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诡异三国,孟获破局之路
1
睁开眼,我发现自己成了被诸葛亮生擒的孟获。他手持羽扇,轻点我的肩膀:
「孟获,七擒七纵,只为赠你七言。

1
睁开眼,我发现自己成了被诸葛亮生擒的孟获。他手持羽扇,轻点我的肩膀:
「孟获,七擒七纵,只为赠你七言。
「其一,务必阻北伐。
「其二,司马懿可借不可信。
「其三,赤壁之战乃假,周瑜尚在人世。
「其四,曹丕、刘禅为破局关键,择其一赴东吴。
「其五,东吴险恶,万勿暴露。
「其六,我铸大错,命不久矣,再见我时,点燃七星灯。
「其七,钟响八声,人间炼狱,无力回天。」
诸葛亮离去后,我将族务托付给弟弟孟优,与祝融悄然尾随。
此举一是为解后世北伐之结,二是他留下的谜语令我困惑。
数日后,随军抵达成都,耳畔忽闻震天钟声。
四周并无寺庙,钟声却清晰可闻,众人皆痛苦抱头。
钟声止息,刘禅泪流满面地走出宫殿,身后跟着面无表情的太监。
他深吸一口气,高声宣判:
「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私通敌军,意欲谋反。
「今证据确凿。
「该当——」
话音未落,诸葛亮被押上城墙,推下。
一根细绳缠住他的脖颈,夺走了他的性命。
刘禅吐出最后二字:
「死罪!」
2
我浑身发冷,颤抖不止。
祝融同样惊恐:「诸葛丞相不是好人吗,怎会如此?」
我无言以对,眼前的一切超乎想象。
忽然,太监搬来座椅,刘禅颓然倒下。
片刻后,他虚弱地唤道:「子龙将军!」
「末将在!」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应声而出,身披亮甲银盔。
然而,我记忆中的赵云英勇绝伦,眼前的他却阴翳可怖。
「如今奸臣已除,」刘禅继续道,「朕命你统率三军,启程北伐!
「定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末将领命!」
赵云接到命令后,忽然抬头看向我。
那眼神中的杀意,令我汗毛倒竖!
我毫不犹豫,拽着祝融朝城外跑去。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我们刚离开成都,赵云便下令封锁城门,全面搜捕。
凡与诸葛亮相关者。
斩立决。
3
显然,我身处的三国,与历史和演义中的三国截然不同。
这个三国,充满了危险和诡异。
耳熟能详的人物,也变得扭曲且陌生。
我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诸葛亮曾赠我的七句话。
「钟响八声,人间炼狱,无力回天。」
异样的开端,似乎源于我刚进成都时的钟声。
然而,那钟声从何而来,我又该如何阻止它?
思来想去,我决定先回南蛮,乱世之中,无兵寸步难行。
就在这时,祝融惊慌闯入:
「糟了!各部族首领联手叛乱,孟优已被他们杀了!」
「啥子!」我冲出门外,报信的人已累死在地。
「这咋个可能?他们发过毒誓,只忠于老子!」
祝融摇头,泪水滑落。
我们的亲人,都已在这场叛乱中死去,再也无法回南蛮。
「那我们现在,该咋办?」
祝融无助地望着我,眼中虽有仇恨,但仅凭我们两人,什么也做不了。
绝望之际,我脑海中再次响起诸葛亮的话。
「曹丕、刘禅乃破局关键。
「司马懿可以利用。」
我不想再见处死诸葛亮的刘禅,只能去找曹丕。
于是,我收拾好行囊,坚定道。
「往北走,去曹魏。投奔司马懿。」
4
抵达曹魏后,我和祝融立刻参军上了前线。
直面蜀国的北伐队伍。
毕竟诸葛亮曾对我说过,要我全力阻止北伐。
然而,由于我们的外貌与中原人迥异,司马懿很快认出了我们。
意外的是,他并未多言,而是设宴款待。
军帐中,炊家子端上菜肴,比起成都的吃食,明显丰盛不少。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道红烧肉丸。
肉丸约拳头大小,晶莹剔透,香味扑鼻。
司马懿极力推荐,说这道菜是他亲自发明,将士们极为喜爱,顿顿都吃。
祝融张嘴欲食,却被我拦下。
三国时期物资匮乏,即便是强大的曹魏,也不可能顿顿给士兵吃肉。
这肉丸,绝对有问题。
「司马将军,我们跑了那么久的路,肚子不舒服,就先不吃这肉了。」
司马懿看出了我的意图。
「孟将军是好奇这肉的来头吗?」
他淡然一笑。
「无妨,我既是诚心邀你加入我麾下,又何必遮遮掩掩?」
说罢,司马懿拍了拍手,炊家子走进营帐。
当着我的面,做起肉丸来。
挥刀的人面无表情,血肉在他刀下化成碎渣,骨头发出令人牙酸的崩裂声。
肉丸的原材料不是他物。
而是死去士兵的尸体!
随后,炊家子将剁好的肉泥,放到了司马懿面前。
只见司马懿默念咒语,割开自己食指,将血滴了进去。
血与肉泥相融的一瞬间,肉丸立时出现。
而一旁目睹全过程的我和祝融,早已忍不住吐了出来。
5
见我和祝融无法接受,司马懿笑道:
「第一次都这样,多吃几次就习惯了。
「吃得越多,遇到诸葛亮的北伐军,才越有机会活下来。」
听到这话我愣住了。
诸葛亮的北伐军?
可诸葛亮,不是早就被刘禅吊死在城墙上了吗!
我擦了擦嘴,刚想问司马懿这话是什么意思,帐外便响起号角声。
北伐军杀过来了。
书名【三国诡异局】,内容来自 「纸糊」。6
当马蹄卷起的尘埃散尽时,敌人终于露出了全貌。
黑压压的蜀国士兵,眼神空洞,面无表情。
而军阵中高处,众将士抬着一辆四轮车。
四轮车里坐着的,不是别人。
正是我亲眼看着被吊死的,汉丞相武乡侯。
诸葛孔明!
只不过,眼前的诸葛亮,面色苍白,脖颈处也有一道明显的勒痕。
他面无表情地扇着鹅毛扇,扇上羽毛尽皆脱落。
只余光秃秃的骨架。
「这他妈是咋回事,诸葛亮不是已经被刘禅杀了吗!」
我转头看向司马懿,可他却露出费解的表情。
「孟将军,你胡说什么呢?
「世人皆知,诸葛亮篡位谋反,逼死刘禅。
「现在的他已不再是汉丞相。
「而是,蜀汉新帝。」
我如遭雷击,连忙回头看去。
才发现诸葛亮的鹤氅不在了。
取而代之的。
竟是黄袍加身!
7
我脑袋里一片乱麻,好一会儿,才想起诸葛亮的话。
「再见我时,点燃七星灯。」
可是,我又该上哪儿去找七星灯?
正想着,只听战鼓声响彻天地,敌方一名猛将纵马杀来。
可奇怪的是,对方明明只单枪匹马一人,可我方将士无不胆寒。
「是、是血鬼魏延!」
我依稀听到,有士兵低声祈祷。
「苍天保佑,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这一幕,让我觉得十分奇怪。
对方只有一个人,用得着这么害怕吗?
但现实很快让我也感到肝胆俱裂。
只见魏延孤身纵马冲入阵内,一瞬间,残臂断肢混合着鲜血,漫天飞舞。
有枪兵抓住机会,一枪刺入魏延体内,另一名士兵见状,连忙上前砍掉他的手臂。
然而,受了重伤的魏延,却是仰天长笑!
紧接着,他抓来那名枪兵,一口咬在他颈脖上。
眨眼间,枪兵成为一具干尸,而魏延不仅伤口愈合,连断手都重新长了出来!
眼看魏延一路斩杀,就要来到我所在的阵前。
却听司马懿一声令下,数十名巨人般的大块头,应声杀出。
「红眼军听令,截杀魏延!」
8
看着这些身材魁梧,眼睛血红的怪物,我忍不住问道:
「这些人,是咋回事?」
闻言,司马懿露出得意笑容,回答道:
「肉丸,是我为了破解北伐死士,独创的办法。
「凡食肉丸一颗者,能不觉饥饿,不知疲劳。
「十颗者,勇武倍增,不惧战场厮杀。
「而若食至百颗,身形会魁梧数倍,眼睛由黑转红,纵是蜀汉邪祟,亦能斩杀。」
当司马懿解答完时,战场上,红眼军和魏延也已分出了胜负。
在斩杀三名红眼军后,魏延也已受到重创。
而当他打算如法炮制,吸食红眼军血液时。
却突然眼睛鼓出,青筋暴起,整个人露出极为痛苦的表情。
下一秒,魏延整个人竟是生生炸成了一团血雾。
血雾中,几条「白骨蛇」窜出,朝诸葛亮处飞去。
见状,司马懿脸色大变,连声喝道:「放箭!」
霎时间,箭如雨下,而他自己,也用小刀划破了自己手掌。
一道血影,跟随千万支利箭,一并朝那几条「白骨蛇」射去。
「白骨蛇」纷纷中箭,可仍有一条,带着伤,回到了蜀汉军阵。
它在地上痛苦地扭动了几下,不动了。
此时我才看清,那不是蛇,而是魏延的脊骨!
惨白的脊骨连着他的头颅,才让他看起来像一条蛇。
此时的魏延,明显只剩一口气,然而,他却还在笑。
「陛下我明白了,死人肉,活人血,造出来不生不死的怪物!
「怪不得他们不惧黄天,连血也吸不得!司马老儿,你好阴损!
「不过陛下既知你底细,你,仍无半点胜算!」
魏延说罢,魂飞魄散,而对方也鸣金收兵。
此次交锋,我方虽然获胜。
可司马懿的脸色,却极为难看。
9
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上帐外透风。
吸人血的魏延,吃肉丸的红眼军,还有死而复生的诸葛亮,这个世界,实在有太多谜团。
我边想边走,不自觉间,已行至军帐外没人的树林里。
就在这时,我听见树丛里传来响动。
我本以为是敌方斥候,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老一少,两名士兵。
两人打了只野兔,悄悄用火烤来吃。
见到我后,年长的士兵热情地分了我一条兔腿。
「兄弟,别和别人说,主要那肉丸我们闻着都想吐,实在吃不下去。」
我接受了两人的好意,交谈后,才知道两人是父子。
儿子被抓壮丁,做爹的不放心,也跟着参军,成了上阵父子兵。
两人互相谦让着分食烤兔,成了这诡异世界里,难得温馨的一幕。
我心下感动,刚想说些什么。
却听见钟声浩荡,两人都痛苦地捂住了脑袋。
第二道钟声,敲响了。
10
钟声停的那一刻,我搀扶起跌倒在地的老兵。
可就在这时,他的儿子拔刀上前,一刀斩掉了他的头颅!
我心下大骇,下意识反手一刀劈了上去。
儿子中了致命伤,奄奄一息躺在地上,嘴里还含混不清地骂着:
「去你妈的,凭什么你当爹,我就要当儿子?
「不就是早生十几年吗?老子要早生,你也要对老子恭恭敬敬!」
说完这话,儿子咽气死去。
看着地上的两具尸体,我心中对钟声的恐惧,又深了一分。
就因为它,方才还温馨的父子,竟然顷刻间刀剑相向。
我看着手里老兵分给我的兔腿,唏嘘不已。
可就在我打算埋葬两人时,号角声又一次响起。
我连忙返回军帐,才发现是敌军趁夜色发动突袭。
有了白天的胜利,士气明显高了很多,即使面对突袭,众人也在第一时间摆好了阵列。
然而,当火光照亮敌方将领身型时。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没有人说话,可恐惧却不约而同地在每个人心中蔓延。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
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
弓箭随身,手持方天画戟。
竟是早已死去的吕布,吕奉先!
「将士们,随我冲杀。」
吕布的声音低沉嘶哑,如同来自幽冥的低语。
「片甲不留!」
话音刚落,蜀国将士便在吕布带领下,奔涌而来。
早先,一个魏延,便能以一当千,更何况战神吕布?
红眼军再度杀出,可他们甚至无法近吕布的身。
只见方天画戟一扫,便有数名红眼军,被齐腰斩断。
战线节节败退,根本没人能挡住吕布。
见状,司马懿绝望地闭上了双眼。
许久后,才叹了口气,缓缓道。
「天道,果真不可违吗?
「传我命令。」
他在副官的搀扶下上了马。
「全军后撤。」
书名【三国诡异局】,内容来自 「纸糊」。11
我本以为,司马懿会且战且退,毕竟作为三国顶尖谋士,他的计策常有奇效。
然而,他却是苦笑道:
「对面文有诸葛,武有吕布,我不管用什么计谋,都是自讨苦吃。」
就这样,大军仓皇逃窜,竟一路退回了洛阳。
在进城前一晚,司马懿让我独自去见他。
马车里,只有我跟他两个人。
而等车夫走远,四下只余蝉鸣时,他总算开口道:
「孟将军,事已至此,我就开门见山了。
「一个答案,换一个答案。」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啥意思?」
「孟将军,装傻,可就没意思了,」司马懿笑着道,「世人皆知,诸葛亮擒了你七次。
「诸葛亮这个人,从不会做没意义的事,七擒七纵,自有他的道理。
「我不会让你白白告诉我,回答换回答,为表诚意,你可以先问。」
「但是,」我问道,「我咋晓得,你有没有骗我?」
司马懿用牙齿咬破手指,血在空中化作细线,特地在我身旁绕了几圈后,钻入他的胸膛。
「此乃血咒,说谎者会立时暴毙而亡。
「现在,你可以放心问我了。」
「好,那你给我说,」思考片刻后,我问道,「那钟声是咋回事。」
司马懿沉默数秒,然后说了九个字。
「钟声响,活物死,邪祟生。」
邪祟生?我忽然便想起了赵云吕布,还有那面色苍白的诸葛亮。
难道说,诸葛亮变成了邪祟?
那么,前面说的活物死,又是什么意思?
正当我想继续追问时,司马懿却先开口道:
「现在,该我问了。
「孟将军,诸葛亮告诉过你什么?」
我的心,瞬间戒备起来。
司马懿不愧是老狐狸,仅用九个字,就想骗走诸葛亮告诉我的所有信息。
「诸葛亮给我说过,」我斟酌着语句道,「要带刘禅或者曹丕去东吴。」
「还有呢?」
「这个,就是第二个问题了,」我笑着道,「你只问了说过啥子,没有说要全部告诉你。」
司马懿眉头紧皱,明显是有些不悦:「那你快问我第二个问题。」
这一次,我当然不会再上套。
「用不着了。」
我一边说着,一边下了马车。
「有这九个字,就足够了。」
12
从马车上下来后,汗水浸透了我的衣服。
诸葛亮说得对,司马懿,只可利用,不可信任。
要不是他一时大意,我还真就被他给阴了。
在用「血咒」时,他玩了个障眼法。
孟获一辈子没出过南蛮,自然看不出端倪。
可我却是穿越过来的人,春晚魔术揭秘看了不少,连三仙归洞都知道原理。
所以我一眼就看出,「血咒」最后钻入的,其实是我的身体。
好在他一时心急,只问了「告诉过我什么」,忘了让我全盘托出。
不然,我全部底牌,可就要被九个字骗得精光了。
13
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对的。
关于钟声,司马懿定还有隐瞒。
因为刚到洛阳,曹丕就急切地迎了上来:
「仲达,多亏你留的后手,朕和众爱卿才没有受钟声牵连!」
听到这话,司马懿立时转头看向我,我自然是装作没听到,和祝融聊天。
曹丕还想说些什么,可此时,却有斥候来报。
纵然断后士兵死命抵抗,可吕布离洛阳,此时已不过百里。
惊慌之下,曹丕抛下宫中一切,跟着我们,仓促上路。
14
奇怪的是,当知晓目的地是东吴后,曹丕一扫惊惧,竟变得兴奋起来。
「仲达,你是说,要带朕去仙土?」
司马懿点了点头。
「太好了!还是仲达懂朕!宫里那些废物,说什么仙土只容仙人,朕是皇帝,承命于天,难道连去仙土的资格都没有吗!」
一旁的我听到这一切,只觉得奇怪。
诸葛亮分明说过,东吴凶险,怎么就成仙土了?
而当我们抵达东吴地界时,我心中疑问更深了。
眼前竟是一片春意盎然,枝头鸟儿婉转,丛中野兔灵动,江水里也不时有好看的鱼儿跃出水面。
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
这样的地方,怎么会和「凶险」两字,挂上钩呢?
15
正当我们寻找过江方法时,江面上忽起一道浓雾,接着雾气缓缓散开,有船夫撑船,缓缓而来。
船夫的船极大,刚好可容纳我们和一众侍卫,船周身挂着数瓶葫芦,风一吹,相互碰撞着发出声响,十分悦耳。
而那船夫则一身白衣,看上去极为素雅。
「各位,请上船吧。」
白衣渡江,看样子,这船夫,就是东吴鼎鼎大名的吕蒙吕子明了。
岸边景象飞速远离,转眼间,船已至江心。
就在这时,我感到大脑一阵眩晕,等回过神来时,眼前一切全都骤变!
清澈的江水,化作腥臭的血河,里面的鱼儿,也变成了动物和人类的残骸。
而船身上挂着的葫芦,也全成了被挖掉眼睛的头颅,发出痛苦的哀号!
我抬起头,却看见吕蒙,也盯着我。
只是现在的他不再素雅,而是形容枯槁,白衣也化作褴褛黄衫。
忽然,他张开嘴,漆黑的烟雾,自其中喷涌而出。
「你,能看见?」
16
危急时刻,一只手搭在我的肩头。
「不要理他,就当没听见,也没看见。」
我回头,才发现帮我的人,是司马懿。
而当我不再做出任何反应时,身后吕蒙,果然没再开口。
书名【三国诡异局】,内容来自 「纸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