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的这些违规操作,是重点打击的对象——

社保从业胡海军 2025-04-27 21:36:40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承载着人们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期许,关乎着每一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养老保险领域的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下面这些现象值得人们关注——

1、违规补缴。这是常见的违规操作手段之一。一些不法分子打着 “特殊渠道”“内部关系” 的幌子,声称能够帮助缴费不足 15 年的参保人一次性补足社保,以达到立即办理退休的目的。他们或是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材料,将无业人员或灵活就业人员 “包装” 成企业职工,从而符合补缴条件;或是利用社保经办机构审核漏洞,篡改参保人信息,为其办理违规补缴业务。这种违规补缴行为,不仅破坏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也增加了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使得真正需要保障的参保人利益受损。

2、死亡冒领。一些家属在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死亡后,出于经济利益考量,故意隐瞒死亡事实,继续冒领死者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有的甚至通过伪造死亡证明、注销登记表等虚假材料,骗取丧葬补助金和清退个人账户基金。这种行为不仅违背道德伦理,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极大地浪费了社保资源。

3、违规提前退休。部分人通过伪造病历、特殊工种证明等材料,试图证明自己符合提前退休条件,从而提前领取养老金。一些企业为了减轻负担,也会协助职工办理违规提前退休手续。这使得社保基金提前支出,影响了基金的可持续性,对其他正常参保的职工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4、重复领取。指参保人员通过各种手段,在不同地区或不同险种之间重复参保并领取待遇。

5、服刑冒领。指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服刑后,其亲属未及时申报暂停发放待遇,仍继续冒领服刑人员的待遇。

6、虚假诉讼。借助民事虚假诉讼或虚假劳动仲裁来实现 “补缴” 养老保险目的,严重扰乱了养老保险秩序。

这些违规现象,正在侵蚀老百姓的"养老钱",必须得到有效遏制。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养老保险的参保、补缴、待遇领取等各项制度,堵塞制度漏洞,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其次,强化审核监管,社保经办机构要严格审核参保材料,运用大数据比对等技术手段,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加强对社保业务的全程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再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保人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让大家明白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最后,对于已经发生的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追回被骗取的社保基金,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形成有力震慑。

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守护好老百姓的 “养老钱” 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为人们的晚年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

0 阅读:92

社保从业胡海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