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汪小菲马筱梅携子女返北京,一家五口亮相麻六记,与张兰破冰同框

2025年4月19日中午的北京国贸商城,当汪小菲搂着11岁女儿汪希玥走出电梯时,商场保洁员王阿姨差点没认出这个戴着棒球帽

2025年4月19日中午的北京国贸商城,当汪小菲搂着11岁女儿汪希玥走出电梯时,商场保洁员王阿姨差点没认出这个戴着棒球帽的男人。

三个月前还因争夺抚养权在法庭上暴瘦的"京城四少",此刻正轻声细语地给女儿整理马尾辫。

这场跨越台湾海峡的监护权拉锯战,在历经83天的法律程序与舆论激辩后,终以最温和的方式尘埃落定。

根据台湾地区《民法》第1094条规定,父母离婚后若行使监护权一方离世,子女监护权自动转移至生存方。

大S于2025年2月3日因流感并发症离世后,汪小菲依法获得11岁女儿汪希玥与9岁儿子汪希箖的监护权。

台湾知名律师吕秋远指出:"即便大S生前通过离婚协议获得单独监护权,其离世后监护权必然回归生父,这在法理上不存在争议空间。"

但实际操作远比法条复杂。汪小菲团队耗时27天完成两岸司法互助认证,包括子女大陆户籍公证、台湾监护权转移文书验证等程序。

据北京市公证处披露,涉及两岸继承与监护权的文件认证量在2025年3月同比激增43%,主要源于类似跨境家庭纠纷。

S妈黄春梅在2月11日向媒体坦言:"我们第一时间交还了孩子的护照和户籍誊本。"

这位72岁老人曾试图以"最小变动原则"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请临时监护权,但法官认为汪小菲提供的北京别墅居住证明、国际学校入学文件及专业育儿团队资质,已充分证明其抚养能力。

台北市教育局数据显示,2025年春季学期跨境转学生同比增加19%,侧面印证两岸家庭结构加速流动。

具俊晔的退出成为关键转折。这位韩国艺人在2月8日发表声明:"虽与孩子们建立深厚感情,但法律上始终尊重生父权利。"

据台媒调查,具俊晔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主因,是其个人资产仅约800万新台币(约合180万元人民币),难以通过台湾严格的收养资格审查。

在这场监护权转移中,张兰的角色堪称"破冰者"。3月15日,她被拍到携台湾特产前往S妈住所,这场持续2小时45分的会面,最终促成徐家同意孩子寒暑假返台探亲。

知情人士透露,张兰承诺保留大S生前在信义区的豪宅作为"台北联络处",并承担每年两次的私人包机费用。

商业嗅觉敏锐的张兰,将这场家庭和解转化为品牌营销。4月2日,"麻六记"推出限定版"团圆四件套",内含台湾凤梨酥与北京驴打滚,首日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直播间里,她边演示凤梨酥吃法边感慨:"食物是最好的和解剂。"

汪希玥房间里的倒计时日历定格在4月17日,这是她与弟弟在台北美国学校的最后一天。

据班主任透露,姐弟俩的告别仪式充满童真——汪希玥将最爱的樱花标本分给同学,汪希箖则把乐高城堡留在教室"寄存"。转学文件显示,两人将于9月入读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该校特意安排台湾籍教师负责过渡期心理辅导。

4月19日的北京之行,实为精心设计的"软着陆"。

汪小菲团队提前三个月委托儿童心理专家设计适应方案:首周参观故宫、长城等文化地标;次周体验胡同生活;第三周正式入住顺义别墅。当日被拍到的国贸行程,正是计划中的"都市认知课"——让孩子直观感受北京的商业活力。​

5月17日的婚礼,将成为这个重组家庭的首次公开亮相。马筱梅在4月16日的直播中透露:"孩子们会参与婚礼设计,玥玥主动提出要当花艺顾问。"

这位准新娘特意将婚纱发布会推迟至5月10日,避免舆论过度聚焦子女。

据婚礼策划公司披露,现场将设置"记忆长廊",陈列大S与汪小菲的结婚照、子女成长影像。这种设计既尊重过往,又彰显新生的家庭形态。

受邀嘉宾名单显示,除双方至亲外,主要为大S生前密友及汪小菲商业伙伴,刻意避开娱乐记者。

S妈在4月20日的采访中仅回应:"只要孩子快乐就好。"这种克制与2025年初激烈反对形成鲜明对比。

台媒风向也随之转变,《联合报》4月21日社评指出:"当法律程序完结,舆论更应关注儿童福祉而非家族恩怨。"

值得玩味的是,大S遗产分配协议中明确规定:汪希玥姐弟每年可支取1000万新台币(约合222万元人民币)作为教育基金,该条款由两岸律师共同拟定,确保跨越司法管辖区的可执行性。

台北地方法院档案显示,类似"跨境教育信托"案例在2025年新增37例,折射两岸家庭财产规划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