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祖上到底有怎样的背景,让他有机会从一个落地秀才转眼就成为同知府的正五品官员呢?二十来岁的袁世凯,为啥能直接进入到周边人才云集、幕僚无数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视野,并被李鸿章一再保举呢?身为河南项城人的袁世凯,为啥在淮军体系里关系户一大堆,淮军将领们为啥都把他当自己人呢?
袁世凯被袁保恒拎到北京后,真正对袁世凯实施管教的正是这个之后和他有不少交集的叔叔,袁甲三的次子、袁保恒的弟弟袁保龄。

图1.旅顺袁保龄塑像
袁保恒把袁世凯带到北京的时候,袁保龄正在给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编写帝王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这个时候的袁保龄,一直都在京城编书,时间相对充裕,管起袁世凯来也更为方便也很是上心。可不论袁保龄想多少办法,根本无心科举的袁世凯,一样没办法达成叔叔们的最低预期。到最后,袁世凯连秀才也没考上。

图2.同治皇帝
1881年,无心科举的袁世凯,投奔驻扎在山东登州的、嗣父袁保庆的把兄弟吴长庆的庆军,成为吴长庆的幕僚。紧接着在1882年秋,袁世凯跟吴长庆进入朝鲜,平定朝鲜内乱。随之,袁世凯便开始了与朝鲜长达十三年的纠缠关系。

图3.李鸿章
而几乎与袁世凯同步,因为编撰同治皇帝实录有功,被赏赐二品顶戴的袁保龄开始进入到李鸿章的视野,成为李鸿章北洋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据说袁保龄是由于和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是同事,且关系很好,才有机会和李鸿章走到一起的。
李鸿章认为袁保龄既懂工程机械、又通晓经济,是才能俱佳的官员。在1881年,李鸿章以北洋急需袁保龄这样的人才为由,将袁保龄调到了天津的北洋大臣衙门,帮助自己管理北洋海防营务。就这样袁保龄、袁世凯,这对叔侄,同时成为了袁甲三小老弟李鸿章所领衔的北洋体系的成员。

图4.袁保龄合影
晚清民国名人家族系列第一辑袁世凯家族第八期,关于袁世凯家族的介绍就到这里。感谢支持,拜托大家关注、点赞、讨论、转发。
历史深处,晚清民国名人家族系列将持续关注影响近代中国的名人家族,让我们一起理清复杂关系下的家族脉络,读懂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真实历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