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单方面掀起关税风暴,首个受巨大冲击的,竟是出口中国的猪杂贸易?
猪杂包含猪身上除了大块肉之外的所有边边角角部分,大多指内脏,也叫下水。
然而在这场博弈中,32万吨美国猪下水的命运却悬于一线,滞销风险急剧攀升。
而美国猪下水长期以来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短时间内,可以说没有替代市场。
与大豆等农产品不同,猪下水在全球范围内的消费市场都比较狭窄。
除了中国和少数亚洲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猪下水的接受程度要看贫富差距。
在美国国内,猪下水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部分美国人是不吃动物内脏的,觉得它们外观不够吸引人,味道也古怪。
于是这部分被视为“垃圾”,就连宠物食品制造商,都很少将其纳入原料范围。
在屠宰场,大量猪下水被直接丢弃或低价处理,成为令美畜牧业脑热的“累赘”。
作为猪肉的附属产物,这些边边角角却被中国人融入到五花八门的地方菜系中。
就问老一辈的中国人,谁没正儿八经的挨过饿?
饿极了的时候,猪下水都是上好的荤腥补味,更别提什么恶心吃不下。
从东北的溜肥肠,到广东的卤猪脚,每道以边角料做成的菜肴都存在着烹饪智慧。
中国老祖宗从一开始,就掌握着对各种下水去腥增香的妙法。
说起来,一些读者恐怕提起那些鲜香麻辣的下水菜名,都能直接馋的掉口水。
卤制的猪大肠口感醇厚,爆炒的熘肝尖鲜嫩爽脆,炖煮的猪肚鸡,更是汤汁浓郁。
无论是卤、煮、炒、炸还是炖,都能将原本的异味去除,转化为美味。
这些独特的烹饪方式,让猪下水在中国成为了备受欢迎的美食。
而且中国没有宗教禁忌对猪下水食用的限制,这使得猪消费市场更为广阔。
但镜头转回美国国内,对猪下水的消化能力却极其有限。
即便降价促销,也难以激发本土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可是这么庞大数量的下水,美国该作何处理呢?
由于大量积压的猪下水不仅会占用冷库的仓储空间,增加存储成本。
还可能因长期积压而导致变质,不仅不能吃不能卖,还会腐烂发臭令人恶心。
因此屠宰场还得进行无害化处理,本来猪肉因为关税就赚不到钱,再处理这些更是有心无力。
美国猪下水想要打开国内市场,短期内几乎无法实现。
所以他们发现了潜藏的中国市场,不敢想第一个发现这条门路的人该有多高兴。
可如今这条路子也要被关税政策给彻底堵死了,你说这不得罪人吗?
所以加征关税别总以为会影响到的是什么远离生活的企业,其实是方方面面。
因为目前美国民众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从上到下,衣食住行,各种无孔不入的影响。
动荡即将到来,但中国的企业们却信心十足,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了,尽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只要和人民站在一起,就能抵万难!
写在末尾
对于美国这些暂时处理不了的猪下水,大伙怎么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