把子群
邵扛把子群 15
2025-04-26 16:02
这个武器是真的,是我国获得过国家级科技大奖80岁的武器老专家,带领团队突破研制的。
莣憂愺草
莣憂愺草 15
2025-04-26 13:57
正能量满满,一、不能牛逼吹破天,应做到实话实说,实事求是。二、必须遵守保密规则。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14
2025-04-26 15:28
使用场景不同,这种炸弹的优点是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消耗氧气多,遇到缝隙可迅速渗透。这炸弹适合面杀伤和火攻,攻击掩体内的目标效果好。
紫菀
紫菀 12
2025-04-26 19:56
有些新型武器不报道的好,等实战的时候才能让对方大惊失色,畏难而退!你报道了,人家也会去推理,也回去制作,就失去了威慑力

用户16xxx13 回复 04-27 09:23
报道出来的代表已经有更强版

16888 回复 04-27 23:45
目的只有一个,不要惹我,要真打起来,在厉害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旋木
旋木 12
2025-04-26 12:13
提防内鬼泄密,保密工作做好[祈祷][祈祷]
GC
GC 11
2025-04-26 15:09
同样是高温,更要看在多大的空间达到1千度的髙温!
自己救赎自己
自己救赎自己 11
2025-04-26 17:12
发明“非核氢弹”这个名字的人,不是个大汉奸,就是个大间谍。
孤鲸
孤鲸 9
2025-04-26 20:23
建议科学家用化名,别让漂亮国下黑手的机会,这些科学家都是中国的宝贝![点赞][点赞][点赞]
魔幻复古集市
魔幻复古集市 8
2025-04-26 12:38
国家安全局应提高科研人员安保措施,防止隐藏间谍特工暗害我科研人员。新闻报道也不能指名道姓泄露科研人员真实身份。
果子毅
果子毅 7
2025-04-26 11:44
讲氢化镁爆炸威力大点都好的,炸不死敌人都可以吓死敌人,这样都好的。

用户16xxx13 回复 04-27 09:24
瞬间高温,不死也失去战斗力了,而且对精密武器装备更是致命

风花雪月
风花雪月 7
2025-04-26 17:42
停止核研究29年了?这话说的太假了吧……[得瑟]

SHENQINBIN 回复 04-27 06:30
应该是停止核试验

用户16xxx13 回复 04-27 09:26
一直在研究,只不过不是原子弹和氢弹这种了

慎言
慎言 6
2025-04-27 08:26
非核裂变材料,当然不能进行裂解反应。这是科学。
tiger
tiger 6
2025-04-27 07:17
非核氢弹,从中文的构词方式上说,没有一点问题,但是老百姓的固有理念中,核和氢弹都是很恐怖的事物,有误导的故意
不要失去理智
不要失去理智 5
2025-04-26 18:23
用非核氢弹这个名称确是误导了,应该称氢化镁温压弹或空爆弹

用户16xxx13 回复 04-27 09:25
这不得不说新闻学的厉害之处了

精品白少
精品白少 5
2025-04-26 19:30
无论怎样说,总之一句话,陈萍这个年轻人,一定会有大出息的。她科研作风扎实,处事方式低调平实,我相信她一定会成功的!愿她在科研道路上,始终不渝往前走!
用户59xxx36
用户59xxx36 4
2025-04-27 07:15
小编绝对受丑国指挥!
金手套
金手套 3
2025-04-26 17:24
非氢弹!温压弹
珠海冉继红
珠海冉继红 2
2025-04-26 14:38
乌龙?小编是不是想尝尝它的威力?
阳光
阳光 2
2025-04-27 15:35
语无伦次,长篇大论,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用户10xxx73
用户10xxx73 2
2025-04-27 13:00
强烈要求:非核氢弹先在小日本的土地上试验一下十颗吧,如果成功再去美国试验一下五十颗吧!
风向决定发型
风向决定发型 2
2025-04-27 09:15
原来是假的
晁元盘
晁元盘 2
2025-04-26 19:47
居然有人相信《南华早报》这种外国媒体[doge]
白涂
白涂 2
2025-04-26 18:52
报道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警告不怀好意之徒。
新欢不敌旧爱。
新欢不敌旧爱。 2
2025-04-26 16:06
关于这样国之重器是不是不发表的这么详细,只把它的威能爆出来,起到应有效果就好了!
NormalkidC
NormalkidC 2
2025-04-26 13:52
不管有些人信不信,我相信咱妈的实力[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hyj9916
hyj9916 2
2025-04-27 11:35
新型云爆弹炸药,改变云爆弹爆炸模式,还大幅度提升了威力[点赞][点赞][点赞]
水上漂漂
水上漂漂 2
2025-04-26 21:22
不要被这种文章误导了
火云邪神
火云邪神 2
2025-04-27 00:03
夸大了,我们就是用来人工降雨的!
此刻想吃肉P
此刻想吃肉P 1
2025-04-26 16:50
直接说氢化镁中的氢是不是氢?如果是氢,进入战斗部,此弹不能称氢弹?
甘二宁
甘二宁 1
2025-04-26 11:32
咋发表的,现在是4月,咋就1O月
我好中意妳-
我好中意妳- 1
2025-04-26 20:07
咋了
爱立信
爱立信 1
2025-04-27 09:34
别揭露我们忽悠局的工作好吗!
斛枫畅享
斛枫畅享 1
2025-04-27 07:45
这个非核氢弹之前偷换概念而已,其实是温压弹。
青松
青松 1
2025-04-26 21:52
国家出来澄清了,我就信是件乌龙事
疾风落叶
疾风落叶 1
2025-04-26 22:42
你这汉奸心酸了还是心虚了,捶胸顿足的说不服也不行!
sunshine
sunshine
2025-04-27 09:38
军事专家也只是凑热闹要流量,什么时候真正研究过这些报道,埃及购买歼10,杜文龙也是所谓的信以为真
简单,生活
简单,生活
2025-04-27 18:57
真相就是虚虚实实 实实虚虚 美帝摸不着头脑 [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