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欠薪4亿的哪吒,还能在海外闹多久?

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浪潮中,有一匹黑马悄然崛起,那就是哪吒汽车。几年前,这家成立不久的公司以其性价比极高的产品获得了无数消

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浪潮中,有一匹黑马悄然崛起,那就是哪吒汽车。几年前,这家成立不久的公司以其性价比极高的产品获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夺得了国内新势力造车的销量桂冠。这一时期,哪吒汽车凭借低至5.99万元起的哪吒V和一系列紧跟市场需求的车型,成功吸引了大量追求实惠的年轻消费者和家庭。如今的哪吒汽车却身处舆论风口浪尖,境遇堪忧,面临着员工罢工、巨额欠薪和订单减少等多重危机。这究竟是一家企业的转折,还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缩影

在今年的第46届泰国曼谷国际车展上,哪吒汽车成功斩获了1219辆订单,成为中国品牌中排名前列的企业,展现出它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然而,回到国内,哪吒汽车面临的现状却是截然不同。许多员工因公司拖欠社保和工资,纷纷通过联名信和劳动仲裁来追讨近4亿元的欠款。这种“墙外狂欢墙内哀嚎”的荒诞景象引发了大众的思考:怎么一度辉煌的哪吒汽车,竟然在一夜之间陷入了如此狼狈的境地?

让我们来看看哪吒汽车的辉煌往昔。自2018年起,哪吒汽车凭借着一系列性价比极高的电动汽车在市场上迅速崛起,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线日渐丰富。过于依赖低价策略使得哪吒汽车在扩展市场份额时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尽管前期融资669亿元,获得228.44亿元的资金支持,却根本无法弥补车辆生产与研发的巨大费用。根据财报,哪吒自2021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达183.73亿元,2023年末现金余额仅剩28.37亿元。出乎意料的是,仅在去年二季度,银行就抽走了30多亿元贷款,彻底打破了哪吒汽车的资金链。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前CEO张勇据传已悄然离职,管理层的不稳定进一步加剧了员工的不安情绪。很多员工开始出现社保断缴、工资减半的情况,甚至连正常的工作环境都难以维持。曾经在惠民政策下享受低价购车的消费者,如今不得不面对哪些不能支付待遇的员工背后的困境。

作为一家正在经历巨变的企业,哪吒汽车内部的员工关系也愈发紧张。通过前员工的反馈得知,一些员工在离职时被承诺的“n+1”赔偿在拖延至今仍未兑现。这让很多人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们曾对公司抱有希望,认为国有资本的支持不会让公司倒下。然而,现实却是如此冰冷,信任感也在危机中逐渐崩溃。员工们为争取权益而发起的行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公司的管理层更是缺乏透明度和沟通。

这种管理危机在产品策略上也得到了印证。哪吒汽车在经过数轮融资后,对于未来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研发方向缺乏清晰的规划。在高端市场的布局上,哪吒S的表现成为了一个尴尬的转身。初期其售价被设定在19.98万元,寄予厚望,但最终年销量仅为2万辆,这显然没有达到公司当初的预期。这让市场对其品牌形象产生了疑虑,更让消费者怀疑这种从低端转向高端的策略是否科学。

陷入困境的哪吒汽车不仅面临国内市场的巨大压力,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遭遇了机遇和挑战。尽管国内销售遇冷,但在海外市场的一系列动作让外界刮目相看。以泰国为例,哪吒早在2022年就开始布局。在今年的车展上吸引了数万名潜在客户试驾,并参与了当地的新能源推广。在此次车展上,哪吒汽车的展台吸引了泰国财政部副部长的到访,而这正是哪吒品牌塑造的一次重要机会。

哪吒汽车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展开合作,计划建设三个电池维护中心,以增强售后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品牌在泰国市场的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给与的100亿泰铢的授信为其生产及销售网络扩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海外市场的表现不仅为哪吒汽车带来了销售的希望,更为其在国内市场的困境提供了缓解的可能。

在泰国市场的成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哪吒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急剧下滑。2018年至2020年的快速增长令人瞩目,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环境的剧变,竞争者如比亚迪、蔚来等纷纷发力低端市场,使得哪吒汽车的优势逐渐被侵蚀。那种通过简单的价格战来获得市场份额的策略显然再难以行之有效。随着各家企业进入到更为精准的市场竞争阶段,哪吒汽车必须在未来做出严肃的战略调整,以避免被市场淘汰。

面临如此困局,哪吒汽车又该如何自救?或许在未来的转型过程中,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生存之道。有效的管理与人性化的员工政策必不可少,同样重要的是进行技术研发的投入,在智能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中,提升自身的技术竞争力。没错,哪吒汽车需要在技术创新上多做文章,以便追赶行业先行者的步伐。有数据表明,比亚迪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占其营业收入的18.7%,而哪吒汽车的研发投入比例不足8%。这一差距将直接影响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的哪吒汽车,面对的选择与未来之路都充满挑战。除了在泰国市场上的争取成功外,需尽快向投资者、消费者及重要的员工解释透明的管理运作,尤其是偿还拖欠的薪资问题,这不仅是对员工的尊重,更在于企业的基本道义责任。如果哪吒继续忽视这一问题,它未来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与信任危机。

正如一次战略决策的蝴蝶效应,哪吒汽车的辉煌与苦难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在风光的背后,也许隐藏着市场的严酷现实。从“销冠王”到“欠薪王”的转变,成为反思的契机,告诫创业者们:在商业竞争中,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措施,切忌一味追求短期利益。或许,哪吒汽车在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后,能在更广阔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新的生机,继续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哪吒汽车的故事,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惨痛的教训。它不仅是个体企业的经历,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在当前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在波动中前行、勇于自我革新、拥抱挑战,将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期待着哪吒汽车能在困难中迎来复苏,不断开辟出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