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晗/文

费扬古出生于顺治二年,是顺治帝孝献端敬皇后之弟,父亲是内大臣三等伯鄂硕,满洲正白旗人,家世显赫。因生得一幅魁梧强壮的外形,于十四岁便承袭了父亲的爵位。
一、平定吴三桂叛乱
后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乱爆发,费扬古便跟随安亲王岳乐率兵到江西围剿叛乱的吴三桂。敌将黄乃忠纠集万余叛军自长沙进犯袁州,费扬古与副都统沃赫、总兵赵应奎帅兵迎击,大胜而归,从此免去了此方叛乱。
待到康熙十五年,费扬古又在萍乡击败了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费扬古将其击败后乘胜追击,围攻长沙累战累捷。三年后,费扬古又在武冈击败吴国贵。师还,被提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大臣。

二、防务西北,功勋卓著
康熙二十六年,漠西蒙古噶尔部叛乱,并于康熙二十七年五月越过杭爱山大举进攻漠北的土谢图部,后乘胜渡过土拉河侵入车臣部牧地,漠北各部纷纷南下,奏请归顺清朝。此时,若清朝不接受漠北各部,那么他们必然被准噶尔部吞并,如此将对清朝造成巨大威胁。情况一度十分严峻,康熙帝也觉得是时候攻打准噶尔部。
于是,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命费扬古前去科尔沁征兵,并协力。当年秋天,费扬古等人于乌兰布通之战中将噶尔丹击败。后康熙三十二年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守归化城,又过了一年噶尔丹遗使来朝,请求入贡。
此时,同样由费扬古相迎并且路护送他们,费扬古思虑再三将一众人留在了归化城。随后上书康熙帝之后,康熙同样也察觉到噶尔丹表面与朝廷修好,实为探听虚实虚实,康熙帝遂命人下谕谴责尔丹的使臣,并将其遗还。同年七月,康熙帝听闻尔丹仍有进犯窥伺之意图,便命令费扬古与右卫将军前去抵御。希福曾请求增加派兵,康熙帝觉得他是恐惧害怕且没有真才实干,便免去了他的军务,将尔丹一事全权交由费扬古处理。可见康熙帝对费扬古不仅仅是信任,对其作战能力更是认可。
所以在此期间,费扬古的能力以及功绩都被康熙帝看在眼里,所以在这之后不仅一再提拔于他,更是将其女儿乌拉那拉氏指婚给了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其后,费扬古的女儿乌拉那拉氏作为嫡福晋,在胤禎继承皇位之后,登上了皇后之位。

三、继续北上破敌
康熙在三十五年,康熙帝曾御驾亲征。其中费扬古亦率领三路大军中的一万四千精锐日夜兼程,但在此次战役中,康熙并未得遇尔丹主力。而事实上噶尔丹在经过五昼夜的狂奔后,抵达了位于库伦的昭莫多,并于此处被费扬古所率领的西路军击败,并将噶尔丹的主力全部歼灭。
正当噶尔丹故地失守,进退两难之时,费扬古在康熙三十六年又参加了第三次对噶尔丹的战争,但此次战役还未来得及开始噶尔丹便自杀身亡。
因为费扬古因在平定噶尔丹这场漫长的战斗中功勋显著,康熙帝遂封其为一等公爵。且当噶尔丹的战事最终结束,费扬古奉命调离的那天。归化的百姓们纷纷为他送行,后来为他修祠立像,用来纪念他在这场战争中保家卫国的功绩。从侧面也能看出费扬古是一位清正廉洁,治军严谨的将领。由此,康熙帝也更加的重用他。
(清史稿》中亦记载了康熙帝曾褒奖费扬古说他深谋远虑,有勇有谋,是康熙帝不可多得的一员大将。
后来康熙帝也曾提到过这场战役,他回忆时说:朕曾经想要御驾亲征,但文武百官全部都劝阻朕,只有费扬古的谏言符合朕的心意。就这样,康熙帝才和费扬古等人一同出兵西北,时年不顺,沿途一路上水草贫乏,但费扬古却都想办法克服了。康熙帝还曾总结说,只要有费扬古参与的战事,费扬古全部都会灵活调遣,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所以往往都能成事。

四、英雄离世
费扬古于康熙四十年,跟随康熙帝巡视索约勒济,中途生病,康熙派遣大臣送他归还京师。此时康熙帝便下诏命昭武将军马思喀代费扬古领军。康熙帝还下旨,在费扬古回京之后,仍然为侍卫内大臣,另外加封一等公。但这一条却被费扬古以未能生擒噶尔丹为由上书请辞了。他再三退却,康熙帝却坚决不准,此时康熙帝便提出了之前想要亲征之时,众人都竭力劝阻,只有费扬古一人有勇有谋,当机立断,这才有了西征噶尔丹大胜而还的喜事。
康熙帝同样提到:西征途中水草困乏,费扬古却毫不在意,勇往直前克服了一切困难,直捣昭莫多,将贪婪狡猾的尔丹部击溃。费扬古多年来于边疆统兵驭将,他的能力远在许多将领之上。康熙帝爱才心切,深刻明白知道千兵易得,一将难求。这一路上,若是没有费扬古为康熙帝精心谋划,调兵遣将,恐怕噶尔丹一役不会有这么顺利。
所以在费扬古病重之时,康熙帝曾驻跸一日,还亲自去探望他的病情,赐给他许多御帐,蟒缎和鞍马,还从内帑里拿出银五千两银子赠予他。但费扬古最终还是去世了,就在回到北京不久后这位传奇大将的一生就此落下了帷幕。事后康熙帝十分悲痛,赐予祭葬,谥号襄壮。并让他的儿子承袭一等候、兼拖沙喇哈番。(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内容来自道客巴巴
参考文献
[1]陈秋速.诞生茂族,联姻皇室--九门提督费扬古传奇生平及其家族往事[.紫禁城,2014(S1):80-83.
[2]杜家骥,正蓝旗主德格类又名费扬古及其史事考1.满族研究2000(04):24-2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