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决定全面限制半导体生产设备(如光刻机)的出口,使得美国以及其西方盟友对中国的科技压制达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因此,中国采取了反制行动。
2023年7月3日晚上6点,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一项公告,决定对镓和锗等相关产品进行出口管制。
公告显示,中国将对含有镓和锗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镓、氮化镓、氧化镓等八项,以及金属锗、区熔锗锭、磷锗锌等六项进行出口管制。这项管制将在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镓和锗都是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及其他高端科技和军事产业,而中国在这些产业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这项出口管制显然是对美国和日本的有力反击。
7月3日晚上6点,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这项公告,开始对含有锗和镓的物品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动无疑在美国人的深夜中引发了一场震动。
然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要选择这样的强硬手段来反对美国的压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高科技,特别是半导体领域的打压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拜登政府要求商务部在7月采取行动,禁止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芯片制造商在未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国出口AI芯片。而荷兰也在美国的要求下,将所有光刻机设备列入对中国的出口管制。美国显然是准备打破常规,彻底削弱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实力。
因此,这就是我们采取这些反制措施的背景。而这次的反制将让美国深感痛苦。
我们的反制并没有直接选择稀土,而是选择了锗和镓,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具针对性的打击。含有锗和镓的物品,包括了上述两种稀有金属的单质和合成物。
其中包括:氮化镓、氧化镓、磷化镓、铟镓砷、硒化镓、锑化镓等。锗的相关合成物品包括:金属锗、区熔锗锭、二氧化锗、四氯化锗等。镓是一种银白色的稀有金属,其在地壳中的含量非常少,提取也非常困难。在2022年,全球镓的总产量约为300吨,而中国的产量达到了290吨。全球的镓储量大约为23吨,其中中国的储量高达19吨,占全球总量的82%。而锗的产量,中国占全球的68%,美国58%的锗进口量都来自中国。
这两种材料都是制造半导体的重要原料,它们在提升28纳米及以下芯片的良率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这项反制将对美国产生巨大影响。
在2022年,为了控制所谓的芯片产业链,美国开始将台积电以直接的方式转移到美国,并计划建设六个工厂,以生产先进制程的芯片。然而,在锗、镓等重要材料缺乏的情况下,这些工厂将无法正常运作,对美国打造全球产业链的计划将会受到重大打击。
除了半导体行业外,镓化合物还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感光材料、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以及军事工业等领域。金属锗则在激光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而这些高技术领域正是美国和西方的重点布局领域。
一般情况下,镓和锗等特殊稀有金属的需求方并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美国。因此,中国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美国的半导体行业、高端科技和军事工业都将受到影响。
比如,镓是相控阵雷达的主要原材料,其最终用户包括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的美国大军火制造商。因此,限制镓的出口将对全球五代隐身战斗机和海军防护舰的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对于美国来说,这就像是一场毫无预警的惊雷,突然在其深夜的梦中轰醒。
一些网友的比喻是,这就好比是美国剥夺了中国的“镰刀”,但中国却开始控制“石头”的出口,使得美国在争夺世界科技霸权的道路上,变得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