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财经漫谈:让A股次第上涨才是"稳股市"之精髓

《财经漫谈:让A股次第上涨才是"稳股市"之精髓》当上证指数再次跌破3000点时,市场上弥漫着焦虑与迷茫。

《财经漫谈:让A股次第上涨才是"稳股市"之精髓》

当上证指数再次跌破3000点时,市场上弥漫着焦虑与迷茫。有人将股市暴跌归咎于外资撤离,有人抱怨政策反复无常,更多人陷入追涨杀跌的怪圈。这种非理性波动背后,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发现机制。真正的"稳股市"不应追求指数刻意的横盘或单边上扬,而应构建一个能让优质资产持续创造价值的生态系统,这正是"次第上涨"的深层内涵。

一、暴涨暴跌的市场困局

A股市场始终未能摆脱"牛短熊长"的魔咒。2015年杠杆牛市仅维持半年便崩塌,蒸发市值超过25万亿元;2018年贸易摩擦引发全年下跌,千股跌停频现;2022年美联储加息冲击下,主要股指跌幅均超15%。这些剧烈波动不仅摧毁投资者财富,更导致资源配置功能失灵。统计显示,过去十年A股上市公司平均市值波动率达68%,远超成熟市场的25%。

非理性繁荣往往埋下系统性风险的种子。2014-2015年场外配资规模突破2万亿,股指期货杠杆率高达10倍,最终演变为流动性危机。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日经指数年均涨幅达30%,却在1990年瞬间崩盘,二十余年未能恢复元气。历史教训反复证明,脱离经济基本面的暴涨终将以更惨烈的方式回归价值中枢。

二、慢牛市场的运行机理

美国股市十年长牛的本质是企业盈利驱动的价值增长。标普500成分股净利润从2010年的900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8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7.2%。苹果公司市值攀升源于iPhone产品迭代带来的持续盈利,而非概念炒作。这种内生性增长构筑了坚实的估值基础。

制度设计是慢牛市场的基石。纽交所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近十年淘汰企业超过3000家,优胜劣汰机制保障市场健康。反观A股,尽管注册制改革推进,但"不死鸟"现象仍存,部分ST公司靠财务手段苟延残喘,扭曲了市场定价功能。

投资者结构决定市场生态。美国机构投资者占比60%以上,养老基金、共同基金追求长期收益。而A股散户占比仍达60%,高频交易加剧市场波动。培育专业投资力量,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特性。

三、构建良性循环的市场体系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提供了有益探索。中芯国际从受理到上市仅用45天,宁德时代市值突破万亿,反映市场正在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估值体系。这种制度安排让真正具备成长潜力的企业获得合理定价,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

退市机制常态化是关键突破口。2023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ST长生、康得新等重大违法企业相继出清。这如同为市场安装净化器,倒逼上市公司提升质量。当壳资源价值归零时,市场才会聚焦内在价值。

投资者教育需常抓不懈。基金定投模式在成熟市场普及率达40%,而我国不足10%。通过推广指数基金、REITs等工具,引导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当市场参与者都成为理性资本配置者时,"慢牛"才能水到渠成。

站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历史节点,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稳定"。真正的稳定不是政策托市的短期维稳,而是建立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市场机制。当优质企业如春笋般涌现,专业机构如基石般稳固,长期资金如活水般流淌,A股必将走出有韧性的攀升曲线。这场静水流深的变革,终将在时光淬炼中绽放出成熟市场的璀璨光芒。

(附记:“稳股市”不是让股市既不涨也不跌,四平八稳、稳如泰山、十几年二十年还是老面孔!“稳股市”的精髓要义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得让股市不停地涨、“直冲霄汉”!只有股市生态环境好了,股民信心足了,股市有机会赚钱了,才算真正的“稳股市”了!当然,这只是一介平民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