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历史有好多是自我美化的内容,它对大明王朝历史的诋毁有很多见之报端,这是一个少数民族领导华夏大地不自信的表现。

但是我们看到,清王朝前期的大部分皇帝对汉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重视程度是高的,正是由此改变了他们游牧民族的固有习性,成为新的王朝经营者。
纵观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黄河长江这些大江大河哺育也孵化着民族进步的基因,不同民族的染色体也在其中交织,焕发新的生命,正是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混合生态里,我们的文明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地球人人类文明的先进代表。

清王朝的统治者同样如此,从北方走来,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而彼时明王朝长期积累的“慢性病”已经疼痛难忍,变得步履蹒跚,历史告诉这个王朝到了“开国一个碗、亡国一根绳”的交替时候。
清王朝前期的统治者大部分都是致力于休养生息和发展经济的,但是我们说,当年打天下的八旗子弟慢慢的变了,自己打的天下自己就应该享受,所有不良的习惯或者说骄横霸道出场了。
满族人高人一等,八旗子弟遛弯逗鸟,紫禁城周边的茶馆酒楼变成纨绔子弟游乐场,头颅仰的高高的,趾高气扬;走路摇摇晃晃的,颐指气使。阶层逐渐拉大,底层百姓生活也慢慢变得困难。
转折点其实就是康熙王朝前后就已经开始,朝堂之上,党派之争,拉帮结派,对上阿谀逢迎,谄媚瞒报;对下严重打压,税负摊派。民间疾苦已经到了严重程度,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即使来个“十下江南”也看不到真实情况。

最厉害的当属索额图和明珠了,两位“爷”凭着祖荫庇护,成为左右膀,大权在手,为所欲为,而其门生因为跟对了主子,在全国各地也是“霸道总裁”,为祸一方,成为当地的“土皇帝”。
百姓的缴税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但清王朝的国库却陷入“亏空”境地,两相比较,让人唏嘘,更让这个王朝也快走到了终点。
钱哪去了?索额图一份,明珠一份,他俩占大头,其它的各地大小官员雁过拔毛,也都有一份。
如此情况还能更好发展吗?不可能的,清王朝自上而下的腐败已经到了控制不住的时候,即使后来康有为组织变法,他自己却也是捞了不少,包括李鸿章组建号称世界级的“北洋舰队”,一过手,日本银行有他几千万两存款。
让索额图查明珠,让明珠审索额图,需要查吗?需要审吗?多年朝堂公事,大家都心照不宣,你安排几个人去当官,我就安排几个人去当官;你在防务经费上贪了多少,我就去盐铁行业贪多少。几十年以来,大家形成了平衡。只不过到了清王朝后期,出现了和大明王朝嘉庆皇帝同样的情况,大臣们赚饱了,皇帝却饿了肚子,连修一个小院子都没钱,这时皇帝的龙颜大怒势在必然,查!
最终索额图和明珠都倒下了,跟着倒下的还有他们培养的众门客门生。最后清王朝也还是倒下了,因为它的腐败不堪,因为它的闭关锁国,因为它的逆潮流而生,但我们清晰的看到,封建王朝的更替符合历史规律,而这个规律早就在一个王朝开始的时候就藏在“光明正大”牌匾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