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中马合作项目中,中方就赔偿金问题向马方发出强硬声明。中国近年来在经济与科技领域飞速发展,高铁技术更是走在世界前列。在“走出去”战略推动下,中国积极与各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其中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一度成果丰硕。马来西亚作为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在经济、军事等多领域有着密切往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双方曾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期望借此促进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加强区域互联互通。
马来西亚东岸铁路项目(资料图)
在众多合作项目中,东海岸衔接铁道项目备受瞩目。这条规划中的高铁线路,预计全长688.3千米,从吉隆坡延伸至吉兰丹。项目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马来西亚东马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马之间的经济差距。在马来西亚的设想里,该高铁一旦建成,将成为东马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动沿线城市的旅游、商贸及就业,甚至有望成为马来西亚的地标性建筑。
中国在该项目上展现出极大诚意。考虑到马来西亚的经济状况,不仅同意其分期付款,还提供了大笔低息贷款。建设过程中,除了当地实在无法采购的材料,其余材料均在马来西亚本土采购,人工方面除技术和指导人员外,基本使用马来西亚本地人。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相关产业带来了大量订单,还为当地工人提供了较高的工费及免费培训,可谓是“赔本赚吆喝”,一心促进双方合作发展。
但项目推进过程中却波折不断。2018年,新上任的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突然叫停项目,给出的理由是项目花费太大,国内面临债务危机风险。然而,该项目在纳吉布政府时期,已经过多次核算,还聘请了世界知名财政公司进行评估,并且为了顺利推进,纳吉布政府还亲自与中国商谈更低利息的贷款。所以,马哈蒂尔政府的这一决策,很难不让人怀疑背后存在政治因素。
高铁(资料图)
面对项目叫停,中国迅速派出专家组前往马来西亚进行商谈。为解决马方提出的难题,中方专门制定了更为实惠的方案,将原本160亿美元的项目成本降至100亿美元,还提出免息换取两年经营权的方案。此方案既能为马来西亚节省大笔利息费用,又能为其培训大批高铁从业人员,方便后续项目运营,可以说完全站在了马来西亚的立场考虑。马哈蒂尔表面答应,可随后马来西亚环保部门却以项目破坏环境为由,再次叫停项目,背后疑似有政府支持。至此,中方意识到马方有违约倾向。
根据合同规定,马方因单方面原因违约停建,需向中方支付358亿人民币的经济赔偿。但马方对此并不重视,以各种理由拖延,回避给出具体解决时间。面对马方的无赖行为,中方果断采取措施。由于中马合作不止铁路项目,马来西亚此前向中国订购的18艘军舰尚未交付,中方遂喊话马方,若90天内违约金不到账,将扣押这18艘军舰。这18艘军舰包括4艘近海舰队舰艇和14艘新式护卫舰,价值约590亿元,对于海军装备相对老旧的马来西亚来说,这批军舰至关重要,将极大提升其海军战斗力和影响力。
马哈蒂尔(资料图)
马哈蒂尔政府这才意识到中方动真格了,试图从日本借钱支付赔偿,却遭到日本拒绝。无奈之下,马哈蒂尔只能重新与中方回到谈判桌。中方考虑到该项目是在东南亚的重要布局,且马来西亚可能确实难以承担赔偿,在马哈蒂尔诚心商谈后,没有坚持撤资索要赔偿。目前,该高铁项目重新启动,已完成约四成,预计2027年通车。
这一事件充分表明,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始终秉持合作共赢原则,愿意以真诚态度帮助合作国家发展。但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中国也绝不手软,会坚定捍卫国家利益。中国不再是过去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在国际合作中拥有足够的实力与底气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这一事件也为其他国家敲响警钟,在国际合作中应尊重合同,坚守诚信,共同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国际合作环境。未来,希望各国能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促进国际合作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