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俄新社1月3日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德国和日本永远不会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报道称,涅边贾介绍说,各国政府将于1月就安理会改革问题进行新一轮谈判。“有很多与改革相关的建议,其中一些建议,包括一些成员国提出的建议,是相当幼稚和不切实际的”,涅边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些国家要求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但我们已经明确表示,他们永远不会获得这个席位。”
涅边贾指出,德国和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在战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严格监管和限制。联合国的成立正是为了维护二战后建立的世界秩序,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由二战中贡献最大的国家担任。从历史角度出发,德日两国在本质上就不具备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资格。此外,两国对历史罪行的反省也不彻底。德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以非当事国的身份不断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对俄罗斯发起制裁,而日本近年来更是偏离了和平道路。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资料图)
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俄罗斯一直秉持着谨慎和保守的态度,认为任何改革都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对于德国和日本这两个二战战败国来说,尽管它们在战后经济和社会重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历史问题和国际政治地位上仍存在争议。因此,俄罗斯对它们加入常任理事国的态度自然显得尤为谨慎。
安理会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机构,它通过的决议对各国都有约束力。目前安理会有10个非常任理事国,每年改选5个,联合国有一百几十个成员国,平均二十多年才能轮到一次进入安理会,很不容易。而常任理事国就不一样了,它是常任的,就是每天、每月、每年都是。安理会一共有5个常任理事国,就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俗称“五常”。
普京(资料图)
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在国际事务上拥有决定性影响力。而日本、德国长期以来一直在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并强烈希望能够扩编安理会中拥有常任理事国席位。只要俄罗斯不同意,德国、日本当然就不可能在目前的安理会获得过关,因为,目前的5个常任理事国,包括中、美、俄、法、英都有权对安理会扩编改革行使一票否决权。
从表面上看,俄罗斯的表态可能被视为“霸权主义”或“老大哥心态”的表现,但深层次的战略意图却不容小觑。作为世界上最大且最具军事和能源资源的国家,俄罗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必须审时度势,利用一切机会保证自身的安全。在这个全球化和地区化博弈日益激烈的时刻,俄罗斯显然已经不再允许德国和日本借助安理会改革来提升其国际地位。对俄罗斯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外交上的角力,而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战略博弈。
联合国安理会(资料图)
在去年的第79届联大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提名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成为常任理事国。同样的,美、英两国也支持德、日等4国“入常”,美总统拜登公开呼吁吸纳五到六个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除了以上四国外,巴西和南非也在名单中。在印度方面,美英法都表达支持,俄罗斯大概率也不会反对,接下来中国的一票否决权将成重点。从中俄的态度看,德国和日本的机会不大,这两国都从属于西方体系,入常后会成为美英法等国的“代言人”。
联合国会议(资料图)
但话说回来,安理会的改革,关键还是看谁能真正拿到席位。美国和法国支持印度、巴西、南非等国,虽然它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有自己的战略利益。比如印度,控制着印度洋重要航道,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巴西和南非则是资源大国,对西方有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它们没有进入常任理事国名单,西方也愿意支持它们,这不仅是为了拉拢,还能让这些国家站在他们的一边。然而,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扩员。最大的争议还在于“是否拥有一票否决权”。
中国则更注重公平性,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在安理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外交部长在多个场合表示:安理会的改革不应成为大国或富国的特权俱乐部,尤其是要为更多中小国家提供平等参与决策的机会。“五常”中有3个发达国家,2个发展中国家,且都集中在亚欧和美洲,非洲国家并没有代表,中国提出的要求大概率是向非洲倾斜。
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常任理事国享有一票否决权,这使得他们在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然而,是否要赋予新增常任理事国同样的权利仍在讨论中。如果所有九个国家都拥有否决权,可能会让安理会的决策更加复杂,也会削弱当前“五常”国家的主导地位。安理会是唯一能采取强制行动的机构,其决议对所有会员国具有约束力,因此如何调整这种权力分配备受关注。目前各方的分歧仍然很大,安理会本月的改革谈判恐怕难有实质性进展。
联合国(资料图)
是否变成九国常任理事国,或是十一国,还没有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改革后的安理会,将是一个充满激烈博弈的战场。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一票否决权。现有五常中,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有一票否决权,这也是美国等国控制国际事务的重要工具。若常任理事国扩增到九国或更多,新成员是否拥有一票否决权,直接影响决策效率。若每个常任理事国都能否决决议,那么安理会可能陷入“僵局”,无法有效推动决策。这将极大影响安理会的运作和影响力。
评论列表