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庆余年2》差评不断,问题究竟出在哪?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庆余年2》,自开播便话题不断,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伴随而来的并非一边倒的赞誉,而是铺天盖地的差评。这部承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庆余年2》,自开播便话题不断,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伴随而来的并非一边倒的赞誉,而是铺天盖地的差评。这部承载着无数观众期待的续作,为何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深入剖析,便能发现其在剧情、演员、制作等多个维度都存在明显不足。

剧情:拖沓、混乱与魔改

《庆余年2》的剧情拖沓问题十分严重。开篇围绕范闲“假死”展开的背景交代过于冗长,前五集都未能高效进入主线,大量繁杂且枯燥的情节堆砌,让观众感到疲惫与困惑 。就像范闲秘密回京见庆帝,解释自己的计划后,剧情没有顺势快速推进,反而衍生出多条不相关支线,如抱月楼案件的调查,节奏极为缓慢,几集看下来都难以发现关键证据,主线故事变得模糊不清,观众很难猜到后续走向,追剧兴趣大打折扣。

剧情逻辑也存在诸多漏洞。范闲假死本是为调查二皇子,可剧中之前的恩怨被弱化,悬念感骤减。在抱月楼案件里,相关人物迅速洗白自己,不符合正常的逻辑推理,给人一种强行推进剧情、拉时长的感觉 。此外,范闲在行为上存在双标,他利用轻功飞进皇宫,让侍卫跑腿、公公掩护,可回头查抱月楼时又对他人利用特权嫉恶如仇,这种人设的矛盾让观众难以接受。

在剧情改编方面,编剧似乎过度自信,没有将剧本与影视语言完美融合。新增人物和情节生硬,无法很好地融入主线,叙事变得支离破碎 。相比第一季紧密围绕范闲的成长、权谋斗争展开清晰连贯的故事,第二季显得杂乱无章,既失去了权谋剧应有的烧脑与紧张感,又没能将新加入的喜剧元素自然融入,反而弄巧成拙,让整部剧风格不伦不类。

演员:表演浮夸、人设崩塌与新演员水土不服

除了陈道明、吴刚等老戏骨依旧保持着精湛的演技和松弛的表演状态外,年轻一代演员在《庆余年2》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他们表演痕迹过重,显得十分浮夸。比如剧中一些“戏中戏”情节,演员用力过猛的表演让真实感全无,观众难以沉浸其中 。与第一季演员自然松弛的表演相比,差距明显。

部分角色人设与第一季相比发生了严重崩塌。庆帝原本的威严在剧中消失不见,偶尔的傲娇表现与第一季那个掌控天下、霸气十足的形象大相径庭;太子变得木讷、皮笑肉不笑,二皇子则变得古灵精怪,失去了原本的稳重,这些变化让观众难以适应 。主角范闲也有变化,俏皮感减少,情感虽更浓厚,但处理事情的态度与第一季相比也有差距,让观众觉得角色前后不一致。

新加入的演员表现也备受诟病。吴幸键饰演的言冰云,颜值和演技都未能得到观众认可,其频繁抿嘴的小习惯让观众出戏,全程面瘫式的表演也无法诠释出言冰云这个角色的复杂性 。王楚然饰演的桑文,配音现代感十足,毫无古装韵味,表情管理和台词功底也存在问题,瞪眼、尬笑等表演被观众吐槽为矫揉造作。

制作:广告植入生硬、特效场景降级

广告植入问题在《庆余年2》中也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追剧体验。剧中广告时长较长,且插入方式生硬,甚至采用电视剧形式插播广告,在剧情紧张时刻突然插入广告,瞬间打破观众的沉浸感,让观众十分反感 。在如今观众对广告植入容忍度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如此直白、频繁的广告植入无疑是在挑战观众的耐心。

特效和场景制作方面,相比第一季也有所降级。部分特效质量下降,看起来不够逼真,一些打斗场景的特效甚至显得粗糙。场景制作上,群演数量不足,一些宏大场面显得冷清,缺乏应有的氛围感 。作为一部大制作的古装剧,观众对其特效和场景有着较高的期待,而第二季的表现显然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

《庆余年2》差评不断并非偶然,剧情、演员、制作等多方面的问题共同作用,让这部剧辜负了观众的期待。对于国产剧续作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警示:想要延续前作的辉煌,必须在各个环节精心打磨,尊重观众的智商和审美,否则即便拥有强大的IP基础和观众基础,也难以逃脱口碑崩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